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6548发布日期:2021-11-17 22:5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样本制备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对患者所出现的腹泻、腹痛等病情进行医学诊断时,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大便微生物检验,从而检查病原菌等辅助医护人员做出准确的诊断,而传统对患者做大便微生物检验时,需要检验人员对患者的大便样本进行提取,并随后将其涂抹在载玻片而进行制片,然后通过显微镜等进行观察检验,而传统检验人员单次只能制备一支载玻片,因此制备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取用多支取样管分别对受检人员所采集的样本进行提取,并将其放置在底板上后滑动连接框使活塞对取样管内空间压缩而将其内所提取的样本通过流通管挤出而分别涂敷至载玻片上,从而完成多片载玻片的制备,提高制备效率,且操作便捷使用灵活。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包括透明的第一连接膜,以及制备装置和取样装置;
5.所述载玻片沿第一连接膜一端均匀分布,且分别与第一连接膜固定贴合连接;第一连接膜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边框;
6.所述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和连接框;所述底板外壁沿周向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连接杆与支杆滑动插接连接;连接框内上下分布有连接垫和支撑垫;所述连接垫和支撑垫分别与连接框插接,且分别与连接框过盈配合;所述连接垫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盘;第一吸盘通过连接膜而与载玻片吸附连接;连接垫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穿出连接框;所述支撑垫外壁均匀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分别与载玻片位置对应配合,且安装口内分别固定套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包括进口和出口;导向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穿出安装口,且导向管的出口分别与载玻片接触贴合;所述导向管的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导向管内均固定套接有锥形的穿刺管;所述穿刺管的锥尖部分与导向管的进口部分位置对应;
7.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取样管外壁套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直径大于取样管直径,且连接帽通过连接环与取样管连接;所述连接环与取样管固定套接配合,与连接帽密封插接配合;连接帽内固定安装有锥形的支撑台;支撑台与取样管插接配合;取样管内密封滑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与取样管内壁过盈配合;取样管内设置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密封穿出活塞,且与流通管插接配合;流通管内远离活塞一端密封套接有膜片;所述取样装置通过连接帽而均匀放置在底板端面。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的底板外壁均匀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分别与载玻片位置对应配合;连接帽分别与放置槽插接配合。
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的与放置槽位置相对的底板外壁设置有插槽;插槽内滑动插接有制备框;制备框内插接有收纳垫;收纳垫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盘;制备框内均匀设置有盖玻片;所述盖玻片均与透明的第二连接膜固定贴合连接,且盖玻片通过第二连接膜与第二吸盘吸附连接;第二连接膜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边框。
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的与导向管的出口位置对应的导向管外壁固定套接有垫片。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检验人员使用取样管插入受检人员所采样的粪便样本对样本进行提取后,使用连接帽对取样管进行密封,而连接帽的直径大于取样管直径,因此不与取样管外壁接触,且不对其外壁所粘附的粪便样本进行剐蹭而造成对连接帽的污染,使用更加卫生,并在连接帽与连接环插接后对取样管进行密封,且流通管内的膜片对取样管进行密封,避免样本与外界环境接触而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使用更加可靠;
