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319发布日期:2022-01-07 22:5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逆变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是指在测试实验室中按照产品设计运行的最严苛环境和负载工况运行一定必要时间的受控运行测试,被测产品顺利通过测试视为合格,该生产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目标,在各类电源产品生产企业中普遍采用。
3.现有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4.1、阻性负载消耗型老化方案:逆变老化测试时,带阻性负载箱接到逆变输出放电;充电老化测试时,用阻性负载箱接到电池端放电。该方案需要配套充电器设备,同时阻性负载功率调节难以线性化到几个具体功率点,同时由于使用的负载为阻性负载直接消耗。效率低,无法满足节能需求。
5.2、串联型老化方案:多台逆变器充电器串联,前一台逆变器的输出,作为后一台逆变器的输入,后一台逆变器的输出,作为再后一台的输入,如此循环。该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多台同时老化,也有一定节能的效果,但由于位于后级的老化功率要扣除前级的能量损失,当串联多台设备同时老化时,位于后续的设备老化功率不足,影响实际的推广。
6.3、被测逆变器成对背靠背老化方案:一台并网整流充电,另一台并网逆变放电。该方案逆变器接入电网交流电,电网电压受工厂实际工业配电影响会有波动,导致实时的老化功率无法稳定,或经常中断;同时由于背靠背运行的效率损失,并网逆变侧被测试机器始终无法达到最大功率,并且该方案与产品实际运行中纯逆变工作模式不符,无法达到严格的老化需求。
7.也就说,目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系统存在着不节能,以及无法让被测机器工作在实际模式老化测试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装置,其在节能的基础上能够使双向逆变器的测试在更接近实际运行的工况中老化。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装置,其包括交流输入源、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直流电池母线、回馈交流负载端口、可编程交流源端口、直流电池母线端口和待检测双向逆变器;
11.所述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设有一个交流端口和一个直流端口,该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端口连接交流输入源,该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直流电池母线;
12.所述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设有一个交流输入端、一个交流输出端和一个直流端
口,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与回馈交流负载端口连接,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输出端与可编程交流源端口连接,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直流端口与直流电池母线连接;
13.所述待检测双向逆变器设有一个交流输入端口、一个交流输出端口和一个直流端口,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口与可编程交流源端口连接,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与回馈交流负载端口连接,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直流端口通过直流电池母线端口与直流电池母线连接。
14.所述交流输入源为单相交流电。
15.所述直流电池母线为电池组。
1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待检测双向逆变器能够实现能量循环,系统中除测试装置本身的转换效率损失外,没有其它损耗,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电池母线连接前级双向逆变器的直流接口,将其作为能量缓冲池,使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工作在更接近实际运行的工况中老化。且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在逆变老化时,交流输出连接的是装置的交流可回馈负载,与其实际工作时接电池组的工况最接近。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18.图2为逆变老化测试模式下的原理框图;
19.图3为充电老化模式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双向逆变器的老化测试装置,其包括交流输入源、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直流电池母线、回馈交流负载端口、可编程交流源端口、直流电池母线端口和待检测双向逆变器。
21.所述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设有一个交流端口和一个直流端口,该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端口连接交流输入源,该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直流端口连接直流电池母线。
22.所述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设有一个交流输入端、一个交流输出端和一个直流端口,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与回馈交流负载端口连接,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输出端与可编程交流源端口连接,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直流端口与直流电池母线连接。
23.所述待检测双向逆变器设有一个交流输入端口、一个交流输出端口和一个直流端口,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口与可编程交流源端口连接,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与回馈交流负载端口连接,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直流端口通过直流电池母线端口与直流电池母线连接。
24.本实施例中,交流输入源为单相交流电(200-240v,50/60hz),所述直流电池母线为电池组(12v/24v/48v)。
25.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将交流电(200~240v,50/60hz)转换为直流电(12v / 24v / 48v);当电池母线电压过高时,也会自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到电网当中。后级dc-ac
双向变换器将交流电(200~240v,50/60hz)转换为直流电(12v / 24v / 48v),或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26.基于上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老化测试如下:
27.如图2所示,逆变老化测试模式下: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将转换好的直流电送入直流电池母线,能量经老化测试装置直流电池母线端口送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工作在逆变模式进行老化,能量经老化测试装置回馈交流负载端口送入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的交流输入端,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工作在充电模式,将能量转换至直流电池母线中。
28.如图3所示,充电老化测试模式下:前级dc-ac双向变换器将转换好的直流电送入直流电池母线,后级dc-ac双向变换器将直流电池母线逆变转化为交流电,经过老化测试装置可编程交流源端口送入待检测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端,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工作在充电模式老化运行,充电能量经老化测试装置直流电池母线端口回到直流电池母线中。
29.以上两种模式系统下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均实现能量循环,系统中除测试装置本身的转换效率损失外,没有其它损耗,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电池母线连接前级双向逆变器的直流接口,将其作为能量缓冲池,使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工作在更接近实际运行的工况中老化。且待检测双向逆变器在逆变老化时,交流输出连接的是装置的交流可回馈负载,与其实际工作时接电池组的工况最接近。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