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闭口双结构微风风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5296发布日期:2021-10-09 03:3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闭口双结构微风风洞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风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闭口双结构微风风洞。


背景技术:

2.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3.现有的微风风洞技术中只能单一的进行开口或闭口风洞实验,同时微风风动由于气流流动较慢从而会使风洞长时间使用后吹风扇叶上堆积大量的灰尘,从而会影响扇叶的产生的气流的效果,以及由于风洞墙壁过高也不方便对扇叶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闭口双结构微风风洞,解决了风洞扇叶上对堆积有过多的灰尘不方便清理的同时影响产生的气流的效果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开/闭口双结构微风风洞,包括外罩,供气装置,转动框,转换机构,测试机构,供气底座,供电底座,配件,外罩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供气装置,外罩上均匀设有转动开槽,转动开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换机构,外罩内底端设有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供气底座,供气底座底端固定连接有供电底座测试机构上活动连接有配件。
6.优选的,所述配件活动连接在测试机构顶端的连接柱座,连接柱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模型,可根据需求对连接柱座顶端的部分进行更换,更换为第二模型、第三模型、第四模型,其中第一模型,第二模型和第三模型以及第四模型可根据需求对高度进行更改,连接柱座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圆管,进气圆管穿过连接柱座与第一模型和第三模型之间贯通,第一模型和第三模型外侧均匀设有圆形出气口,转动框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气块。
7.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均匀设置在转动框内靠近外罩外侧一侧的供气扇叶,供气扇叶远离外罩内侧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转动框左侧之间固定连接,转动框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转动框靠近外罩内的一侧内设有囊体栅栏,囊体栅栏左侧与转动框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远离外罩内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囊体栅栏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张囊,扩张囊远离囊体栅栏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清理刷簇,囊体栅栏远离外罩内侧的一侧连接块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性清理刷簇,弹性清理刷簇远离囊体栅栏的一侧设有栅栏,栅栏右侧固定连接有摆动管,弹性清理刷簇靠近囊体栅栏的一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碰撞块,碰撞块靠近囊体栅栏的一侧上设有l型阻挡块,l型阻挡块与转动框之间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囊体栅栏右侧与摆动管之间固定连接,摆动管与囊体栅栏连接的部
分为金属材质,摆动管其他部分为弹性橡胶材质,连接块设置在囊体栅栏结节处上,摆动管橡胶材质部分内两侧为不规则曲折波浪形,供气装置供气端连接有导管,导管穿过外罩靠近顶端内壁和转动框顶端与供气块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顶端与供气块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与摆动管之间贯通,供气装置抽气端同样连接有导管,导管穿过外罩靠近底端内壁和转动框底端和收集盒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和摆动管之间设有自动阀。
9.优选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罩底端的固定座,固定座顶端均匀设有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内底端设有圆形开口,方形开口内棱角处固定连接有长块,长块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弹性囊体,弹性囊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条,圆形开口内靠近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盘,第一卡盘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柱,转动筒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管,弹性连接管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柱,磁性柱靠近外侧设有进气环,转动筒柱靠近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整弹簧,调整弹簧线圈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囊体,调整弹簧底端和螺旋囊体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盘,第二卡盘底端和进气环顶端之间转动连接,第一卡盘外侧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卡盘外侧设有第二固定槽。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槽为多层环状凹槽,多层环状凹槽左右两侧中部设有条形开口,第二固定槽为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正侧和后侧上均匀设有弧形块,进气环底端与供气底座之间转动连接,磁性柱底端穿过供气底座与供电底座之间固定连接,调整弹簧和螺旋囊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通管,圆形通管与转动筒柱之间贯通,转动筒柱顶端和第一卡盘顶端之间贯通,第一卡盘顶端内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直径和进气圆管直径相同,第一卡盘两侧设有卡杆,第二卡盘正侧和后侧设有卡杆。
