根据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进行的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方法

文档序号:26954024发布日期:2021-10-16 02:5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根据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进行的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方法

1.本发明属于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进行的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温室效应”和“地球升温”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存储有大量的甲烷,其估算地质储量超过了全球陆地已知天然气地质储量总和。除能够提供大量的洁净能源外,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其埋深较浅、稳定性较差,以及所蕴含的甲烷具有比二氧化碳更强的温室效应等特点,被认为很可能在海洋生态威胁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是海底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游离态甲烷以渗漏方式沿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不整合面、倾斜地层等通道运移至海底,从而在海底形成麻坑、泥火山、碳酸盐岩结壳或珊瑚礁等特殊的冷泉体系。海底甲烷渗漏释放的甲烷气体可能会进入水体,以及附近的冷泉、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甚至大气中,从而造成发生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可能对海洋生态、气候变化具有一定影响。
3.前人研究通常将甲烷渗漏特征视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识别标志,认为温度或压力条件的变化诱发水合物发生分解,从而使甲烷释放至海水甚至大气中,造成一定的环境和气候影响。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发现了数百万个甲烷渗漏点,研究认为这与全球变暖事件有关,温度的升高导致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了大量的甲烷气体,而释放的甲烷气体又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事件。另外,海底也可见大量的甲烷渗漏现象,如美国大西洋陆缘北部的5000多个麻坑和大量的甲烷气体羽状流、布莱克海台的冷泉系统包括麻坑、化能合成作用供养的生态群落和自生碳酸盐岩和珊瑚礁和碳酸盐岩等、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svalbard)和斯匹次卑尔根岛西部陆缘(spitsbergen)发现的大量甲烷气体羽状流,以及中国南海发现的大量的冷泉和麻坑等。但是,并非所有海底甲烷渗漏点都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如在美国大西洋陆缘北部某地区,有超过25个冷泉的水深在97

