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2077发布日期:2021-11-06 04:4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2.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又称超低频高压发生器,现在国内外均采用机械式的办法进行调制和解调产生超低频信号,所以存在正弦波波形不标准,测量误差大,高压部分有火花放电,设备笨重,而且正弦波的二、四象限还需要大功率高压电阻进行放电整形,所以设备的整体功耗较大。从国内外多年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用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替代工频耐压试验,不但能有同样的等效性,而且设备的体积大为缩小,重量大为减轻理论上容量约为工频的五百分之一,且操作简单,与工频试验相比优越性更多。
3.现有的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一般在使用时都是直接放置在桌面上,十分容易坠落,进而对发生器造成损坏,不能在坠落时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无法在发生器工作时对其散热,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影响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解决了不能在坠落时对发生器进行保护和无法在发生器工作时进行散热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包括放置箱和设置在放置箱内部的发生器,所述放置箱内腔四个拐角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直角箱,所述放置箱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均通过滑槽板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发生器放置在第一橡胶垫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中部均通过螺栓与发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远离发生器一侧的顶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齿牙板,且齿牙板的顶部贯穿直角箱并延伸至直角箱的内部,所述直角箱内腔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齿牙板相适配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的背部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直角箱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外表面的底部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锥齿轮的上方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直角箱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放置箱内壁的一侧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转动杆相适配的限位横板,两个所述限位横板之间且位于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套设并啮合有与第二齿轮相适配的齿牙环,所述齿牙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环。
6.优选的,所述直角箱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与保护环相适配的散热口,所述直角箱远离放置箱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与保护环相适配的限位孔。
7.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放置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保护环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
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直角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所述限位板远离放置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通过放置箱、发生器、直角箱、放置板、限位板、齿牙板、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杆、第二齿轮、限位横板、齿牙环和保护环的配合设置,利用滑槽板、齿牙板、第一齿轮可以在装置坠落时使保护环旋转至发生器顶部的四周,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发生器直接在坠落时掉落或者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进而增强了对装置的保护措施,再通过限位横板可以增强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该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通过齿牙环、保护环、散热口、限位孔、弹簧、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配合设置,通过散热口可以使发生器工作产生的热气散发出去,避免发生器产生的热气一直无法驱散影响装置使用,再通过弹簧、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可以在装置遇到碰撞或者摔落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缓冲和保护,进而增强了对装置的保护措施,进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15.(3)、该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通过在保护环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与直角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橡胶套可以增强对发生器的保护措施,再通过固定杆可以增强装置的稳定性,进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齿轮、限位横板、齿牙环和橡胶套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1.图中:1、放置箱;2、发生器;3、直角箱;4、放置板;5、限位板;6、齿牙板;7、第一转动杆;8、第一齿轮;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第二转动杆;12、第二齿轮;13、限位横板;14、齿牙环;15、保护环;16、散热口;17、限位孔;18、弹簧;19、橡胶套;20、固定杆;21、第一橡胶垫;22、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超低频交流耐压用高压发生器,包括放置箱1和设置在放置箱1内部的发生器2,放置箱1内腔四个拐角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直角箱3,放置箱1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均通过滑槽板滑动连接有放置板4,放置板4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发生器2放置在放置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限位板5顶部的中部均通过螺栓与发生器2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板5远离发生器2一侧的顶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齿牙板6,且齿牙板6的顶部贯穿直角箱3并延伸至直角箱3的内部,直角箱3内腔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第一转动杆7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齿牙板6相适配的第一齿轮8,第一转动杆7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8的背部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直角箱3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第二转动杆11外表面的底部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9相适配的第二锥齿轮10,第二转动杆11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二锥齿轮10的上方套设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直角箱3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放置箱1内壁的一侧均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转动杆11相适配的限位横板13,两个所述限位横板13之间且位于第二齿轮12的外表面套设并啮合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齿牙环14,齿牙环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环15,利用齿牙板6、第一齿轮8可以在装置坠落时使保护环15旋转至发生器2顶部的四周,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避免发生器2直接在坠落时掉落或者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损坏,进而增强了对装置的保护措施,再通过限位横板13可以增强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4.进一步的,直角箱3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与保护环15相适配的散热口16,直角箱3远离放置箱1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与保护环15相适配的限位孔17,通过散热口16可以使发生器2工作产生的热气散发出去,避免发生器2产生的热气一直无法驱散影响装置使用。
25.进一步的,放置板4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为工业级弹簧,有很好的抗疲劳能力,可反复拉伸长期进行使用,并且在长期使用后可进行更换,弹簧18的底端与放置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8可以在装置遇到碰撞或者摔落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缓冲和保护,进而增强了对装置的保护措施,进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6.进一步的,保护环15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19,通过橡胶套可以增强对发生器的保护措施。
27.进一步的,第一转动杆7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9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并转动连接有固定杆20,固定杆20的顶端与直角箱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杆20可以增强装置的稳定性,进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8.进一步的,放置板4的顶部且位于两个相对的限位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21,限位板5远离放置箱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22,通过第一橡胶垫21和第二橡胶垫22可以在装置遇到碰撞或者摔落时对其进行一定的缓冲和保护,进而增强了对装置的保护措施,进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9.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0.摔落时,装置整体会发生倒置现象,此时发生器2会随着重力带动放置板4在滑槽板内部向下滑动,进而带动限位板5和齿牙板6向下移动,通过齿牙板6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齿轮8和第一锥齿轮9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0和第二齿轮12转动,通过第二齿轮12转动带动齿牙环14和保护环转动,当发生器2掉落至一定位置时,此时保护环15刚好旋转至发生
器2的四个拐角处,对其进行一定的缓冲和保护。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