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3057发布日期:2021-09-04 09:4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光学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光板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2.在导光板制成后,相关行业往往无法直接对导光板进行光学检测,而是待导光板被组装成背光模组后,再对背光模组进行光学检测。如此,将无法及时发现导光板的光学不良,从而致使背光模组的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检测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直接对导光板进行光学检测,而无法及时发现导光板的光学不良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检测治具,用于对导光板进行光学检测,所述导光板具有至少一个导光图案,所述光学检测治具包括背光源、反射片、底座和能够盖合所述底座的盖板,所述底座于其面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导光板的检测容纳槽,且于所述检测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所述背光源的光源容纳槽,所述光源容纳槽的至少一端连通至外部,所述反射片抵接于所述检测容纳槽的槽底;所述盖板于其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遮光区域,所述遮光区域至少覆盖所述检测容纳槽对应区域,且所述盖板还于所述遮光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且用于与所述导光图案对位设置的透光孔。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于所述遮光区域开设有遮光容纳槽,所述光学检测治具还包括容纳于所述遮光容纳槽内的遮光膜,所述遮光膜具有多个用于与所述导光图案对位设置的透明部以及位于各所述透明部之外的遮光部。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源和所述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遮光膜相对于所述盖板固定。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容纳槽的槽底凸设有多个用于定位所述遮光膜的遮光定位柱。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容纳槽的槽底凸设有多个用于定位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导光板的检测定位柱。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底座的侧面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盖板的侧面贴合设置。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设有盖侧磁性件,且所述底座设有能够与所述盖侧磁性件磁吸配合的底侧磁性件。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源为fpc灯条。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由电木制成的底座,所述盖板为由电木制成的盖板。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治具,在盖板未盖合底座时,可将待检测导光板置入检测容纳槽中,并在盖板盖合底座后,开启背光源,以使得背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反射片反射至待检测导光板内,再使光线在导光图案上漫反射并射出导光板,随后,检测人员即可将亮度计分别探入各透光孔中,以测得待检测导光板的各导光图案处的亮度,通过将测量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即可直观、相对准确地获知导光板的各导光图案处的光学质量,从而利于在导光板制成后且在组装成背光模组前,对导光板直接进行光学检测,以及时发现所制得的导光板的光学不良问题,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并提高导光板和背光模组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正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和遮光膜的配合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导光板和背光源的配合示意图。
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2.100
’‑
导光板,110
’‑
导光图案;
23.100