368m,水深范围指示它们位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并不在水合物稳定区内。即使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海底渗漏的甲烷也不一定全部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甲烷也可能沿垂向运移通道由较深部气藏运移至海底,形成渗漏特征。但是,由于此处海底处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甲烷在此渗漏时可能会形成部分水合物冰状晶体,但并不代表甲烷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综上,有必要深入分析海底甲烷渗漏系统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
4.目前,学术界通常将甲烷渗漏特征视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识别标志,很多文章提出这一认识,如“海底冷泉活动及其伴随的甲烷渗漏,是海底水合物的储存标志”等。但是,并非所有海底甲烷渗漏点都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有些海底甲烷渗漏点位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并不在水合物稳定区内。有些海底甲烷渗漏点虽然位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海底,其渗漏的甲烷也不一定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甲烷气体可能来自较深部气藏,沿垂向运移通道运移至海底从而形成渗漏特征。只是由于海底处温度和压力条件属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条件,因此甲烷在此渗漏时可能会形成部分水合物冰状晶体,但这并
不指示甲烷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但是,现有技术中关于探讨甲烷渗漏的气源条件及其与水合物体系关系的技术方案尚未见报道。基于这一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海底甲烷渗漏系统气源特征,可根据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关系和气体来源进行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的类型划分。
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6.目前,学术界通常将甲烷渗漏特征视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识别标志,很多文章提出这一认识,如“海底冷泉活动及其伴随的甲烷渗漏,是海底水合物的储存标志”等。但是,并非所有海底甲烷渗漏点都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有些海底甲烷渗漏点位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并不在水合物稳定区内。有些海底甲烷渗漏点虽然位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海底,其渗漏的甲烷也不一定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甲烷气体可能来自较深部气藏,沿垂向运移通道运移至海底从而形成渗漏特征。只是由于海底处温度和压力条件属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条件,因此甲烷在此渗漏时可能会形成部分水合物冰状晶体,但这并不指示甲烷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但是,现有技术中关于探讨甲烷渗漏的气源条件及其与水合物体系关系的技术方案尚未见报道。
7.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8.需要综合分析海底甲烷渗漏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时间空间关系,结合相关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来判断海底甲烷渗漏的气源及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从而进行分类。其中有些工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标志不发育,则需要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设定工区的温度、压力和气体组分参数,来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
9.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10.明确海底甲烷渗漏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关系意义重大,帮助人们准确认识海底甲烷通量的气源条件,了解海洋沉积物中的碳循环过程。通过对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分类,认识到水合物稳定区向陆分布边界处海底甲烷渗漏类型b的规模(强度、密度)最大,未来有可能针对该类型海底甲烷渗漏开展工作,人工干预海底甲烷渗漏来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发明人针对b型海底甲烷渗漏,提出了一种在该区域建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生产大棚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空间分布关系的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方法及系统。
1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所述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包括:
13.首先识别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及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类型;再通过地震解释或者数值模拟手段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范围;根据海底甲烷渗漏与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结合流体运移通道反映的渗漏甲烷的气体来源,对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具体类型的划分。
14.进一步,所述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一,通过地震和地质资料识别工区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
16.步骤二,通过地震解释判断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
17.步骤三,利用地震资料通过地震解释或数值模拟技术(在海底甲烷分类中,有必要应用数值模拟来预测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
18.步骤四,通过对比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位置,并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类;
19.步骤五,分析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发育特征,确定海底甲烷渗漏的气体来源是否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并根据关系将划分的三类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细分为五小类。
20.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包括麻坑、泥火山、珊瑚礁以及碳酸盐岩结壳。
21.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流体运移通道,包括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不整合面、渗透性倾斜地层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22.进一步,步骤三中,所述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包括:
23.在bsr发育地区通过对bsr进行地震解释,确定水合物稳定区范围;在bsr不发育工区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水合物稳定区范围,包括:
24.(1)根据工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分特征,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稳定曲线以及水合物稳定边界处的温压关系;其中,纯甲烷形成的水合物的稳定边界条件如下:
25.log
10
p
bsr
=at
bsr2
+bt
bsr
+c;
26.式中,p
bsr
和t
bsr
为水合物稳定底界处下的压力和温度值,a、b、c为经验常数,分别为a=0.000309℃
‑2,b=0.040094℃
‑1andc=0.478626;
27.(2)由于bsr埋深较浅,故假设地震剖面上海底各点所对应的bsr发育深度的压力值为静水压力:
28.p
bsr
=ρ
sw
gh
bsr

29.式中,ρ
sw
为海水密度,ρ
sw
=1028kg/m3,g是重力加速度,g=9.81m/s2;
30.(3)计算bsr发育深度处的温度:
31.t
bsr
=t
sb
+gg(h
bsr

h
sb
);
32.式中,gg为该地区的地温梯度,h
bsr
为地震剖面上海底各点到相应bsr的深度,单位m;h
sb
为地震剖面上海底的深度,单位m;通过worldoceandatabase等数据库查询,确定地震剖面上海底各点的温度值t
sb

33.(4)在步骤(1)

步骤(3)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地质背景设置合适的地温梯度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底界的位置。
34.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a、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b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c。
35.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

与水合物无关a1、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

与水合物有关a2、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与水合物无关b1、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与水合物有关b2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

