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1734发布日期:2022-01-19 14:4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指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及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是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3.现有的检测装置体积大、布局不便,且在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外力切换检测通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大,难以保证使用效果,不利于上述检测装置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移动的同时能够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且能够有效保证检测结果,提升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检测装置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光纤、接收光单元及发射光单元,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光纤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光纤运动,两根所述光纤的尾端分别与所述接收光单元、所述发射光单元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为贴近检测耗材的检测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收光单元与所述发射光单元相互独立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收光单元与所述发射光单元均配置有两组光路结构,与所述光纤分出的两根尾端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温组件,所述控温组件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一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加热块与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安装于所述加热块的侧边,所述加热块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侧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纤的一端经过所述加热块连接所述线路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面向所述光纤的所述加热块的一面形成安装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路板另一侧安装有散热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块由铝制材质制成。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丝杆电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丝杆电机拖拽光纤来回运动,实时扫描待测试件,不需要通过外力切换检测通道,能够消除切换过程中因位置偏差带来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同时对空间的利
用率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移动与布局,增强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检测装置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实施例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实施例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中接收光单元与发射光单元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19.图4是实施例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散热器;2、制冷片;3、加热块;30、安装槽;4、线路板;5、定位块;6、传感器;7、驱动电机;8、光纤;9、接收光单元;10、发射光单元;11、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22.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光纤8、接收光单元9及发射光单元10,驱动电机7为丝杆电机,上述驱动电机7安装于上述光纤8的下方用于驱动上述光纤8运动,丝杆电机又称为直线步进电机,其精度高,可靠性高,能够实现荧光检测装置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且通过设置丝杆电机拖拽光纤8来回运动,实时扫描待测试件,不需要通过外力切换检测通道,能够消除切换过程中因位置偏差带来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同时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移动与布局,增强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检测装置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23.独立的发射光单元10与接收光单元9均配置了两组光路结构,两组光路结构与光纤8分出的两根尾端联接,上述光纤8的另一端为贴近检测耗材的检测头,配合丝杆电机来回运动实现双通道实时交替的荧光采集工作,采集效率高。
24.光线从接收光单元9进入光线,经待测试剂,从发射光单元10发出并通过单元内信号处理器处理,精简了检测装置的结构,缩小了体积,检测装置在位置布局上更灵活,同时具有较高的通道扩展性,可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扩充光纤8的数量以扩展检测的通道数,更加灵活。
25.接收光单元9与上述发射光单元10相互独立设置,相比较传统滤光轮,体积更小,布局更灵活,固定不动的光学配件省略了外力切换通道的过程,可消除切换过程中因位置偏差带来的干扰。
26.为了降低温度对检测装置的影响,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控温组件,上述控温组件安装于上述线路板4的一侧,单侧面加热配合侧面扫描的结构,相比较于传统pcr底部加热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整体结构更紧凑。控温组件包括加热块3与制冷片2,上述制冷片2安装在上述加热块3的侧边,上述加热块3安装在上述线路板4的侧边,通过给制冷片2供电,并控制电流方向和输出功率,实现加热块3的升温和降温过程。
27.光纤8的一端经过上述加热块3连接上述线路板4,为了便于光纤8的放置,使得检测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巧妙,在面向上述光纤8的上述加热块3的一面形成安装槽30,具有检测头的光纤8的一端放置在安装槽30内,实现光纤8的扫描作用。
28.为了进一步降低温度对检测装置的影响,上述线路板4另一侧安装有散热器1,散热器1为多个散热片并列安装的结构,能够有效散热的同时还能够使检测装置整体美观度高,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29.加热块3由铝制材质制成,铝材加热速度快,耗时少,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30.每次扫描所使用的光学元件和led灯均为固定状态,且光照强度相同,只需要通过调平发射光单元10、接收光单元9和光纤8的相对位置,即可保证相对较小的孔间偏差,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31.线路板4上还设有定位块5,当丝杆电机位置固定后,可以将丝杆电机固定在定位块5上,进一步保证丝杆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32.线路板4的端面设有传感器6,传感器6安装在底板11上。
3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poct实时荧光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丝杆电机拖拽光纤8来回运动,实时扫描待测试件,不需要通过外力切换检测通道,能够消除切换过程中因位置偏差带来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同时对空间的利用率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移动与布局,增强使用体验,有利于上述检测装置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3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散热器;2、制冷片;3、加热块;30、安装槽;4、线路板;5、定位块;6、传感器;7、驱动电机;8、光纤;9、接收光单元;10、发射光单元;11、底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