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染色检测用的摩擦色牢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6441发布日期:2022-01-19 16:1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染色检测用的摩擦色牢度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擦色牢度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物染色检测用的摩擦色牢度仪。


背景技术:

2.目前,印染纺织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影响而逐渐褪色,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固程度;摩擦色牢度仪是一种检测颜色牢固程度的测试仪器,主要适用于检测纺织原料的干、湿摩擦色牢度。
3.现有的摩擦色牢度仪,当对一块存在多种印染颜色的检测布料进行检测时,由于摩擦头的位置无法调节,若干摩擦头不易同时与检测布料上不同印染颜色的区域校准,色牢度检测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物染色检测用的摩擦色牢度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染色检测用的摩擦色牢度仪,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滑动机构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压合件;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控制箱、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的驱动臂、设于所述驱动臂后端的滑杆、设于所述滑杆上的推板、设于所述底座两侧上的导向板、设于所述导向板上的滑杆槽、设于所述导向板前的限位柱、设于所述限位柱前的转动块及设于所述推板前端部的调节组件;通过控制箱设置好数值后启动,电机带动驱动臂运动,使驱动臂带动滑杆在导向板中的滑杆槽中滑动;限位柱可防止推板左右移动,保证推杆带动调节组件始终为前后移动;此摩擦色牢度仪设有三个摩擦杆,可通过调节组件来改变摩擦杆的位置,可对一块存在多种印染颜色的检测布料进行检测。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块、设于所述推板前壁的长板、设于所述长板前壁的滑块滑槽、设于所述滑块顶部的固定部件、设于所述滑块顶部的保护部件、设于所述滑块前端的凹槽及设于所述凹槽内的摩擦杆部件;滑块在长板上的滑块滑槽中滑动可改变检测的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柱、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固定滑槽、设于所述固定柱上的固定弹簧、设于所述固定柱上的卡块及设于所述长板上的卡槽;向上拉动固定柱,将卡块拉出卡槽后左右滑动,便可移动滑块的位置,调整至合适位置便可松手,将卡块卡在卡槽中完成滑块定位。
8.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杆部件包括转杆、设于所述转杆上的摩擦杆、设于所述摩擦杆上的卡接帽及设于所述摩擦杆侧部的旋转部件。
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转轴、设于所述滑块上的转轴滑槽、设于所述转轴上
的限位板、设于所述限位板上的限位弹簧、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顶板及设于所述摩擦杆上的定位件。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槽;向右滑动摩擦杆,将定位块滑出下面的定位槽后,绕转杆转动摩擦杆至180
°
后松手,通过限位弹簧将摩擦杆上的定位块卡入上端的定位槽中;通过此次移动,当测试布料只有一种颜色,只需要一个摩擦杆工作时,可将其他两个摩擦杆向上旋转固定便可,操作方便。
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部件包括顶杆、设于所述顶杆上的第一罩壳、设于所述第一罩壳内的第二罩壳、设于所述第二罩壳上的拉块、设于所述第一罩壳上的拉块槽、设于所述第一罩壳内的第二罩壳槽、设于所述第一罩壳内部的海绵、设于所述第二罩壳上的半球及设于所述第一罩壳上的半球槽;通过海绵可将湿检测后的摩擦杆上的水分吸收,通过拉动拉块至拉块槽中,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形成一上部封顶的圆筒,可在不使用时,将摩擦杆的摩擦头保护好,防止受到外物的撞击等影响检测效果;半球与半球槽配合可定位第二罩壳的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检测台、设于所述检测台上的压框及设于所述压框上的倒角;压框上的倒角可方便将布料压入压框槽中,防止布料在检测台上因摩擦杆移动带动其移动。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在滑块滑槽中滑动,可调节滑块的位置,通过固定部件便可将带有摩擦杆的滑块固定;检验只有一种颜色的布料时,可通过多余摩擦杆上的旋转部件带动摩擦杆绕转杆转动,将摩擦杆翻转180
°