背光源;200

底座,201

检测容纳槽,202

光源容纳槽,210

检测定位柱,220

底侧合叶,230

底侧磁性件;300

盖板,301

遮光容纳槽,302

透光孔,310

遮光定位柱,320

盖侧合叶,330

盖侧磁性件;400

遮光膜,410

透明部,420

遮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29.请参阅图1、图2、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治具,用于对导光板100’进行光学检测,导光板100’具有至少一个导光图案110’,光学检测治具包括背光源100、反射片(图中未示出)、底座200和能够盖合底座200的盖板300,底座200于其面向盖板30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反射片和导光板100’的检测容纳槽201,且于检测容纳槽201的槽底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背光源100的光源容纳槽202,光源容纳槽202的至少一端连通至外部,反射片抵接于检测容纳槽201的槽底;盖板300于其面向底座200的一侧设有遮光区域,遮光区域至少覆盖检测容纳槽201对应区域,且盖板300还于遮光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且用于与导光图案110’对位设置的透光孔302。
3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导光板100’通常设有多个导光图案110’,例如,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100’,在对应各个需发光的键帽处均设有至少一个导光图案110’。
31.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光学检测治具时,可先将背光源100限位容纳于光源容纳槽202内,并使背光源100所发出的光射向检测容纳槽201一侧。其中,背光源100的一端可通过光源容纳槽202的与外部连通的端部实现与外部控制单元或外部电源建立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背光源100的启闭、电路的通断。
32.随后再将反射片限位容纳于检测容纳槽201内,并使反射片基本抵接于检测容纳槽201的槽底。其中,在背光源100的光经过反射片时,反射片能够对光线进行反射,而使得反射后的出射光线散布而出,从而利于呈现出亮度基本一致的感观。
33.而后,盖板300能够相对盖合或敞开底座200的检测容纳槽201的槽口侧,其中,在盖板300处于敞开状态时,可将导光板100’取放于检测容纳槽201中,而在盖板300处于盖合状态且导光板100’限位容纳于检测容纳槽201时,导光板100’被限位于反射片和盖板300之间,且各透光孔302能够与导光板100’的各导光图案110’一一对位设置,其中,盖板300的各透光孔302处可透光,而各透光孔302以外的遮光区域则具有遮光效果以遮挡光线。
34.可选地,检测容纳槽201的槽深等于反射片与导光板100’的厚度之和。如此设置,可保障检测容纳槽201对反射片和导光板10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限位效果,从而利于降低检测数据因反射片和导光板100’位置偏移而受到的影响,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35.可选地,透光孔302为圆形通孔或沉孔。如此设置,可提高透光孔302的加工便利性和加工精度。
36.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流程可参考为:先将标准的导光板100’样品置入检测容纳槽201中,随后,开启背光源100,背光源100所发射的光线经反射片射入导光板100’样品中,并在导光图案110’上发生漫反射并射出导光板100’,此时,检测人员可将亮度计分别探入各透光孔302中,以测得导光板100’样品的各导光图案110’处的亮度,此时所测得的相关数据为标准数据。
37.随后,取出导光板100’样品,并将待光学检测的导光板100’逐一置入检测容纳槽201中,同样通过亮度计分别探入各透光孔302中测得该导光板100’的各导光图案110’处的
亮度,此时所测得的相关数据为检测数据。
38.将检测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当检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的差异度在10%以内时,判断所检测的导光板100’为合格品,而检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的差异度超过10%时,判断所检测的导光板100’为不良品。
39.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治具,在盖板300未盖合底座200时,可将待检测导光板100’置入检测容纳槽201中,并在盖板300盖合底座200后,开启背光源100,以使得背光源100所发射的光线经反射片反射至待检测导光板100’内,再使光线在导光图案110’上漫反射并射出导光板100’,随后,检测人员即可将亮度计分别探入各透光孔302中,以测得待检测导光板100’的各导光图案110’处的亮度,通过将测量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即可直观、相对准确地获知导光板100’的各导光图案110’处的光学质量,从而利于在导光板100’制成后且在组装成背光模组前,对导光板100’直接进行光学检测,以及时发现所制得的导光板100’的光学不良问题,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并提高导光板100’和背光模组的良品率。
40.请参阅图1、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00于遮光区域开设有遮光容纳槽301,光学检测治具还包括容纳于遮光容纳槽301内的遮光膜400,遮光膜400具有多个用于与导光图案110’对位设置的透明部410以及位于各透明部410之外的遮光部420。
4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盖板300于遮光区域开设有遮光容纳槽301,用于限位容纳遮光膜400。其中,遮光容纳槽301的覆盖区域与遮光区域重合,且遮光容纳槽301的槽深基本等于遮光膜400的厚度。
42.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遮光膜400在对应各导光图案110’的区域透明化,以形成上述透明部410,透明部410具有透光性,可使光线透至透光孔302。而在其他区域具有遮光效果,即形成上述遮光部420,可遮挡光线。
43.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检测治具,可通过遮光膜400保障并提高遮光区域在对应各导光图案110’以外的区域对光线的遮光效果,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并提高亮度计在各透光孔302处所测得的亮度的精准度,即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并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此外,在盖板300盖合底座200时,盖板300可能对导光板100’和反射片形成一定的抵压效果,而通过遮光膜400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缓解导光板100’和反射片所受到的抵压程度,从而可有效降低导光板100’和反射片受损的风险,可提高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性能,延长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寿命。
44.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源100和反射片相对于底座200固定,遮光膜400相对于盖板300固定。
