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

文档序号:26660896发布日期:2021-09-15 08:4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因其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混凝土的质量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在施工之前进行混凝土的疲劳冲击测试尤为重要。
3.现有的混凝土冲击试验装置主要适用于单次冲击试验,用于长期的抗冲击疲劳测试时,需要人们频繁操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固定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用于投放试验用铁球的牵引组件,所述安装支架顶部开设有两条导轨,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有连杆、连接件、固定块、第三导轮、第二导轮、牵引带以及第一导轮,所述第三导轮转动安装在连杆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杆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支架左侧顶部,所述第一导轮转动安装在基座上,且第一导轮、第三导轮以及第二导轮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所述牵引带的左端缠绕在第一导轮上,所述连接件安装固定在牵引带的右侧末端,所述固定块安装在连接件底部,且固定块内还安装有用于吸附铁球的电磁吸盘,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导轮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装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杆移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上滑动安装有丝杆滑块,且丝杆滑块顶部与连杆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放置台,且基座内还开设有用于滑动安装放置台的导向槽,所述放置台底部安装固定有滑轮,且滑轮安装在导向槽内,所述放置台上端安装有滤网,且放置台内还安装有用于收纳试验残渣的收集盒。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主动直齿轮以及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基座上,且主动直齿轮安装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斜齿轮转动安装在基座上,且从动斜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一导轮连
接固定,所述主动直齿轮与从动斜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还安装有用于防止铁球反弹的防护网,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末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均采用低速高扭矩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支架右侧顶部中间位置还开设有用于收纳第三导轮的槽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以及电磁吸盘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电磁吸盘上开设有用于方便连接连接件的卡槽,所述基座底部还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减缓震动的滤震脚垫。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块内安装的电磁吸盘即可方便对试验用铁球进行吸附;通过驱动单元工作即可带动第一导轮转动,通过第一导轮转动即可对缠绕在第一导轮上的牵引带进行收缩或者放松处理,实现安装固定在牵引带底部的连接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通过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的作用即可改变牵引带的运动方向同时加强支持,提高稳定性;通过安装支架上安装的第二伺服电机工作即可带动丝杆旋转,通过丝杆旋转即可实现连接在丝杆滑块上的连杆沿着导轨运动,方便调节铁球的下落位置,实现在混凝土的不同位置进行疲劳冲击试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时通过驱动单元工作即可将吸附有铁球的固定块运送的预定位置,通过电磁吸盘断电即可将铁球抛下,然后通过驱动单元驱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即可将抛下的铁球重新吸附,往复操作从而实现疲劳冲击试验。
13.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通过导轮结构即可实现疲劳冲击试验,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基座,2

驱动单元,3

第一导轮,4

牵引带,5

第二导轮,6

第三导轮,7

连接件,8

固定块,9

防护网,10

放置台,11

滤震脚垫,12

主动直齿轮,13

第一伺服电机,14

从动斜齿轮,15

安装支架,16

导轨,17

丝杆,18

丝杆滑块,19

第二伺服电机,20

电磁吸盘,21

连杆,22

滑块,23

控制单元,24

滤网,25

收集盒,26

导向槽,27

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凝土疲劳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安装固定有安装支架15,所述安装支架15上设有用于投放试验用铁球的牵引组件,所述安装支架15顶部开设有两条导轨16,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有连杆21、连接件7、固定块8、第三导轮6、第二导轮5、牵引带4以及第一导轮3,所述第三导轮6转动安装在连杆21的中间位置,所述连杆21通过滑块22滑动安装在导轨16上,所述第二导轮5转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5左侧顶部,所述第一导轮3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且第一导轮3、第三导轮6以及第二导轮5之间通过牵引带4连接,所述牵引带4的左端缠绕在第一导轮3上,所述连接件7安装固定在牵引带4的右侧末端,所述固定块8安装在连接件7底部,且固定块8内还安装有用于吸附铁球的电磁吸盘20,所述基座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导轮3转动的驱动单元2,所述安装支架15上还装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杆21移动的丝杆17,所述丝杆17上滑动安装有丝杆滑块18,且丝杆滑块18顶部与连杆21连接固定,所述安装支架15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杆17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19。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块8内安装的电磁吸盘20即可方便对试验用铁球进行吸附;通过驱动单元2工作即可带动第一导轮3转动,通过第一导轮3转动即可对缠绕在第一导轮3上的牵引带4进行收缩或者放松处理,实现安装固定在牵引带4底部的连接件7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通过第二导轮5和第三导轮6的作用即可改变牵引带4的运动方向同时加强支持,提高稳定性;通过安装支架15上安装的第二伺服电机19工作即可带动丝杆17旋转,通过丝杆17旋转即可实现连接在丝杆滑块18上的连杆21沿着导轨16运动,方便调节铁球的下落位置,实现在混凝土的不同位置进行疲劳冲击试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时通过驱动单元2工作即可将吸附有铁球的固定块8运送的预定位置,通过电磁吸盘20断电即可将铁球抛下,然后通过驱动单元2驱动固定块8向下移动即可将抛下的铁球重新吸附,往复操作从而实现疲劳冲击试验。
24.实施例2
25.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放置台10,且基座1内还开设有用于滑动安装放置台10的导向槽26,所述放置台10底部安装固定有滑轮27,且滑轮27安装在导向槽26内,通过导向槽26和滑轮27的共同作用即可调节放置台10的位置,方便在混凝土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击试验,所述放置台10上端安装有滤网24,且放置台10内还安装有用于收纳试验残渣的收集盒25,试验产生的残渣通过滤网24即可落入收集盒25内进行收纳,保护试验环境。
27.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13、主动直齿轮12以及从动斜齿轮1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固定在基座1上,且主动直齿轮12安装固定在第一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斜齿轮14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且从动斜齿轮14通过转轴与第一导轮3连接固定,所述主动直齿轮12与从动斜齿轮14之间相互啮合,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3工作即可带动从动斜齿轮14旋转,通过从动斜齿轮14旋转即可带动第一导轮3转动。
28.所述基座1上还安装有用于防止铁球反弹的防护网9,通过防护网9的作用即可有效防止铁球弹出,有效避免试验危险,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与丝杆17末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9与第一伺服电机13均采用低速高扭矩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支架15右侧顶部中间位置还开设有用于收纳第三导轮6的槽口,方便连杆21向右侧滑动至极限位
置。
29.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用于对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9以及电磁吸盘20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23,所述电磁吸盘20上开设有用于方便连接连接件7的卡槽,通过连接件7与卡槽的作用方便对固定块8进行更换,便于使用不同质量的铁球进行冲击测试,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所述基座1底部还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减缓震动的滤震脚垫11,通过滤震脚垫11即可对试验产生的震动进行过滤,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