13.2、在制备载玻片时,将连接帽分别放入防止槽内对取样管支撑后,沿支杆滑动连接框而时导向管与流通管插接并使穿刺管对膜片穿刺而使导向管与流通管接通,并随着连接框移动而推动活塞对取样管内空间压缩而将样本挤压至流通管并在穿过穿刺管后挤压至导向管内而对载玻片进行涂片,操作顺畅便捷,且完成多片载玻片的制备,提高制备效率;
14.将连接垫与连接框插接时,取用与第一连接膜所连接的多片载玻片而使第一吸盘对第一连接膜吸附而将载玻片与连接垫连接,然后将其与连接框插接,并取用支撑垫与连接框插接后使导向管的出口与载玻片接触贴合,且连接垫和支撑垫与连接框的过盈配合而对其位置限制,从而使导向管与载玻片的贴合更加牢固,使用更加可靠;
15.连接框通过流通管而分别推动活塞对取样管内空间进行压缩时,连接帽对其密封时将支撑台插入取样管内,从而对取样管内空间进行挤占,从而使取样管内所提取的样本堆积更加集中,因此在活塞移动时,样本被挤压至流通管内更加快速便捷,且避免连接框推动流通管同步移动时,样本堆积分散而造成样本无法通过流通管而对载玻片进行涂片,使用顺畅可靠,并在流通管与支撑台接触后限制活塞继续滑动,而完成样本涂片,且保持样本在载玻片上的涂敷量一致,使用更加顺畅;
16.3、完成载玻片的涂片后,将制备框从插槽内抽出,并将连接垫从连接框内取出后,将其与制备框插接,从而使载玻片与制备框所插接的收纳垫所吸附的盖玻片相互盖片而完成制片,操作顺畅便捷;
17.第一连接膜与载玻片连接以及第二连接膜与盖玻片连接,在载玻片与盖玻片完成盖片后,将第一连接膜与第二连接膜通过静电或胶贴而使其相互贴合对载玻片以及盖玻片进行封装保护,且第一连接膜以及第二连接膜分别通过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支撑,从而避免其形变而影响载玻片使用;
18.在将完成封装的载玻片送检后,对完成制片的载玻片通过显微镜等进行检验时,对所贴合的第一连接膜和第二连接膜进行裁剪而将载玻片取下进行观察检验,且第一连接膜和第二连接膜的透明材质不对光线造成干扰,使用顺畅。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平剖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底板结构拉伸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垫结构拉伸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支撑垫结构拉伸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取样装置结构拉伸示意图。
25.图中,1、载玻片;2、第一连接膜;3、第一边框;4、底板;5、连接框;6、支杆;7、连接垫;8、支撑垫;9、第一吸盘;10、把手;11、安装口;12、导向管;13、穿刺管;14、取样管;15、连接帽;16、连接环;17、支撑台;18、活塞;19、流通管;20、膜片;21、放置槽;22、插槽;23、制备框;24、收纳垫;25、第二吸盘;26、盖玻片;27、第二连接膜;28、第二边框;29、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如图1

6所示,一种微生物观察样本制备装置,包括透明的第一连接膜2,以及制备装置和取样装置;所述载玻片1沿第一连接膜2一端均匀分布,且分别与第一连接膜2固定贴合连接;第一连接膜2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边框3;所述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4和连接框5;所述底板4外壁沿周向固定安装有支杆6;所述连接杆与支杆6滑动插接连接;连接框5内上下分布有连接垫7和支撑垫8;所述连接垫7和支撑垫8分别与连接框5插接,且分别与连接框5过盈配合;所述连接垫7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盘9;第一吸盘9通过连接膜而与载玻片1吸附连接;连接垫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且把手10穿出连接框5;所述支撑垫8外壁均匀设置有安装口11;所述安装口11分别与载玻片1位置对应配合,且安装口11内分别固定套接有导向管12;所述导向管12包括进口和出口;导向管12的进口和出口分别穿出安装口11,且导向管12的出口分别与载玻片1接触贴合;所述导向管12的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导向管12内均固定套接有锥形的穿刺管13;所述穿刺管13的锥尖部分与导向管12的进口部分位置对应;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14;取样管14外壁套有连接帽15;所述连接帽15直径大于取样管14直径,且连接帽15通过连接环16与取样管14连接;所述连接环16与取样管14固定套接配合,与连接帽15密封插接配合;连接帽15内固定安装有锥形的支撑台17;支撑台17与取样管14插接配合;取样管14内密封滑动安装有活塞18;所述活塞18与取样管14内壁过盈配合;取样管14内设置有流通管19;所述流通管19密封穿出活塞18,且与流通管19插接配合;流通管19内远离活塞18