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5436发布日期:2021-09-22 22:1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国家对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污水处理作为节能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到全体国民的生存环境质量,污水及相伴生的污泥处理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机遇,污泥碳化装置是现在各环保企业重点发展领域。
3.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可用于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为确保污泥碳化的生产稳定,并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亟需一种可用于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包括称重组件、压力差检测组件和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称重组件设于污泥碳化炉外的底部,且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称重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内的污泥重量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压力差检测组件分别设于污泥碳化炉的顶部和底部,且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压力差检测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内顶部和底部的压力差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污泥厚度测量仪设有控制面板和液晶显示屏,且能够根据污泥重量及压力差计算得出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厚度。
7.优选的,所述称重组件为两个对称设于污泥碳化炉底部的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
8.优选的,所述压力差检测组件由压力差变送器、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顶部压力管线、底部压力管线构成;顶部压力管线和底部压力管线分别设于污泥碳化炉的顶部和底部,且通过取压短管与污泥碳化炉的内腔相通;压力差变送器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与顶部压力管线和底部压力管线连通,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上设有底部截止阀和顶部截止阀。
9.优选的,所述底部压力管线上设有底部取压第一截止阀和底部取压第二截止阀;所述顶部压力管线上设有顶部取压第一截止阀和顶部取压第二截止阀。
10.优选的,所述底部压力管线通过底部三通接头与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及底部排污管线连通;所述顶部压力管线通过顶部三通接头与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及顶部排污管线连通;所述底部排污管线和顶部排污管线上分别设有顶部排污截止阀和底部排污截止阀。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污泥碳化炉底部和顶部压力差的压力差及污泥重量,两者相结合使得污泥厚度测量仪得出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厚度。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为污泥碳化的生产稳定提供了保证,并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1中,1—污泥厚度测量仪、2—污泥碳化炉、3—称重传感器、4—压力差变送器、5—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6—顶部压力管线、7—底部压力管线、8—取压短管、9—底部截止阀、10—顶部截止阀、11—底部取压第一截止阀、12—底部取压第二截止阀、13—顶部取压第一截止阀、14—顶部取压第二截止阀、15—底部三通接头、16—底部排污管线、17—顶部三通接头、18—顶部排污管线、19—顶部排污截止阀、20—底部排污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包括称重组件、压力差检测组件和污泥厚度测量仪1。所述称重组件设于污泥碳化炉2外的底部,且与污泥厚度测量仪1通讯电缆连接,称重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2内的污泥重量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1。所述压力差检测组件分别设于污泥碳化炉2的顶部和底部,且与污泥厚度测量仪1通讯电缆连接,压力差检测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2内顶部和底部的压力差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1。所述污泥厚度测量仪1设有控制面板和液晶显示屏,且能够根据污泥重量及压力差计算得出污泥碳化炉2内污泥厚度,控制面板用于操作和控制测量的进行,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的结果。
17.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的称重组件为两个对称设于污泥碳化炉2底部的称重传感器3,称重传感器3与污泥厚度测量仪1通讯电缆连接。
18.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的压力差检测组件由压力差变送器4、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5、顶部压力管线6、底部压力管线7构成;顶部压力管线6和底部压力管线7分别设于污泥碳化炉2的顶部和底部,且通过取压短管8与污泥碳化炉2的内腔相通;压力差变送器4与污泥厚度测量仪1通讯电缆连接,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5与顶部压力管线6和底部压力管线7连通,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5上设有底部截止阀9和顶部截止阀10。
19.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工作时,通过压力差变送器4测量得到污泥碳化炉2炉底和炉顶压力差,通过称重传感器3得到污泥碳化炉2内污泥重量,压力差和污泥重量通过通讯电缆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1,污泥厚度测量仪1能够根据污泥重量及压力差计算得出污泥碳化炉2内污泥厚度。
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管线检修时的能够隔离切换。所述底部压力管线7
上设有底部取压第一截止阀11和底部取压第二截止阀12;所述顶部压力管线6上设有顶部取压第一截止阀13和顶部取压第二截止阀14。
21.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顶部压力管线6、底部压力管线7进行排污清理。所述底部压力管线7通过底部三通接头15与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5及底部排污管线16连通;所述顶部压力管线6通过顶部三通接头17与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5及顶部排污管线18连通;所述底部排污管线16和顶部排污管线18上分别设有顶部排污截止阀19和底部排污截止阀20。
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污泥厚度测量仪、称重传感器和压力差变送器均为现有设备,可进行市购。


技术特征:
1.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包括称重组件、压力差检测组件和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称重组件设于污泥碳化炉外的底部,且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称重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内的污泥重量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压力差检测组件分别设于污泥碳化炉的顶部和底部,且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压力差检测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内顶部和底部的压力差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污泥厚度测量仪设有控制面板和液晶显示屏,且能够根据污泥重量及压力差计算得出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组件为两个对称设于污泥碳化炉底部的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差检测组件由压力差变送器、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顶部压力管线、底部压力管线构成;顶部压力管线和底部压力管线分别设于污泥碳化炉的顶部和底部,且通过取压短管与污泥碳化炉的内腔相通;压力差变送器与污泥厚度测量仪通讯电缆连接,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与顶部压力管线和底部压力管线连通,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上设有底部截止阀和顶部截止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力管线上设有底部取压第一截止阀和底部取压第二截止阀;所述顶部压力管线上设有顶部取压第一截止阀和顶部取压第二截止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压力管线通过底部三通接头与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及底部排污管线连通;所述顶部压力管线通过顶部三通接头与压力差变送器连接管线及顶部排污管线连通;所述底部排污管线和顶部排污管线上分别设有顶部排污截止阀和底部排污截止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该测量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层厚度的装置包括称重组件、压力差检测组件和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称重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内的污泥重量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压力差检测组件能够对污泥碳化炉内顶部和底部的压力差进行检测,并传输至污泥厚度测量仪;所述污泥厚度测量仪能够根据污泥重量及压力差计算得出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厚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污泥碳化炉底部和顶部压力差的压力差及污泥重量,两者相结合使得污泥厚度测量仪得出污泥碳化炉内污泥厚度。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为污泥碳化的生产稳定提供了保证,并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于龙 缪祥毅 罗宇煊 邹新国 张传健 陈亮 段周林 张麦青 夏尊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固废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2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