与水合物无关c1。
3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系统,所述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
水合物关系的分析系统包括:
37.甲烷渗漏特征解释模块,用于对工区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解释;
38.流体运移通道判断模块,用于通过地震解释判断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
39.稳定区分布范围确定模块,用于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
40.甲烷渗漏特征划分模块,用于通过对比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位置,并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类;
41.甲烷渗漏特征细分模块,分析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发育特征,确定海底甲烷渗漏的气体来源是否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并根据关系将划分的三类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细分为五小类。
4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43.首先识别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及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类型;再通过地震解释或者数值模拟手段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范围;根据海底甲烷渗漏与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结合流体运移通道反映的渗漏甲烷的气体来源,对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具体类型的划分。
4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所述信息数据处理终端用于实现所述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系统。
4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在构建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生产大棚上的应用。
4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动态演化和流体运移通道三者间的时间空间关系,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按照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进行分类,探讨甲烷渗漏的气源条件及其与水合物体系的关系。在该分类基础上,可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海底甲烷储库的环境生态意义定量评价,甚至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海底甲烷渗漏措施,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4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关系进行的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方法,目前水合物研究中通常将海底甲烷渗漏认为与水合物相关,但实际并非如此,因此本发明对海底甲烷渗漏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具体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首先,识别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如麻坑、泥火山、碳酸盐、珊瑚礁等;再通过地震资料等分析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类型,如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渗透性倾斜地层、不整合面、水合物稳定区边界 llghsz(landward limit of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等;另外,通过地震解释或者数值模拟手段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范围,从而可以按照与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类,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a,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附近b,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c。最后,参考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发育特征,确定甲烷渗漏的气体来源,将三类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再细分为气源与水合物相
关(a2、b2),和气源与水合物体系无关(a1、b1、c1)的类型。通过以上分类,可厘清海底甲烷渗漏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具体关系,并将来可针对性地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与水合物有关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b2,海底甲烷渗漏速度、强度最高,甲烷通量更大的渗漏类型,进行地质和工程上的研究,采取相关措施来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48.海底甲烷渗漏特征通常被视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识别标志,将甲烷等气体由岩石圈渗漏至海水甚至大气中,影响生态环境甚至气候变化。但是,并非所有海底甲烷渗漏点都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需综合分析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气体运移通道反映的气源条件,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分布特征。本发明综合全球海底甲烷渗漏案例,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按照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具体关系划分为具体类型。在此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与水合物有关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b2,海底甲烷渗漏速度、强度最高,甲烷通量更大的渗漏类型,进行地质和工程上的研究,采取相关措施来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49.表1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按照与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关系分类
50.附图说明
5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流程图。
5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原理图。
5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系统结构框图;
55.图中:1、甲烷渗漏特征解释模块;2、流体运移通道判断模块;3、稳定区分布范围确定模块;4、甲烷渗漏特征划分模块;5、甲烷渗漏特征细分模块。
5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关系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
案例分析示意图。
5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关系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类示意图。
5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案例展示:海底甲烷渗漏类型a1示意图。
5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案例展示:海底甲烷渗漏类型a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6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及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62.本发明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包括:识别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及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类型;通过地震解释或者数值模拟手段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范围;根据海底甲烷渗漏与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结合流体运移通道反映的渗漏甲烷的气体来源,对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具体类型划分。本发明通过分析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动态演化和流体运移通道三者间的时间空间关系,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按照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分为了三大类五小类。该分类方法能够帮助正确认识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关系,其中水合物稳定区向陆分布边界处海底甲烷渗漏的规模(强度、密度)最大,未来有可能针对该类型海底甲烷渗漏开展工作,人工干预海底甲烷渗漏来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63.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4.s101,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识别工区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
65.s102,通过地震解释判断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
66.s103,利用地震资料通过地震解释或数值模拟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
67.s104,通过对比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位置,并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类;
68.s105,分析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发育特征,确定海底甲烷渗漏的气体来源是否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并根据关系将划分的三类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细分为五小类。
6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方法原理图如图2所示。
70.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关系的分析系统包括:
71.甲烷渗漏特征解释模块1,用于对工区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解释;
72.流体运移通道判断模块2,用于通过地震解释判断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
73.稳定区分布范围确定模块3,用于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
74.甲烷渗漏特征划分模块4,用于通过对比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位置,并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类;
75.甲烷渗漏特征细分模块5,分析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发育特征,确定海底甲烷渗漏的气体来源是否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并根据关系将划分的三类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细分为五小类。
76.下面结合术语解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77.海底甲烷渗漏:是海底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指游离态甲烷以渗漏方式沿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不整合面、倾斜地层等通道运移至海底,从而在海底形成麻坑、泥火山、碳酸盐岩结壳或珊瑚礁等特殊的冷泉体系。
78.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甲烷等烃类气体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其渗透率低,可作为盖层将游离气封堵在下部。
79.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ghsz: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主要受温度、压力和气体组分等参数影响;似海底反射层(bsr: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ion),被认为是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底界的地震标志,具有强振幅、负极性、与海底大致平行,斜切的等时地层等特征。一般将bsr与海底相交的位置视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向陆方向的分布边界,即llghsz(landward limit of gas hydratestability zone)。
8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8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关系的海底甲烷渗漏分类方法,首先,识别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及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类型;再通过地震解释或者数值模拟手段来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范围;根据海底甲烷渗漏与水合物稳定区的关系,结合流体运移通道反映的渗漏甲烷的气体来源,对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具体类型的划分。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82.步骤1:对工区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进行解释,包括麻坑、泥火山、珊瑚礁、碳酸盐岩结壳等;
83.步骤2:通过地震解释判断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如断层、气烟囱、底辟构造、不整合面、渗透性倾斜地层、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等;
84.步骤3: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分布范围。其中,在bsr 发育地区通过对bsr进行地震解释,确定水合物稳定区范围;而在bsr不发育工区通过数值模拟,来确定水合物稳定区范围,具体包括步骤4

