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7410发布日期:2022-01-05 10:0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测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缆的故障测距定位一般采用较为先进的行波法,传统的行波测距定位一般采用两个站点获取故障行波对超长距离的线路进行故障测距,但在检修人员进行现场检修时,无法判断自身位置与电缆故障点的相对位置,因此依然需要采用声磁同步法来对电缆逐段识别,在寻找时将会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中设有检测主机,所述第二箱体中设有检测从机,所述检测主机、检测从机均包括信号采集板、主控单元、无线通信单元、gps单元、电源模块,所述检测主机与检测从机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实现数据传递,所述信号采集板、无线通信单元、gps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信号采集板、主控单元、无线通信单元、gps单元供电,所述检测主机与所述检测从机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实现数据传递。
5.优选的,还包括高频磁环,所述高频磁环与所述信号采集板信号相连。
6.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板上设有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滤波电路,所述高频磁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相连,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信号相连,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单元信号相连。
7.优选的,所诉主控单元包括arm芯片和数据存储器,所述ad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rm芯片相连,所述arm芯片与所述数据存储器信号相连。
8.优选的,还包括行波脉冲注入装置,所述行波脉冲注入装置设置于第三箱体内,所述行波脉冲注入装置包括直流电源、脉冲电容器,所述直流电源为所述脉冲电容器供电,所述脉冲电容器的输出端与线路相连。
9.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lora无线通信模块。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内腔中设有仪器槽、电源槽、元件槽,所述仪器槽内壁通过减震弹簧与橡胶垫相连,所述电源槽用于放置电源模块,所述元件槽用于放置高频磁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可帮助检修人员明确自身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从而辅助检修人员快速找到线路上的故障点,在正常使用时,通过线路监测系统获取线路上故障点的位置,通过检测主机获得测距起始端的采样时间,通过检测从机获得
测距终点处的采样时间,根据二者的时间差以及预设的行波波速,计算出起始端与终点处之间的距离,将所计算出来的距离与故障点的位置进行比较,判断检测从机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若检测从机位置与故障点位置不一致时,移动所述检测从机,重新设定测距终点处,通过多次测量检测主机与检测从机之间的距离,逼近故障点位置,找到故障的真实位置。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的检测主机、检测从机的元件连接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采集板的元件连接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控单元的元件连接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故障测距装置在线路上的连接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波脉冲注入装置的元件连接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俯视图。
20.图中,1信号采集板,1a信号放大电路,1b滤波电路,2主控单元,2aarm芯片,2b数据存储器,3无线通信单元,4gps单元,5电源模块,6高频磁环,8行波脉冲注入装置,8a直流电源,8b脉冲电容器,9仪器槽,10电源槽,11元件槽,12减震弹簧,13橡胶垫,14检测主机,15检测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2.参见图1至图6,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中设有检测主机14,所述第二箱体中设有检测从机15,所述检测主机14、检测从机15均包括信号采集板1、主控单元2、无线通信单元3、gps单元4、电源模块5,所述检测主机14与检测从机15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单元3实现数据传递,所述信号采集板1、无线通信单元3、gps单元4均与所述主控单元2电性相连,所述电源模块5分别为所述信号采集板1、主控单元2、无线通信单元3、gps单元4供电,所述检测主机14与所述检测从机15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单元3实现数据传递。
2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故障测距装置,可帮助检修人员明确自身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从而辅助检修人员快速找到线路上的故障点,在正常使用时,通过线路监测系统获取电缆线路上故障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通常采用线路监测装置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来表示故障点的位置,例如,故障点位置在距第k个线路监测装置的8km处,此时检修人员将检测主机14接入第k个线路故障装置处的线路,将检测从机15接入离检测主机14一定距离的任一位置处的线路,其检测主机14被视为测距的起始端,检测从机15被视为测距的终点处;
24.检测主机14中的信号采集板1采集起始端的高频脉冲信号,其检测主机14中的主控单元2通过gps单元4对检测主机14的信号采集板1的采集时间进行授时,同理,检测从机15中的信号采集板1采集终点处的高频脉冲信号,其检测从机15中的主控单元2通过gps单元4对检测从机15的信号采集板1的采集时间进行授时,其检测从机15通过无线通信单元3将获得的采集时间传输至检测主机14处,检测主机14的主控单元2根据二者的时间差以及预设的行波波速,计算出起始端与终点处之间的距离,将所计算出来的距离与故障点的位置进行比较,判断检测从机15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若检测从机15位置与故障点位置不一致时,移动所述检测从机15,重新设定测距终点处,重新计算起始端与终点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检测从机15位置与所述故障点位置一致。
2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高频磁环6,高频磁环6用于采集线路上的高频脉冲信号,可选的,所述高频磁环6采用高频特性好阻低频的大尺寸高频磁芯磁环,要求频率范围从400k到10m,其所述高频磁环6与所述信号采集板1信号相连,其所采集的信号被传递至信号采集板1进行预处理。
26.参见图2,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板1上设有信号放大电路1a以及滤波电路1b,所述高频磁环6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a相连,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a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1b信号相连,所述滤波电路1b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单元2信号相连。使用时,高频磁环6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1a进行放大处理,由滤波电路1b进行滤波处理后由主控单元2进行信号的波头提取并进行授时。
27.参见图3,优选的,所诉主控单元2包括arm芯片2a和数据存储器2b,所述ad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rm芯片2a相连,所述arm芯片2a与所述数据存储器2b信号相连,所述arm芯片2a中设有信号处理软件,可用于实现波头的提取,并根据gps单元4对所提取的波头进行授时,所述数据存储器2b用于存储波头时间数据。
28.参见图5,优选的,还包括行波脉冲注入装置8,所述行波脉冲注入装置8设置于第三箱体内,所述行波脉冲注入装置8包括直流电源8a、脉冲电容器8b,所述直流电源8a为所述脉冲电容器8b供电,所述脉冲电容器8b的输出端与线路相连,在需要向线路注入高频脉冲时,通过直流电源8a向所述脉冲电容器8b供电,脉冲电容器8b向线路输出高频脉冲,其高频脉冲沿线路进行传播,从而使得检测主机14、检测从机15可分别检测到高频脉冲。
29.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3包括lora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直线距离大于5km,空旷地方大于10km。
30.可选的,gps单元4采用gps/北斗模块,恒温晶振守时,其gps授时模块授时误差不大于10ns。
31.参见图6,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内腔中设有仪器槽9、电源槽10、元件槽11,所述仪器槽9内壁通过减震弹簧12与橡胶垫13相连,所述电源槽10用于放置电源模块5,所述元件槽11用于放置高频磁环6,在携带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内的减震弹簧12和橡胶垫13减少了检测主机14、检测从机15由于颠簸导致横向碰撞的冲击性;
3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池槽的底部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检测主机14或检测从机15电性相连,电源模块5放入电源槽10时,其电源模块5通过电源接口为检测主机14或检测从机15供电,同时在电源模块5没电时,只需要将电源模块5从电池槽中拔出即
可实现更换。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