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4614发布日期:2021-08-24 12:2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烟尘、烟气和气溶胶等检测仪器,在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管路气密性检测,确保仪器管路密封后才能保证采集的样品数据真实可靠。

目前,常规的管路气密性检测设备只能单独用于检测正压,或只能单独用于检测负压,不能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满足正负压的检验。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目前测量检测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上的进气口、出气口、压力表、气缸和三通阀;所述压力表和三通阀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正压检测系统和负压检测系统;

所述正压检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三通ⅰ、单向阀ⅰ、三通ⅱ和单向阀ⅱ;所述三通ⅰ分别连接出气口和三通阀;所述正压检测系统通过三通ⅱ与气缸连接;

所述负压检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三通ⅲ、单向阀ⅲ、三通ⅳ和单向阀ⅳ;所述三通ⅲ分别连接进气口和三通阀,所述负压检测系统通过三通ⅳ与气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表为精密数字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充电口防尘塞,所述充电口防尘塞用于遮挡精密数字压力表的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设在壳体上部;所述气缸和三通阀设在壳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满足正压和负压的检测要求,通过气缸打气或抽气,串接压力表,根据压力表的示数显示来检测待测仪器的管路气密性,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压检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压检测系统和负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压检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压检测系统和负压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进气口201、出气口203、压力表202、气缸213和三通阀205;所述压力表202和三通阀205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壳体100内设有正压检测系统和负压检测系统;

所述正压检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三通ⅰ206、单向阀ⅰ210、三通ⅱ212和单向阀ⅱ209;所述三通ⅰ206分别连接出气口203和三通阀205;所述正压检测系统通过三通ⅱ212与气缸213连接;

所述负压检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三通ⅲ204、单向阀ⅲ207、三通ⅳ211和单向阀ⅳ208;所述三通ⅲ204分别连接进气口201和三通阀205,所述负压检测系统通过三通ⅳ211与气缸21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气缸213作为气源动力系统,用于待测仪器的充气或抽气,气缸213可靠性高,不易损坏,可提高气源的稳定性;压力表202作为显示系统,可作为判断待测仪器是否漏气的依据;所述进气口201,用于连接需检测负压是否漏气的的待测仪器;所述出气口203,用于连接需检测正压是否漏气的待测仪器。

优选的,所述压力表202为精密数字压力表;所述壳体100上设有充电口防尘塞104,所述充电口防尘塞104用于遮挡精密数字压力表的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100上设有把手110;通过设置把手110,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201和出气口203设在壳体100上部;所述气缸213和三通阀205设在壳体100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213主体设在壳体100内部,其下端贯穿壳体100下部设置,且延伸至壳体100外部;所述三通阀205设在壳体100内部,且三通阀205旋转开关设在壳体100外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使用方法如下(见图2):

1、正压检测气密性:

(1)将待测仪器连接到出气口203,三通阀205开关旋至正压检测系统端,此时,流经负压检测系统端的气体不会进入压力表202,压力表202显示的只有正压检测系统端输入的气体;

(2)气缸213推动,气缸213压缩气体通过管路进入三通ⅱ212,气体在三通ⅱ212处分流两路,一路通过单向阀ⅱ209,由于单向阀ⅱ209只允许气体流向气缸213,故由气缸213向外发出的气体在单向阀ⅱ209处被阻挡,气体只能流向单向阀ⅰ210,由于单向阀ⅰ210允许气体流向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一端,所以气体可以经过单向阀ⅰ210进入三通ⅰ206;气体经三通ⅰ206后分两路,一路由三通阀205进入压力表202,另一路经出气口203进入待测仪器;

(3)气密性判断,由于待测仪器与压力表202由同一管路连接,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的气压达到预定压力值后,待测仪器与压力表202的压力值相同,如果压力表202的压力值不稳定,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待测仪器管路出现漏气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当气缸213一次推动充入的气体达不到所需求的压力值,需要气缸213再次向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部打入压缩气体;气缸213再次打压则需要先向气缸213内部抽气,抽动气缸213,气体由单向阀ⅱ209进入气缸213,此时,单向阀ⅰ210只允许气体向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一端流通,所以补气时气缸213抽动不会影响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的压力;如此往复抽动气缸213即可使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的气压达到预定压力值,观察压力表202数值的变化可判断待测仪器正压是否漏气。

2、负压检测气密性:

(1)将待测仪器连接到进气口201,三通阀205开关旋至负压检测系统端,此时,流经正压检测系统端的气体不会进入压力表202,压力表202显示的只有负压检测系统端输入的气体;

(2)气缸213抽动,由进气口201连接的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的空气被抽至三通ⅲ204,三通ⅲ204内的空气抽入进单向阀ⅲ207,单向阀ⅲ207只允许气体流向气缸213,所以抽入的空气进入三通ⅳ211,然后气体被抽入气缸213;由于单向阀ⅳ208只允许气体向外排出,故气缸213气缸抽取气体时,外界空气不会通过单向阀ⅳ208被抽入,只能抽入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的空气;

(3)气密性判断,由于待测仪器与压力表202由同一管路连接,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的气压达到预定压力值后,待测仪器与压力表202的压力值相同,如果压力表202的压力值不稳定,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待测仪器管路出现漏气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当气缸213一次抽取的负压值不够,则需要再次抽动气缸213,再次抽动气缸213需要先将气缸213内部的气体排出;排出气体时气缸213推动其内的气体经三通ⅳ211,流向单向阀ⅲ207和单向阀ⅳ208,而单向阀ⅲ207只允许气体流向汽缸内部,故气缸213排气时不会影响待测仪器和压力表202内的气压,气体只能通过单向阀ⅳ208排向外界;如此往复抽动气缸213,使压力表202显示的数值达到预定值,观察压力表202数值的变化可判断待测仪器正压是否漏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负压检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满足正压和负压的检测要求,通过气缸打气或抽气,串接压力表,根据压力表的示数显示来检测待测仪器的管路气密性,简单方便。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本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