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比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4595发布日期:2021-12-18 00:4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比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比色的装置,能够有效的提升比色装置的实用范围,尤其在光程1cm等长度较短时,使用时效果更为突出。


背景技术:

2.目前实验室仍然是采用多种规格比色皿进行不同的比色实验,频繁移动、更换,容易造成比色皿的损坏和时间浪费;短的比色皿不易加入实验样品(容易溢出或不满);在很多项目如气体测试时,直接挤入的液体不好控制体积。
3.申请人设计的一种新型比色装置,可以帮助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比色装置,通过调节石英片位置和溢流设置,有效解决了更换比色皿和加液量不好把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个新型装置长、宽、高:5.5*1*5cm。包含可插入插槽,可拆石英片,上下端彼此结构密闭阻水,下段带防水易擦板,另附溢流水挡板。整体采用石英材质,石英厚度0.1cm。其中壳体包含2块侧面磨面玻璃,其内部包含可插入石英玻璃片插入轨道,每一个轨道间距1cm,从固定石英片至最后一个轨道总计长度5cm;固定石英片位于最左端;一块同样具有石英玻璃片底端插入凹槽的底板等。石英玻璃片为可拆卸玻璃片,上半部分设置锥形凹槽,下半部分设置相对应的锥形凸槽,彼此磨口,防水,同时设置防水易擦板,材质相同,长、宽、高0.25*1*0.1cm,向下倾斜,与板体呈75
°
角。根据分光光度计的实际光路,决定防水易擦板高度,比下端光路允许高高度低0.2cm,从而决定防溢流挡板高度低于防水易擦板0.2cm。
7.使用光程较短(以1cm为例)时,将石英插片置于侧板第一个凹槽内插实,取下上部,防溢流挡板插入最后一个凹槽插实,即可进行实验溶液倾倒,当有液体残留在下部玻璃片时,运用擦镜纸,折叠对防水易擦板及其上端进行擦拭即可。
8.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实现一皿多用,溢流设置方便实用。有效提升实验效率。
9.【附图说明】
10.图1新型比色装置主体,其中1装置侧挡板;2溢流水挡板;3石英插片;4装置底板;
11.图2装置侧壁,5装置侧挡板插槽;6固定石英片;
12.图3石英插片,7可拆石英槽上部;8可拆石英槽下部;9防水易擦板
13.图4装置底部,10同6 固定玻璃片 11装置底板插槽
14.【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实施图1
1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个新型比色皿长、宽、高:5.5*1*5cm。壳体包含2块侧
面磨面玻璃,其内部包含可插入石英插片插入轨道5,每一个轨道间距1cm,从固定石英片至最后一个轨道总计长度5cm;固定石英片6(同10)位于最左端;一面连接装置底板4。石英插片3的上半部分7设置锥形凹槽,下半部分8设置相对应的锥形凸槽,彼此磨口,防水,同时设置防水易擦板9,材质相同,长、宽、高0.25*1*0.1cm,向下倾斜,与板体呈75
°
角,使用时分别插入装置底板插槽11和装置侧挡板插槽5内。溢流水挡板2安装于装置侧挡板1最后一个插槽。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比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装置壳体,石英插片,溢流水挡板;比色皿长、宽、高:5.5*1*5cm,壳体包含2块侧面磨面玻璃,1块固定玻璃片,1块玻璃底板;侧面玻璃内部包含可插入石英玻璃片插入轨道,每一个轨道间距1cm,从固定石英片至最后一个轨道总计长度5cm;固定石英片位于最左端,边缘高的两边与侧面玻璃采用胶黏方式连接,下边与装置底板同样采用胶黏方式连接,上边无连接;一块具有插入凹槽的底板等;石英插片为可拆卸插片片,上半部分设置锥形凹槽,下半部分设置相对应的锥形凸槽,彼此磨口,防水;同时设置防水易擦板,材质相同,长、宽、高0.25*1*0.1cm,向下倾斜,与板体呈75
°
角;防溢流挡板高度略低于放于易擦板最低高度0.2cm,防止由于液体表面张力对测试的影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属装置壳体,石英玻璃插片,防溢流挡板材质为石英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比色装置。可用于光度法比色实验。根据需求,改变中间玻璃片位置,可自由选择比色皿量程;同时设置溢流装置,解决样品加入量不好把握、有毒液体溢出等问题。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装置壳体,石英插片,溢流水挡板。壳体包含2块侧面磨面玻璃,1块固定玻璃片,1块玻璃底板;侧面玻璃内部包含可插入石英玻璃片插入轨道,固定石英片位于最左端;一块具有插入凹槽的底板等;石英插片为可拆卸插片,上半部分设置锥形凹槽,下半部分设置相对应的锥形凸槽,彼此磨口,防水;同时设置防水易擦板,向下倾斜,与板体呈75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进 刘金同 张艳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