步骤7;
85.步骤4:根据工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分特征,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稳定曲线以及水合物稳定边界处的温压关系。以纯甲烷形成的水合物为例,其稳定边界条件如下:
86.log
10 p
bsr
=at
bsr2
+bt
bsr
+c
ꢀꢀꢀꢀꢀꢀꢀꢀꢀꢀꢀꢀꢀꢀꢀꢀꢀꢀꢀꢀꢀ
(1)
87.式中,p
bsr
和t
bsr
为水合物稳定底界处下的压力和温度值,a、b、c为经验常数,分别为a=0.000309℃
‑2,b=0.040094℃
‑1and c=0.478626;
88.步骤5:由于bsr埋深较浅,故假设地震剖面上海底各点所对应的bsr发育深度的压力值为静水压力:
89.p
bsr
=ρ
sw g h
bsr
ꢀꢀꢀꢀꢀꢀꢀꢀꢀꢀꢀꢀꢀꢀꢀꢀꢀꢀ
(2)
90.式中,ρ
sw
为海水密度,ρ
sw
=1028kg/m3,g是重力加速度,g=9.81m/s2;
91.步骤6:计算bsr发育深度处的温度:
92.t
bsr
=t
sb
+gg(h
bsr

h
sb
)
ꢀꢀꢀꢀꢀꢀꢀꢀꢀꢀꢀꢀꢀꢀꢀꢀꢀꢀꢀ
(3)
93.式中,gg为该地区的地温梯度,h
bsr
为地震剖面上海底各点到相应bsr 的深度,单位是m;h
sb
为地震剖面上海底的深度,单位是m;通过world ocean database等数据库查询,确定地震剖面上海底各点的温度值t
sb

94.步骤7:在步骤4

6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地质背景设置合适的地温梯度参数,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底界的位置;
95.步骤8:通过对比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的位置,可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类: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a,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b,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c;
96.步骤9:分析与海底甲烷渗漏相关的流体运移通道的发育特征,确定海底甲烷渗漏的气体来源是否来自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并根据其关系将步骤9划分的三类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细分为五小类: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

与水合物无关 (a1)、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深

与水合物有关(a2)、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与水合物无关(b1)、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与水合物有关(b2)、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以浅

与水合物无关(c1);
97.步骤10:通过调研全球海底甲烷渗漏研究案例,认为b2类型的海底甲烷渗漏速度、强度最高,甲烷通量更大,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边界附近

与水合物有关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b2进行地质和工程上的研究,采取相关措施来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98.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按照与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关系分类见表1。
99.表1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按照与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关系分类
[0100][010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关系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案例分析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区关系的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类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案例展示:海底甲烷渗漏类型a1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案例展示:海底甲烷渗漏类型a2示意图如图7所示。
[0102]
利用本方法的分类方法,可将全球的海底甲烷渗漏案例进行分类,如图4 所示。另外,该分类方法能够帮助正确认识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关系,其中水合物
稳定区向陆分布边界处海底甲烷渗漏的规模(强度、密度) 最大,未来有可能针对该类型海底甲烷渗漏开展工作,人工干预海底甲烷渗漏来减缓海底甲烷渗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发明人针对b型海底甲烷渗漏,提出了一种在该区域建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生产大棚的方法。
[010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104]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0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