11.(三)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转换机构中的囊体栅栏,使当对风洞进行开口和闭口之间进行转换时,只需对囊体栅栏内充入空气使囊体栅栏膨胀对转动框进行封堵即可快速对风洞的模式进行转换,从而使在通过微风环境进行实验时,能够对风向以及对流的方向进行自由转换使实验结果更加符合现实状况。
12.(2)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转换机构中的囊体栅栏,连接块,扩张囊,弹性清理刷簇,栅栏,摆动管,l型阻挡块,碰撞块,在囊体栅栏和气流的作用下以及在供气装置的配合下使弹性清理刷簇能够对供气扇叶扇叶和栅栏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以及通过气流对摆动管内壁的撞击使栅栏不断的抖动进一步增强对栅栏上的灰尘的清理效果,防止灰尘长时间在供气扇叶上堆积影响供气扇叶的吹风效果,以及栅栏上堆积有过多的灰尘影响转动框内气流的吹出。
13.(3)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测试机构中的弹性连接管,磁性柱,进气环,调整弹簧,螺旋囊体,第二卡盘,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在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及在电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下使螺旋囊体0能够在对第一模型、第二模型、第三模型、第四模型的位置进行调整的同时还能够对螺旋囊体进行挤压使第一模型和第三模型中能够有气流喷出模仿城市内物体移动带动空气流动,从而使实验结构能够能加贴合现实。
14.(4)本发明,通过配件中连接柱座,第一模型,第二模型,第三模型,第四模型,的设置使通过对第一模型、第二模型、第三模型、第四模型的更换能够使风洞内模仿城市和山地的复杂环境进行实验,增加实验环境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外罩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固定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转换机构上剖图;图7为本发明配件结构示意图。
16.其中,外罩1、供气装置2、转动框3、转换机构4、供气扇叶401、支撑架402、收集盒403、囊体栅栏404、连接块405、扩张囊406、弹性清理刷簇407、栅栏408、摆动管409、l型阻挡块410、碰撞块411、测试机构5、固定座501、长块502、弹性囊体503、光滑条504、第一卡盘505、转动筒柱506、弹性连接管507、磁性柱508、进气环509、调整弹簧510、螺旋囊体511、第二卡盘512、第一固定槽513、第二固定槽514、供气底座6、供电底座7、配件8、连接柱座801、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

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闭口双结构微风风洞,包括外罩1,供气装置2,转动框3,转换机构4,测试机构5,供气底座6,供电底座7,配件8,外罩1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供气装置2,外罩1上均匀设有转动开槽,转动开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换机构4,外罩1内底端设有测试机构5,测试机构5底端固定连接有供气底座6,供气底座6底端固定连接有供电底座7测试机构5上活动连接有配件8,配件8活动连接在测试机构5顶端的连接柱座801,连接柱座80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模型802,可根据需求对连接柱座801顶端的部分进行更换,更换为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其中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和第三模型804以及第四模型805可根据需求对高度进行更改,连接柱座801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圆管,进气圆管穿过连接柱座801与第一模型802和第三模型804之间贯通,第一模型802和第三模型804外侧均匀设有圆形出气口,转动框3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供气块。
19.转换机构4包括均匀设置在转动框3内靠近外罩1外侧一侧的供气扇叶401,供气扇叶401远离外罩1内侧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02,支撑架402与转动框3左侧之间固定连接,转动框3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盒403,转动框3靠近外罩1内的一侧内设有囊体栅栏404,囊体栅栏404左侧与转动框3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404远离外罩1内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05,连接块405远离囊体栅栏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扩张囊406,扩张囊406远离囊体栅栏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清理刷簇407,囊体栅栏404远离外罩1内侧的一侧连接块405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性清理刷簇407,弹性清理刷簇407远离囊体栅栏404的一侧设有栅栏408,栅栏408右侧固定连接有摆动管409,弹性清理刷簇407靠近囊体栅栏404的一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碰撞块411,碰撞块411靠近囊体栅栏404的一侧上设有l型阻挡块410,
l型阻挡块410与转动框3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404右侧与摆动管409之间固定连接,摆动管409与囊体栅栏404连接的部分为金属材质,摆动管409其他部分为弹性橡胶材质,连接块405设置在囊体栅栏404结节处上,摆动管409橡胶材质部分内两侧为不规则曲折波浪形,供气装置2供气端连接有导管,导管穿过外罩1靠近顶端内壁和转动框3顶端与供气块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404顶端与供气块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404与摆动管409之间贯通,供气装置2抽气端同样连接有导管,导管穿过外罩1靠近底端内壁和转动框3底端和收集盒403之间固定连接,囊体栅栏404和摆动管409之间设有自动阀。
