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桥墩周围流水流向的光纤传感器

文档序号:29438110发布日期:2022-03-30 09:3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监测桥墩周围流水流向的光纤传感器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桥梁桥墩周围流水流向的光纤传感器, 属于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桥梁的建设 是在不断对抗外界破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然环境作用下,水流 是引起桥梁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水流超出桥梁建设设计标 准值水流将冲刷桥面,可能会损坏桥面板内部结构,影响结构的耐久 性和稳定性。因此,实时监测水流的流向,并及时对结构进行养护维 修,有利于提高结构的使用年限。
3.目前,用于监测流体流向的传感器有机械式、热线式、电磁式、 多普勒光学式、射线辐射式。常用的传热式微流体传感器原理是利用 外界物理量改变流场内温度分布的变化,并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输出,存在功耗大、响应时间长等问题。机械式流向传感器利用机械 转子旋转测量流体流向,灵敏度较低。电磁式流向传感器是一种利用 电磁感应定律来测定流速的传感器,对磁场分布要求较高。射线辐射 传感器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量的传感器,通常不适用于定 点监测。
4.由于水上结构所处水流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水流流向测量困难。 近年来,光纤凭借体积小、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抗电磁干扰、小巧 轻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测量技术领域。因此,设计一种精度高、稳 定性好、可实时监测的水流流向光纤传感器十分必要,可以为水上结 构的建设和安全服役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桥墩周围水流 流向的光纤传感器,其目的是对大跨径桥梁所处水流流向进行实时监 测,从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水上结构的使用年限。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监测水流流向的光纤传感器包括光纤1、台阶式镜面2、 流向尾舵3、金属底座4、光纤保护铠甲5、光纤固定卡箍6、内圆柱 体7、流向轴8、流向标9、外空心圆筒10、轴承11。
8.设计方案一:
9.所述的光纤1通过光纤固定卡箍6固定于外空心圆筒10顶端, 光纤固定卡箍6与外空心圆筒10的轴线角度和台阶式镜面2的倾斜 角一致,这样使得光纤1端头在外空心圆筒10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台 阶式镜面2保持垂直。光纤1的初始位置位于内圆柱体7的上表面台 阶式镜面2的圆周外侧,且与内圆柱体7保持一定的距离。
10.所述的光纤保护铠甲5用来保护光纤1;
11.所述的金属底座4、内圆柱体7、外空心圆筒10和轴承11同心、 同轴,台阶式镜面2
与外空心圆筒10的顶端保持一定距离;
12.所述的流向尾舵3、流向轴8、流向标9与外空心圆筒10可通过 焊接的方式连接,流向尾舵3、流向轴8和流向标9位于同水平方向;
13.所述的金属底座4的底面半径大于外空心圆筒10的底面半径, 外空心圆筒10和内圆柱体7底面平齐,外空心圆筒10的高度高于内 圆柱体7;
14.所述的台阶式镜面2可以采用真空金属溅射或者打磨抛光,台阶 式镜面2的倾斜角度可调;
15.所述的光纤1的端面与台阶式镜面2形成法珀腔,当流向标9随 着水流流向发生转动,带动外空心圆筒10随之发生转动,进一步引 起光纤1端部与台阶式镜面2的间距即法珀腔的腔长发生相应的改变;
16.所述的金属底座4、外空心圆筒10、轴承11使整个监测装置密 封,保护了光纤法珀干涉仪;
17.所述的轴承11位于外空心圆筒10底面,通过对金属底座4开凿 设置轴承11来支撑和传动外空心圆筒10;
18.所述的流向尾舵3、流向轴8和流向标9构成了流体指向标,旋 转角度为360
°

