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1664发布日期:2022-02-23 18:4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渐扩大,新建建筑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建筑测量是关乎建筑使用安全的重要事项,需要开展对柱子、砌体等结构的垂直度测量等一系列工作,目前通常是采用靠尺进行垂直度测量,现有的靠尺大多为“「”形或者“[”形,并且需要配合吊陀使用,存在着长度固定无法调整、形态不方便携带、一体化程度低等问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包括靠尺本体,所述靠尺本体包括底部开口的第一壳体和顶部开口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滑动套设在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上端与第一壳体内部顶端相连接,下端连接有吊陀,第一壳体正面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上均设置有刻度标识,第一壳体背面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上靠臂,所述上靠臂的一端侧面与第一凹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壳体背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下靠臂,所述下靠臂的一端侧面与第二凹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背面设置有背带。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侧面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垫。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顶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第一壳体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贯通第一壳体侧壁并设有摇把,所述吊绳上端卷绕在转动杆上。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正面一侧设置有竖直开口,所述竖直开口中插入设置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的正面设置有刻度标识,透明板靠近竖直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第一壳体侧壁以固定透明板位置。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上靠臂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磁铁,当上靠臂转动至垂直于第一壳体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接触。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下靠臂侧面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第二凹槽内侧壁上设置有第四磁铁,当下靠臂转动至平行于第二壳体时,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接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上靠臂和下靠臂的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层。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吊陀内置于靠尺本体内部,使用时将上靠臂和下靠臂分别抵靠在砌体或柱子等结构表面,透过第一壳体表面的透明区域观察吊
绳和刻度标识的相对位置,即可判断砌体或柱子的垂直度是否符合标准,且靠尺本体长度可调节,在不使用时,可将上靠臂和下靠臂分别转动收纳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从而方便携带移动,所述装置具有一体化程度高、长度灵活可调、方便携带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第一壳体,101透明区域,102刻度标识,103第一凹槽,1031第二磁铁,2第二壳体,201第二凹槽,2011第四磁铁,202背带,203圆孔,204螺纹杆,205旋钮,3吊绳,4吊陀,5上靠臂,501第一磁铁,6下靠臂,601第三磁铁,7转动杆,701摇把,8竖直开口,9透明板,10夹持部,11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列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0]
实施例一
[002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靠尺本体,所述靠尺本体包括底部开口的第一壳体1和顶部开口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滑动套设在第一壳体1外,通过将第一壳体1从第二壳体2中拉出或将其推入第二壳体2中,可以调节靠尺本体的整体长度,从而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中空并设置有吊绳3,所述吊绳3的上端与第一壳体内部顶端相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吊陀4,所述吊陀4悬挂于第一壳体1内,由于重力作用始终保持垂直地面。第一壳体1的正面和侧面分别设置有透明区域101,所述透明区域101上均设置有刻度标识102。第一壳体1的背面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103,所述第一凹槽103内设置有上靠臂5,所述上靠臂5的一端侧面与第一凹槽103内侧壁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2的背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二凹槽201内设置有下靠臂6,所述下靠臂6的一端侧面与第二凹槽201内侧壁转动连接,具体的,上靠臂5和下靠臂6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
。同时,在第二壳体2的背面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可以采用可调节长度的背带202。
[0022]
示例性地,所述装置即可用于检查剪力墙或柱子等结构的垂直度,也可以用于检查砌体的垂直度。
[0023]
在用于检查剪力墙或柱子的垂直度时,上靠臂5和下靠臂6均处于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壳体1的状态,此时将上靠臂5和下靠臂6的端面抵靠在剪力墙或柱子的表面,测量人员可以透过第一壳体1侧面的透明区域101进行观察,设置于第一壳体1侧面的透明区域101的刻度标识为刻度尺图案,测量人员通过从第一壳体1侧面观察吊绳3在刻度尺图案上的位置
即可判断剪力墙或柱子的垂直度偏差。
[0024]
在用于检查砌体垂直度时,上靠臂5处于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壳体1的状态,下靠臂6收纳于第二凹槽201内,将上靠臂5挂在砌体顶部后,测量人员可以透过第一壳体1正面的透明区域101进行观察,设置于第一壳体1正面的透明区域上的刻度标识102为量角器图案,测量人员通过从第一壳体1正面观察吊绳3在量角器图案上的位置即可判断砌体的垂直度偏差。
[0025]
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分别转动上靠臂5和下靠臂6,使其分别收纳于第一凹槽103和第二凹槽201内,将第一壳体1推入第二壳体2内,可以缩短靠尺本体整体长度,测量人员既可通过第二壳体2背面的背带202将靠尺本体背在身后,也可以手提,使得所述装置便于携带移动。
[0026]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壳体2侧面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203,所述圆孔203内设置有螺纹杆204,所述螺纹杆204的一端设置有旋钮205,另一端设置有缓冲垫(图中未示出)。
[0027]
示例性地,所述圆孔203设置于靠近第二壳体2顶端处,在将靠尺本体调节至合适长度后,测量人员可以转动旋钮205,使螺纹杆204朝第二壳体2内部方向移动,螺纹杆204设置有缓冲垫的一端抵靠在第一壳体1的侧面,起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产生相对滑动,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0028]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顶端设置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贯通第一壳体1侧壁并设置有摇把701,所述吊绳3卷绕在转动杆7上。
[0029]
示例性地,在携带所述装置移动前,测量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摇把701,使吊绳3被卷绕在转动杆7上,升起吊陀4,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吊绳3过长导致吊陀4在第一壳体1内产生摆动撞击第一壳体1,在使用时可反向转动摇把701将吊陀4降至合适高度。
[0030]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正面一侧设有竖直开口8,所述竖直开口8中插入设置有透明板9,所述透明板9的正面设置有刻度标识,即刻度尺图案,透明板9靠近竖直开口8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10,所述夹持部10用于夹持第一壳体1侧面以固定透明板9位置。
[0031]
示例性地,在进行测量时,测量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透明板9固定在第一壳体1侧面的不同高度位置,从而使得刻度标识的位置灵活可调,方便测量人员在不同情况下观察吊绳3相对于刻度标识的位置。
[0032]
实施例二
[0033]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0034]
所述上靠臂5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磁铁501,所述第一凹槽10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磁铁1031。第一磁铁501和第二磁铁1031的磁性相反,当上靠臂5转动至垂直于第一壳体1时,第一磁铁501和第二磁铁1031相接触,由于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上靠臂5的右端被吸附于第一凹槽103内侧壁,使得上靠臂5的左端不容易由于重力落下,可以保持垂直状态,起到了限位作用。
[0035]
同时,所述下靠臂6侧面设置有第三磁铁601,所述第二凹槽201内侧壁上设置有第四磁铁2011。第三磁铁601和第四磁铁2011的磁性相反,当下靠臂6转动至平行于第二壳体2
时,第三磁铁601和第四磁铁2011接触,同样由于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下靠臂6在被收纳于第二凹槽201内时,下靠臂6的侧面被吸附于第二凹槽201内侧壁,使其不容易产生移动,在携带移动过程中下靠臂6不会由于摆动从第二凹槽201中脱出。
[0036]
另外,所述上靠臂5和下靠臂6的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层11。所述防滑层11可以采用橡胶制成,防滑层11可以起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使得上靠臂5和下靠臂6在抵靠在建筑结构上时不容易产生滑动,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