20.测试机构5包括设置在外罩1底端的固定座501,固定座501顶端均匀设有方形开口,方形开口内底端设有圆形开口,方形开口内棱角处固定连接有长块502,长块502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弹性囊体503,弹性囊体5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条504,圆形开口内靠近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盘505,第一卡盘505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柱506,转动筒柱506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管507,弹性连接管507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柱508,磁性柱508靠近外侧设有进气环509,转动筒柱506靠近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调整弹簧510,调整弹簧510线圈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囊体511,调整弹簧510底端和螺旋囊体51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盘512,第二卡盘512底端和进气环509顶端之间转动连接,第一卡盘505外侧设有第一固定槽513,第二卡盘512外侧设有第二固定槽514,第一固定槽513为多层环状凹槽,多层环状凹槽左右两侧中部设有条形开口,第二固定槽514为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正侧和后侧上均匀设有弧形块,进气环509底端与供气底座6之间转动连接,磁性柱508底端穿过供气底座6与供电底座7之间固定连接,调整弹簧510和螺旋囊体511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形通管,圆形通管与转动筒柱506之间贯通,转动筒柱506顶端和第一卡盘505顶端之间贯通,第一卡盘505顶端内设有圆柱槽,圆柱槽直径和进气圆管直径相同,第一卡盘505两侧设有卡杆,第二卡盘512正侧和后侧设有卡杆。
21.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实验环境将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放置在弹性囊体503之间上方使连接柱座801置于圆形开口内,连接柱座801置于圆形开口内后连接柱座801底端的进气圆管置于第一卡盘505顶端的圆柱槽内,初始状态下第一卡盘505两侧的卡杆置于条形开口内,此时通过向调整弹簧510内通入电流,调整弹簧510在线圈之间在通入电流后在电流之间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使调整弹簧510线圈之间互相靠近,此时第二卡盘512上的卡杆处于弧形块之间,通过改变通入到调整弹簧510内的电流的大小使调整弹簧510顶端能够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卡盘505对连接柱座801置入到圆形开口内的深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对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的高度进行随意调整使实验数据更贴合真实环境,同时当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置于弹性囊体503之间时,弹性囊体503会推动光滑条504紧贴在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置于方形开口内部分的外侧,减少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与方形开口之间的间隔,防止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与方形开口之间有过多的间隔影响风洞内气流的流动,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同时在对第一模型802、第二模型803、第三模型804、第四模型805的位置进行固定后,向磁性柱508内间歇通入电流在磁性柱508与调整弹簧510之间磁场的相互作用下使调整弹簧510在磁性柱508顶端转动九十度,使第二卡盘512上的卡杆置于第二固定槽514两侧不被弧形块阻挡,此时第一卡盘505上
的卡杆置于多层环状凹槽之间,当调整弹簧510转动完毕后停止对磁性柱508内通入电流,以及增大通入到调整弹簧510之间的电流的强度使调整弹簧510收缩对螺旋囊体511进行挤压将螺旋囊体511内的空气通过转动筒柱506和第一卡盘505挤入第一模型802和第三模型804中使气流从第一模型802和第三模型804外侧喷出,将螺旋囊体511内的空气被完全挤出后通过供气底座6和进气环509对螺旋囊体511内的空气进行补充,并间歇对调整弹簧510内通入电流使第一模型802和第三模型804内有气流间歇喷出,从而第一模型802和第三模型804能够对城市环境中物体移动带动的气流的流动进行模仿,进一步使实验结果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22.当在通过供气扇叶401转动对外罩1内吹入微风时,可根据风向要求通过供气装置2将空气充入到除所需风向外其他方位的囊体栅栏404内,使囊体栅栏404不断的膨胀对转动框3内侧进行封堵,从而使外罩1内形成闭口风洞,以及当需要使用多方位风向时只需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转换为开口风洞,以及当需要对风向进行调整时可通过转动框3对风向进行调整,当在实验结束需要对供气扇叶401和栅栏408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时,通过供气装置2将空气充入到囊体栅栏404中,囊体栅栏404膨胀对转动框3内侧进行封堵,同时囊体栅栏404膨胀使囊体栅栏404内的部分空气进入到扩张囊406内,使扩张囊406膨胀,扩张囊406膨胀后使弹性清理刷簇407远离扩张囊406的一侧扩张从而使弹性清理刷簇407的覆盖面积增大,同时囊体栅栏404膨胀推动弹性清理刷簇407向供气扇叶401所在的一侧移动使弹性清理刷簇407穿过栅栏408紧贴在供气扇叶401扇叶上,启动供气扇叶401使供气扇叶401扇叶转动,供气扇叶401扇叶转动与弹性清理刷簇407之间摩擦对弹性清理刷簇407扇叶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弹性清理刷簇407扇叶在转动的过程与供气扇叶401之间摩擦并通过供气扇叶401扇叶对弹性清理刷簇407进行拨动使弹性清理刷簇407不断的抖动与栅栏408之间摩擦随栅栏408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当对栅栏408和供气扇叶401扇叶上的灰尘清理完毕后自动阀打开将空气通过摆动管409排出,进入到摆动管409内的空气与摆动管409内壁之间不断的碰撞使摆动管409不断的左右摆动,摆动管409左右摆动带动栅栏408和碰撞块411左右移动与l型阻挡块410之间发生碰撞,将栅栏408上的灰尘抖落增强对栅栏408上的灰尘的清理效果,同时启动供气装置2抽气端通过收集盒403将收集盒403上方的空气抽入到收集盒403中顺带对收集盒403上方的转动框3内的清理下来的灰尘进行收集,防止灰尘进入到风洞内影响风洞内的环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