即可;通过夹持机构的设置,可将布料夹紧,防止布料在摩擦过程中位移,影响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m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7.图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18.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19.图6为图5的e处放大图。
20.图7为图4的g处放大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2.图9为图8的c-c处剖视图。
23.图10为图9的d处放大图。
24.图11为图9的f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11所示,一种织物染色检测用的摩擦色牢度仪,包括底座1、夹持机构、滑动机构及压合件。
26.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控制箱2、驱动臂20、滑杆21、推板22、导向板23、滑杆槽24、限位柱25、转动块26及调节组件;控制箱2安装在底座1的左侧壁的中间位置,控制箱2外部设有
一驱动臂20,电机可控制其摆动;驱动臂20尾端固定连接滑杆21,滑杆21上部布有推板22,推板22可相对滑杆21转动,且在推板22和滑杆21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底座1左右两侧各布有一个导向板23,且导向板23位于控制箱2的后端,每个导向板23都布有一个横向的滑杆槽24,滑杆21的两端可在滑杆槽24内滑动,导向板23前方布有限位柱25,限位柱25前端有一转动块26;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块3、长板30、滑块滑槽31、固定部件、保护部件、凹槽32及摩擦杆部件;长板30固定在推板22的前端,且前端布有一滑块滑槽31,前端布有一凹槽32的滑块3可在滑块滑槽31中滑动;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柱4、固定滑槽33、固定弹簧40、卡块41及卡槽34;滑块3的后端有一固定滑槽33,固定柱4可在固定滑槽33中上下滑动;固定弹簧40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滑槽33的上顶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4的底面上,固定柱4上布有一卡块41,卡块41可卡在长板30上顶面前端的多个均匀布置的卡槽34中;所述摩擦杆部件包括转杆5、摩擦杆50、卡接帽51及旋转部件;转杆5横向固定在凹槽32的中间位置;摩擦杆50上端可相对转杆5转动;卡接帽51可卡在摩擦杆50的底端;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转轴52、转轴滑槽35、限位板53、限位弹簧54、顶板55及定位件;转轴52位于摩擦杆50的右端,可在滑块3右壁上的转轴滑槽35中滑动,转轴滑槽35为半圆形,内部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内部滑槽,转轴52中间处的限位板53左端面抵在内部滑槽左端面上,顶板55可在转轴52上转动,右端面可抵在内部滑槽右端面上,限位弹簧54一端固定在顶板55的左端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53的右端面上;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56和定位槽36;摩擦杆50的左端固定一定位块56,可卡在凹槽32左侧壁上的定位槽36中,定位槽36分为上下两个;所述保护部件包括顶杆6、第一罩壳60、第二罩壳61、拉块62、拉块槽63、第二罩壳槽64、海绵65、半球66及半球槽67;顶杆6位于滑块3的顶部;半圆形壳体的第一罩壳60可在顶杆6上转动,且直径大于摩擦杆50的直径,第二罩壳61可在第一罩壳60壁内的第二罩壳槽64中滑动,第二罩壳61左侧底端布有一拉块62,可卡在第一罩壳60右侧底部的拉块槽63中,海绵65固定在第一罩壳60内壁上;第二罩壳61上端非中心线处设有半球66,可卡在第一罩壳60上的半球槽67中,旋转180
°
的半球66可卡在另一个半球槽67中。
27.具体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检测台7、压框70及倒角71;检测台7位于底座1的最前端;通过扭簧的作用力,摩擦杆50的底部可与检测台7的顶面接触;压框70可卡在检测台7的压框槽72中,压框70的底部均有倒角71。
28.工作原理:将待检测的布料铺平放在检测台7上,通过压框70将布料压入压框槽72中;向上拉动固定柱4,将卡块41拉出卡槽34后左右滑动,便可移动滑块3的位置,将摩擦杆50对准要检测的布料上的颜色后,便可松手,将卡块41卡在卡槽34中完成滑块3的定位;若测试布料只有一种或两种颜色时,向右拉动多余的摩擦杆50,将定位块56滑出下面的定位槽36后,绕转杆5转动摩擦杆50至180
°
后松手,通过限位弹簧54将摩擦杆50上的定位块56卡入上端的定位槽36中,使多余的摩擦杆50不与检测台7接触;将标准附布贴在摩擦杆50的底部,通过卡接帽51卡在摩擦杆50上,通过控制箱2设置好数值后启动,电机带动驱动臂20运动,使驱动臂带动滑杆21在导向板23中的滑杆槽24中滑动,从而使推板22带动摩擦杆50前后往复移动。
29.干检测为将检测附布通过卡接帽51卡在摩擦杆50上,与需检测的布料接触摩擦;湿检测为沾有水的检测附布,通过底座1最后端的轧液机构,将多余的水轧出后,通过通过卡接帽51卡在摩擦杆50上,与需检测的布料接触摩擦;海绵65可将湿检测后的摩擦杆50上
的水分吸收,通过拉动拉块62至拉块槽63中,第一罩壳60和第二罩壳61形成一上部封顶的圆筒,可在不使用时,将摩擦杆50的摩擦头保护好,防止受到外物的撞击等影响检测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