19.所述的内圆柱体7的圆柱半径、台阶式镜面2的倾斜角度、光纤 1端面到内圆柱体7的距离和流向轴8的长度可根据所需灵敏度进行 调整。
20.设计方案2与设计方案1相比具有以下不同:
21.所述的光纤1和光纤保护铠甲5穿过金属底座4和内圆柱体7, 与台阶式镜面2形成法珀腔,光纤1位于台阶式镜面2圆周外侧下方;
22.所述的光纤1与台阶式镜面2的倾斜角一致,这样使得光纤1端 头在外空心圆筒10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台阶式镜面2保持垂直;
23.所述的光纤1的端面与台阶式镜面2形成法珀腔,当流向标9随 着流体流向发生转动,带动台阶式镜面2随之发生转动,进一步引起 光纤1端部与台阶式镜面2的间距即法珀腔的腔长发生相应的改变。
24.本发明工作原理:
25.将本发明放入被测桥墩周围水流中,水流流动使流体指向标发生 相应转动,引起台阶式镜面2和光纤端面构成的法珀腔长发生改变, 通过光谱仪监测腔长的变化量,从而判断水流流动的方向。本发明的 核心是法珀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法珀腔由台阶式镜面2和光纤端 面形成,入射光在光纤1中传播,第一次与光纤端面发生参考光反射, 第二次与台阶式镜面2发生传感反射,反射光产生干涉信号i的强度 表达式为:
[0026][0027]
式中,i1和i2分别为两反射面输入反射光的光强;n为中间介质(空 气)折射率;δ为法珀干涉腔腔长;λ为波长,为两束反射光的相 位差。
[0028]
光纤1的端头与内圆柱体7轴心间距为r,台阶式镜面2倾斜角 为β,光纤1的初始位置与台阶式镜面2初始间距(初始腔长)为δ0。 当流向测试仪转动角度θ时,法珀腔腔长δδ和流向测试仪转角θ之 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0029][0030]
基于上述原理,可以通过法珀腔腔长δδ的变化判断流向测试仪 的转动角度θ。
[003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2]
(1)本发明通过监测法珀光纤传感器腔长的变化量,实现对桥 梁桥墩所处周围流水流向的实时监测;
[0033]
(2)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内圆柱体的圆柱半径、台阶式镜面的 倾斜角度、光纤端面到内圆柱体的距离和流向轴的长度来满足实际工 程所需灵敏度;
[0034]
(3)本发明的流向测试仪旋转角度为360
°
,可实现360
°
不定向 水流流向的监测功能;
[0035]
(4)本发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和推广市场。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发明用于监测桥墩周围流水流向光纤传感器的两种结 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两种用于监测桥墩周围流水流向光纤传感器结构的a-a 剖面图;
[0038]
图3为两种用于监测桥墩周围流水流向光纤传感器结构的b-b 剖面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桥梁桥墩所处流水流速监测的放置示意图。
[0040]
图中:1光纤;2台阶式镜面;3流向尾舵;4金属底座;5光纤 保护铠甲;6光纤固定卡箍;7内圆柱体;8流向轴;9流向标;10 外空心圆筒;1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监测桥梁桥墩周围流水流向的光纤传感器具 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2]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桥梁桥墩周围流水流向的光 纤传感器包括光纤1、台阶式镜面2、流向尾舵3、金属底座4、光纤 保护铠甲5、光纤固定卡箍6、内圆柱体7、流向轴8、流向标9、外 空心圆筒10、轴承11。
[0043]
针对设计方案一:
[0044]
所述的光纤1通过光纤固定卡箍6固定于外空心圆筒10顶端, 光纤固定卡箍6与外空心圆筒10的轴线角度和台阶式镜面2的倾斜 角一致,这样使得光纤1端头在外空心圆筒10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台 阶式镜面2保持垂直。光纤1的初始位置位于内圆柱体7的上表面台 阶式镜面2的圆周外侧,且与内圆柱体7保持一定的距离。
[0045]
所述的光纤保护铠甲5用来保护光纤1;
[0046]
所述的金属底座4、内圆柱体7、外空心圆筒10和轴承11同心、 同轴,台阶式镜面2与外空心圆筒10的顶端保持一定距离;
[0047]
所述的流向尾舵3、流向轴8、流向标9与外空心圆筒10可通过 焊接的方式连接,流向尾舵3、流向轴8和流向标9位于同水平方向;
[0048]
所述的金属底座4的底面半径大于外空心圆筒10的底面半径, 外空心圆筒10和内圆柱体7底面平齐,外空心圆筒10的高度高于内 圆柱体7;
[0049]
所述的台阶式镜面2可以采用真空金属溅射或者打磨抛光,台阶 式镜面2的倾斜
角度可调;
[0050]
所述的光纤1的端面与台阶式镜面2形成法珀腔,当流向标9随 着水流流向发生转动,带动外空心圆筒10随之发生转动,进一步引 起光纤1端部与台阶式镜面2的间距即法珀腔的腔长发生相应的改变;
[0051]
所述的金属底座4、外空心圆筒10、轴承11使整个监测装置密 封,保护了光纤法珀干涉仪;
[0052]
所述的轴承11位于外空心圆筒10底面,通过对金属底座4开凿 设置轴承11来支撑和传动外空心圆筒10;
[0053]
所述的流向尾舵3、流向轴8和流向标9构成了流体指向标,旋 转角度为360
°

[0054]
所述的内圆柱体7的圆柱半径、台阶式镜面2的倾斜角度、光纤 1端面到内圆柱体7的距离和流向轴8的长度可根据所需灵敏度进行 调整。
[0055]
设计方案2与设计方案1相比具有以下不同:
[0056]
所述的光纤1和光纤保护铠甲5穿过金属底座4和内圆柱体7, 与台阶式镜面2形成法珀腔,光纤1位于台阶式镜面2圆周外侧下方;
[0057]
所述的光纤1与台阶式镜面2的倾斜角一致,这样使得光纤1端 头在外空心圆筒10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台阶式镜面2保持垂直;
[0058]
所述的光纤1的端面与台阶式镜面2形成法珀腔,当流向标9随 着流体流向发生转动,带动台阶式镜面2随之发生转动,进一步引起 光纤1端部与台阶式镜面2的间距即法珀腔的腔长发生相应的改变。
[005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 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