一端密封套接有膜片20;所述取样装置通过连接帽15而均匀放置在底板4端面;底板4外壁均匀设置有放置槽21;所述放置槽21分别与载玻片1位置对应配合;连接帽15分别与放置槽21插接配合;与放置槽21位置相对的底板4外壁设置有插槽22;插槽22内滑动插接有制备框23;制备框23内插接有收纳垫24;收纳垫24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盘25;制备框23内均匀设置有盖玻片26;所述盖玻片26均与透明的第二连接膜27固定贴合连接,且盖玻片26通过第二连接膜27与第二吸盘25吸附连接;第二连接膜27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二边框28;与导向管12的出口位置对应的导向管12外壁固定套接有垫片29。
28.检验人眼使用多个取样装置对多个受检人员所采样的粪便样本进行提取,而在提
取样本时,将连接帽15分别从取样管14上取下,此时取样管14内活塞18分别与其内壁过盈配合而对活塞18进行位置限制,因此将取样管14内空间完全释放,然后检验人员将取样管14分别插入至各受检人员的粪便样本中,从而使样本填充至取样管14内,并在完成样本提取后使连接帽15重新对取样管14进行密封;
29.使用连接帽15对取样管14进行密封时,连接帽15直径大于取样管14直径,因此在将连接帽15与取样管14插接时避免连接帽15对取样管14外壁所粘附的粪便样本进行剐蹭而对连接帽15造成污染,并在连接帽15与连接环16插接后对取样管14进行密封,且将支撑台17推入取样管14内,而支撑台17对取样管14内空间进行挤占,因此使取样管14内所提取的样本堆积更加集中,并在连接帽15对取样管14密封后,膜片20对流通管19进行密封而使取样管14内呈封闭空间对样本进行保存,避免送检过程中受污染;
30.在将粪便提取至取样管14进行密封保存后,取用制备装置而将底板4放置在支撑面上,而后将连接帽15分别插入至底板4外壁所设置的放置槽21内而对取样管14进行支撑,然后取用与第一连接膜2相连的多片载玻片1,并通过第一吸盘9对第一连接膜2吸附而将载玻片1与连接垫7连接,然后将连接垫7插入至连接框5内,并在与连接框5过盈配合后对载玻片1进行位置固定,然后再取用支撑垫8而与连接框5插接而使其外壁所安装的导向管12的出口端分别通过垫片29而与载玻片1接触贴合,并在与连接框5过盈配合后对支撑垫8进行固定,因此使导向管12与载玻片1接触贴合更加牢固,而垫片29增加载玻片1与导向管12接触的密封性,且避免对载玻片1造成损伤而影响使用,使用更加安全;
31.连接垫7和支撑垫8分别与连接框5插接且过盈配合后,将连接框5与支撑杆插接并沿支杆6推动连接框5移动,而连接框5带动支撑垫8以及连接垫7移动,从而使支撑垫8带动导向管12移动,导向管12为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的喇叭口结构,因此导向管12在移动而使流通管19逐渐插入导向管12进口而与其插接时,导向管12的收口结构对流通管19进行导向而对其位置进行纠正,因此使锥形的穿刺管13与导向管12插接,并随着移动而对膜片20进行穿刺破损,进而将导向管12与流通管19接通,使用更加顺畅;
32.导向管12以及穿刺管13分别与流通管19插接后,随着连接框5的继续移动而推动流通管19移动,从而推动活塞18沿取样管14移动并与取样管14脱离过盈,活塞18随着移动而对取样管14内的空间进行压缩,从而将取样管14内提取的样本挤压至流通管19内,并通过穿刺管13而挤压至导向管12内而涂敷在载玻片1上,操作顺畅便捷;
33.活塞18沿取样管14移动时,支撑台17对取样管14内空间进行挤占而压缩取样管14内空间使样本堆积更加集中,因此随着活塞18移动而使样本被挤压至流通管19内快速高效,且避免连接框5推动流通管19同步移动时,取样管14内样本堆积分散式而影响样本被挤压至流通管19内,进而影响样本在载玻片1上的涂敷制备,使用更加可靠,并在连接框5推动流通管19与支撑台17接触后限制活塞18继续移动,即限制流通管19的移动距离,因此限制样本在载玻片1上的涂敷量,使用更加灵活统一;
34.完成样本在载玻片1上的涂敷制片后,将制备框23从插槽22内抽出,而后通过把手10而将连接垫7从连接框5内取出,并将其插入至制备框23,从而使载玻片1与制备框23内所插接的收纳垫24上通过第二吸盘25所吸附的盖玻片26进行盖片贴合,而完成载玻片1的制备,并通过静电、胶贴等使第一连接膜2与第二连接膜27相互贴合而对载玻片1进行封装,然后将连接垫7以及收纳垫24从制备框23内取下,并将第一连接膜2以及第二连接膜27分别从
第一吸盘9以及第二吸盘25上取下而将所封装的载玻片1送检;
35.通过第一连接膜2对载玻片1取用以及通过第二连接膜27对盖玻片26取用时,第一连接膜2以及第二连接膜27分别通过第一边框3以及第二边框28对连接膜进行支撑而避免其形变,使用更加可靠,而在对第一连接膜2以及第二连接膜27所封装的载玻片1进行取用时,对第一连接膜2以及第二连接膜27进行裁剪而将载玻片1取下而放置在显微镜下等进行检验,而第一连接膜2以及第二连接膜27的透明材质不对光线产生遮挡,因此不对其检验造成干扰,使用灵活便捷;
36.在将载玻片1送检后,将支撑垫8从连接框5内取下,且将取样管14分别从底板4上取下对其丢弃收集,而将底板4以及连接框5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后,更换载玻片1以及取样管14后继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