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7327发布日期:2021-12-15 08:1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管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燃气管道气密性的系统。


背景技术:

2.由于燃气管道输送距离远,构成部件多,在燃气输送过程中难免出现燃气泄漏。为了预防燃气泄漏,需要对用户内的燃气管道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水柱表,即将用户的燃气软管与水柱表的测量管密封连接,但是燃气软管与测量管并不匹配,无法直接连接,造成检测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将用户燃气软管和水柱表测量管进行连接以进行气密性检测的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
4.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接管和接头,所述接头呈筒状结构,所述接头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接管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接管固定连接于接头的筒腔上端,所述接管的管腔与接头的筒腔相连通,所述接头的筒腔下端的筒径从下到上逐渐变小。
5.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上端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变小。
6.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的外管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沿接管的外管壁周向布置,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7.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通过注塑的方式设于接管的外管壁上。
8.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的外管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接管的外管壁周向布置,所述环形凹槽与第一环形密封凸起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与多个所述环形凹槽为一一对应布置,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分别位于所对应的环形凹槽内。
9.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头的筒腔上端为圆筒腔,所述接头的筒腔下端为圆台筒腔。
10.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圆筒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二环形密封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凸起沿圆筒腔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凸起与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固定连接于接头的筒腔上端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接头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接管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固定连接于接头的筒腔上端
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接头的筒腔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管腔与接头的筒腔相连通,所述套管的外管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接管的管腔下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接管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于套管上,所述接管的下端与接头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垫片,所述套管的上端与接管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垫片。
13.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在使用的时候,直接将接管与用户的燃气软管连接,由于接管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因此,工作人员能够比较容易地将接管连接于软管内,之后再将接头与水柱表的测量管连接,由于接头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使接头的筒腔直径略小于测量管的外径,之后再将测量管连接于接头的筒腔内,此时测量管与接头之间为挤压密封状态。这样,从燃气软管出来的气体能够依次经过接管和接头进入到水柱表内,完成检测。由此可见,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将用户燃气软管和水柱表测量管进行连接以进行气密性检测。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三的主视剖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四的主视剖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五的主视剖视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实施例六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接管1和接头2,所述接头2呈筒状结构,所述接头2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所述接管1采用刚性材料(如金属)制成,所述接管1固定连接于接头2的筒腔上端,所述接管1的管腔与接头2的筒腔相连通,所述接头2的筒腔下端的筒径从下到上逐渐变小,也就是说,接头2的筒腔下端开口为向下扩展的喇叭口。
25.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1上端的外径从下到上逐渐变小,这样方便将接管1接入用户的燃气软管内。使接管1的外径略大于燃气软管的管径,这样,在接管1接入燃气软管内后,接管1与燃气软管之间为挤压密封连接状态。
26.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头2的筒腔上端为圆筒腔3,所述接头2的筒腔下端为圆台筒腔4。圆台筒腔4即为上述的喇叭口,其作用在于方便工作人员将水柱表的测量管接入圆筒腔3内。使圆筒腔3的直径略小于测量管的外径,这样,在测量管接入圆筒腔3后,测量管与接头2之间为挤压密封连接状态。
27.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接管1固定连接于接头2的筒腔上端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接头2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接管1固定连接。
28.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在使用的时候,直接将接管1与用户的燃气软管连接,由于接管1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因此,工作人员能够比较容易地将接管1连接于软管内,之后再将接头2与水柱表的测量管连接,由于接头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使接头2的筒腔直径略小于测量管的外径,之后再将测量管连接于接头2的筒腔内(接头2的筒腔下端为喇叭口,便于将测量管接入筒腔),此时测量管与接头2之间为挤压密封状态。这样,从燃气软管出来的气体能够依次经过接管1和接头2进入到水柱表内,完成检测。由此可见,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将用户燃气软管和水柱表测量管进行连接以进行气密性检测。
29.实施例二
3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接管1固定连接于接头2的筒腔上端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接头2的筒腔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套管5,所述套管5的管腔与接头2的筒腔相连通,所述套管5的外管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接管1的管腔下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接管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于套管5上,所述接管1的下端与接头2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垫片7,所述套管5的上端与接管1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垫片6。在第一环形密封垫片7和第二环形密封垫片6的作用下,接管1与套管5的连接处为密封状态,以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之所以将接管1和接头2之间设为可拆装的螺纹连接方式,就是为了接管1或接头2发生损坏时,能够将其进行更换。检测的时候,在接管1连接燃气软管以及接头2连接水柱表的测量管后,从燃气软管出来的气体能够依次经过接管1、套管5和接头2进入到水柱表内,完成检测。
31.实施例三
32.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接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沿接管1的外管壁周向布置,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通过注塑的方式设于接管1的外管壁上。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的作用在于增强接管1与燃气软管之间的密封性,以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33.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圆筒腔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二环形密封凸起9,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凸起9沿圆筒腔3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环形密封凸起9与接头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环形密封凸起9的作用在于增强接头2与水柱表的测量管之间的密封性,以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34.实施例四
3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接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接管1的外管壁周向布置,所述环形凹槽与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与多个所述环形凹槽为一一对应布置,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分别位于所对应的环形凹槽内。
36.实施例五
3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接管1固定连接于接头2的筒腔上端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接头2的筒腔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套管5,所述套管5的管腔与接头2的筒腔相连通,所述套管5的外管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接管1的管腔下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接管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于套管5上,所述接管1的下端与接
头2之间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垫片7,所述套管5的上端与接管1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垫片6。在第一环形密封垫片7和第二环形密封垫片6的作用下,接管1与套管5的连接处为密封状态,以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之所以将接管1和接头2之间设为可拆装的螺纹连接方式,就是为了接管1或接头2发生损坏时,能够将其进行更换。
38.实施例六
3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接管1的外管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接管1的外管壁周向布置,所述环形凹槽与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与多个所述环形凹槽为一一对应布置,每个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凸起8分别位于所对应的环形凹槽内。
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