4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源100可通过但不限于通过粘连于光源容纳槽202的槽底的方式相对于底座200固定,反射片可通过但不限于通过粘连于检测容纳槽201的槽底的方式相对于底座200固定,遮光膜400可通过但不限于通过粘连于遮光容纳槽301的槽底的方式相对于盖板300固定。
46.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背光源100、反射片和底座200在装配完成后即形成相对固定的整体,而遮光膜400和盖板300在装配完成后也形成相对固定的整体,基于此,一方面,可避免需重复进行装配操作,而仅需将导光板100’逐一取放于检测容纳槽201,即可通过光学检测治具对多个导光板100’逐一进行光学检测,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效
率,提高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背光源100、反射片、底座200、遮光膜400和盖板300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可有效降低检测数据因各结构的位置偏移而受到的影响,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47.请参阅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容纳槽301的槽底凸设有多个用于定位遮光膜400的遮光定位柱310。
4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遮光膜400上开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遮光定位柱310限位配合的遮光定位孔。其中,各遮光定位柱310的大小、截面形状可不尽相同。
4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多个遮光定位柱310限位、定位遮光膜400,基于此,可保障并提高遮光膜400和盖板300之间的位置精度、对位精度,从而可相应提高遮光膜400的各透光孔302与导光板100’的各导光图案110’的对位精度,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50.请参阅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容纳槽201的槽底凸设有多个用于定位反射片和导光板100’的检测定位柱210。
5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反射片上开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检测定位柱210限位配合的反射定位孔。类似地,导光板100’上开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检测定位柱210限位配合的导光定位孔。其中,各检测定位柱210的大小、截面形状可不尽相同。
5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多个检测定位柱210同时限位、定位反射片和导光板100’,基于此,可保障并提高背光源100、反射片和底座200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对位精度,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53.请参阅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定位柱310与一部分相对位的遮光定位孔、反射定位孔和导光定位孔限位配合,检测定位柱210与另一部分相对位的遮光定位孔、反射定位孔和导光定位孔限位配合。
5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提高背光源100、反射片、底座200、遮光膜400和盖板300相互之间的对位精度,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55.请参阅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00面向底座200的侧面与底座200面向盖板300的侧面紧密地贴合设置。
5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盖板300在盖合至底座200上时,盖板300和底座200之间基本没有间隙,基于此,可基本避免光线从盖板300和底座200之间的缝隙泄露而出,从而利于保障光学测试作业的稳定性,且利于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57.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00的一侧与底座200转动连接。
5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盖板300的一侧可通过但不限于通过盖侧合叶320与底座200的底侧合叶220实现转动连接。
59.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盖板300能够相对于底座200转动,而在盖合状态和敞开状态之间切换,基于此,不仅可提高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性能,还可保障并提高盖板300和底座200之间的位置精度、对位精度,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60.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盖板300还设有盖侧磁性件330,且底座200设有能够与盖侧磁性件330磁吸配合的底侧磁性件230。
6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转动侧以外的其他侧,盖板300和底座200之间可通过盖侧磁性件330和底侧磁性件230实现磁吸配合。其中,盖侧磁性件330和底侧磁性件230可均为磁铁。也可其中之一为磁铁,而另一为能够被磁铁磁吸的磁性金属件。
62.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盖板300在盖合底座200时稳定在盖合状态,并能够基本使盖板300和底座200之间维持紧密地贴合,从而可保障在盖板300盖合底座200期间光学测试能够稳定、可靠地进行,且利于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对导光板100’的光学检测结论的准确度。
63.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源100为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灯条。
6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得背光源100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绝佳的可挠性,从而可提高背光源100的使用性能,延长背光源100的使用寿命,进而可提高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性能,延长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寿命。
65.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00为由电木制成的底座200,盖板300为由电木制成的盖板300。
6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得底座200和盖板300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绝缘性,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吸水、不导电等特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延长光学检测治具的使用寿命。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