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6950发布日期:2021-12-04 12:0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二次元测量仪检测板件的尺寸,二次元测量仪在对多个同种产品进行测量时,每次都需要重复绘图测量过程,且二次元测量仪在对板件产品进行测量时需抓取至少5个点以上,操作不便,二次元测量仪测量一个板件大约耗时2~3分钟,耗时较长,检测效率低;另外,二次元测量仪在检测时易出现绘图错误而需进行重新测量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检测效率。
3.鉴于利用现有的二次元测量仪进行板件测量的方式存在操作不便、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不适合进行大批量板件产品的检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件检测装置,操作方便,利于提升检测效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板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基准板,所述将检测台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夹紧装置和通止规,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将板件抵顶在所述基准板上,所述通止规包括规体,所述规体可相对所述安装板竖直滑移,所述规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和第三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到所述基准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板件的最大极限尺寸,所述第二竖直面到所述基准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板件的基本尺寸,所述第三竖直面到所述基准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板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推移杆和安装座,所述推移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弹簧从所述推移杆上滑脱的第一卡针,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卡针,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卡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推移杆可滑移地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板件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通止规,相邻两个所述通止规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夹紧装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和所述基准板相垂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规体的下部连接有手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止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规体下部插接在所述插孔中,所述固定板和规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台上还连接有把手。
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台的底部连接有支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脚采用可伸缩杆。
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检测台上。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板件检测装置,操作方便,提升了检测效率,适合大批量板件产品的检测。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检测台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夹紧装置和通止规的安装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通止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检测台,11、基准板,12、定位挡板,13、支脚,14、把手,2、安装板,3、夹紧装置,31、推移杆,32、安装座,321、凹槽,33、第一弹簧,34、第一卡针,35、第二卡针,4、通止规,41、规体,411、第一竖直面,412、第二竖直面,413、第三竖直面,42、手柄,43、固定板,431、插孔,5、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板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上设置有基准板11,将检测台1上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连接有夹紧装置3和通止规4,夹紧装置3用于将板件5抵顶在基准板11上,通止规4包括规体41,规体41可相对安装板2进行竖直滑移,也即,规体41可滑移地安装在安装板2上,规体4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竖直面411、第二竖直面412和第三竖直面413,第一竖直面411到基准板11之间的距离为板件5的最大极限尺寸,第二竖直面412到基准板11之间的距离为板件5的基本尺寸,第三竖直面413到基准板11之间的距离为板件5的最小极限尺寸,若板件5的边缘位于第三竖直面413和第二竖直面412之间,或者位于第二竖直面412和第一竖直面411之间,则说明板件5尺寸合格,否则,表明板件5尺寸不合格。
2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夹紧装置3包括推移杆31和安装座32,推移杆3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3和第一卡针34,第一弹簧33套设在推移杆31上,第一卡针34用于挡住第一弹簧33而阻挡第一弹簧33从推移杆31上滑脱,推移杆3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卡针35,安装座32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二卡针35的凹槽321,凹槽321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推移杆31可滑移地穿设在通孔内。可以理解地,第一卡针34和第一弹簧33位于安装座32的一侧,第二卡针35位于安装座32的另一侧,使用时,拉出并旋转推移杆31,使得第二卡针35卡接在安装座32的外表面上,此时第一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需要夹紧待测板件5时,再将推移杆31旋转一定角度,例如旋转90
°
,使得第二卡针35对准凹槽321,此时第一弹簧33的弹性力得以释放,第一弹簧33的弹性力自动带动推移杆31向板件5的方向移动,第二卡针35进入凹槽321内,从而使得推移杆31端部推动板件5抵紧在基准板11上,从而实现板件5的定位。
25.进一步地,为便于加工和定位,上述凹槽321采用矩形槽。
2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板件检测装置包括多个通止规4,相邻两个通止规4之间
均设置有一个夹紧装置3,以增强夹紧定位效果,同时成排布置的多个通止规4的设置,能够对板件5的边缘多个部位进行检测,防止发生局部尺寸超过公差范围的现象,提升测量准确度。
27.进一步地,安装板2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滑移孔,每个竖直滑移孔均插接一个通止规4的规体41,规体41可在竖直滑移孔中上下滑动。
2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检测台1上设置有定位挡板12,定位挡板21和基准板11相垂直,使得待测板件5置于检测台1上时,待测板件5的一边缘抵靠在基准板11上,另一边缘抵靠在定位挡板12上,以从不同的两个方向实现待测板件5的定位,提升待测板件5的定位准确性,避免其发生偏移,从而提升后续尺寸测量的精确性。
29.进一步地,在检测台1上可成排布置多个基准板11,例如,可在待测板件5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基准板11,以提升定位可靠性。
3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挡板12可拆卸地连接在检测台1上,例如,定位挡板12和检测台1之间可采用螺栓连接、卡接连接等方式,以便于定位挡板12的安装和调整,同时也便于在定位挡板12发生磨损时进行及时更换。
3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台1上还连接有把手14,以便于握持。
3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台1的底部连接有支脚13。
3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脚13可采用固定长度的杆件,也可以采用可伸缩杆,以便于通过调整支脚13的高度来改变检测台1的台面高度,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检测人员的身高,提升检测舒适度。
3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规体41的下部连接有手柄42,以更便于检测人员进行握持操作。
3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通止规4还包括固定板43,固定板43和安装板2相固定,固定板43上设置有插孔431,规体41下部插接在插孔431中,固定板43和规体4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第二弹簧起到复位作用。规体41可在插孔431中竖直移动,检测时,推移规体41向上运动,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检测结束后,松开规体41,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规体41相对固定板43回复至初始状态。
3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把手14呈矩形、梯形或弧形,以提升握持舒适度。
3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板2可拆卸地连接在检测台1上,以便于安装板2的安装和调整。
38.安装板2和检测台1可采用以下可拆卸连接方式:
39.第一种方式为:安装板2和检测台1通过螺栓连接;
40.第二种方式为:检测台1底部设置定位凸起,安装板2上部设置定位凹槽,安装时,使得定位凸起插接在定位凹槽中即可。
41.本实施例的板件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为:参阅图1,将待测板件5置于检测台1的台面上,使得待测板件5的一端靠近基准板11,再利用夹紧装置3推移待测板件5,使得待测板件5端部抵靠在基准板11上,从而实现待测板件5的夹紧定位,然后,逐个向上推移通止规4的规体41,若待测板件5的边缘均能够位于通止规4的规体41的第一竖直面411和第二竖直面412之间,或者位于规体41的第二竖直面412和第三竖直面413之间,则说明待测板件5的尺寸位于尺寸公差范围内,表明该板件5为合格产品;若向上推移规体41的过程中,待测板
件5的边缘位于规体41顶端而无法进入第一竖直面411所在区域,则说明待测板件5过长,超出最大极限尺寸,表明该板件5为不合格产品;若向上推移规体41的过程中,待测板件5的边缘能够到达第三竖直面413区域,但是其边缘无法接触到第三竖直面413,则说明待测板件5过短,小于最小极限尺寸,也表明该板件5为不合格产品。
42.本实施例的板件检测装置,操作检测方便,无需重复调试,也无需人工读取数值和计算,有效防止了因人工操作和读数造成的测量误差,且检测一块板件时间仅需20~30秒左右,提升了检测效率,适合大批量板件产品的检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加工成本较低。
4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