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降解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7763发布日期:2021-12-18 09:1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降解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降解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及廉价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广泛发展。塑料工业发展很快,而用过的塑料尚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塑料垃圾就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塑料垃圾的丢弃会污染环境,深埋会侵占土地,烧毁则会污染空气,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研制可降解塑料,以此来代替非降解塑料。
3.然而,对于各种可降解塑料,其降解率不一,为避免以次充好,需要对其降解率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可以有效的对可降解塑料的降解率进行测试。
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系统、二氧化碳吸收系统、降解系统和二氧化碳测量系统,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加热腔;所述降解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堆肥的第一容器和用于对所述第一容器加热的恒温装置,所述第一容器以及恒温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第一容器的进气端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系统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容器的出气端与所述二氧化碳测量系统的进气端连通。
6.通过这样的设计,塑料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测量系统检测降解出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碳分子即可计算出塑料的降解率。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降解系统还包括用于收集降解所产生水分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位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二氧化碳测量系统之间,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以及二氧化碳测量系统依次连通。
8.通过这样的设计,塑料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蒸馏水,第二容器用于收集蒸馏水,避免蒸馏水进入二氧化碳测量系统,对二氧化碳测量仪产生损坏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包括第三容器,所述第三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剂,所述第三容器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系统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容器的出气端与所述降解系统的进气端相通设置。
10.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吸收导入降解系统中空气的二氧化碳的目的,避免外界二氧化碳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吸收剂是否失效的监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三容器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检测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降解系统的进气端连通。
12.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检测出吸收剂是否失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进入降解
系统中,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用于抽取空气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系统的进气端相通设置。
14.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外界空气的导入。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的进气端与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的出气端与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系统的进气端连通。
16.通过这样的设计,通过控制导入空气的流速,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法及时与吸收剂反应,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降解系统中,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氧化碳测量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测量仪,所述二氧化碳测量仪的进气端与所述降解系统的出气端连通。
18.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准确检测出降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处理降解后所产生气体的尾气吸收系统,所述尾气吸收系统的进气端与所述二氧化碳测量系统的出气端连通。
20.通过这样的设计,避免塑料降解后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进实验室,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
2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氧化碳吸收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中。
22.通过这样的设计,二氧化碳吸收系统与降解系统集中化,减少测试装置的占地面积。
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结构合理,通过设计相连通的进气系统、二氧化碳吸收系统、降解系统和二氧化碳测量系统,实时测量塑料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碳分子即可计算出塑料的降解率。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实施例1的二氧化碳吸收系统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实施例1的降解系统连接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进气系统;11、抽气泵;2、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1、第三容器;22、氢氧化钠溶液;23、第四容器;24、氢氧化钡溶液;3、降解系统;31、第一容器;32、恒温装置;33、第二容器;4、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1、二氧化碳测量仪;5、尾气吸收系统;51、尾气收集瓶;6、箱体;61、加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0032]“下方”以箱体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

4所示,实施例1的塑料降解测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系统1、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降解系统3和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还包括箱体6,箱体6设置有加热腔61,降解系统3包括用于盛放堆肥的第一容器31和用于对加热腔61加热的恒温装置32,第一容器31位于加热腔61内,第一容器31的进气端与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的出气端连通,第一容器31的出气端与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的进气端连通。恒温装置32为恒温水浴箱。
[0035]
降解系统3还包括用于收集降解所产生水分的第二容器33,第二容器33位于第一容器31与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之间,第一容器31、第二容器33以及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依次连通。
[0036]
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包括盛放氢氧化钠溶液22的第三容器21,第三容器21的进气端与进气系统1的出气端连通,第三容器21的出气端与降解系统3的进气端相通设置。
[0037]
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还包括用于检测氢氧化钠是否消耗完的第四容器23,第四容器23内设置有氢氧化钡溶液24,第四容器23的进气端与第三容器21的出气端连通,第四容器23的出气端与降解系统3的进气端连通。
[0038]
进气系统1包括用于抽取空气的抽气泵11,抽气泵11的出气端与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的进气端相通设置。
[0039]
进气系统1还包括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的进气端与抽气泵11的出气端连通,流量控制器的出气端与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的进气端连通。
[0040]
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包括二氧化碳测量仪41,二氧化碳测量仪41的进气端与降解系统3的出气端连通。
[0041]
二氧化碳测量仪41优选型号为:上海华斯特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st

g9。
[0042]
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位于箱体6中,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位于降解系统3的下方。
[0043]
实施例1的使用方式:
[0044]
将需要测试的塑料与堆肥混合,导入第一容器31中,依次将进气系统1、二氧化碳吸收系统2、降解系统3、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和尾气吸收系统5连通;第一容器31放入加热腔61中,打开恒温装置32,使加热腔61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58摄氏度正负2摄氏度的范围内;
[0045]
打开抽气泵11,调节流量控制器,将空气导入第三容器21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22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湿化;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导入第四容器23中,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有沉淀则表示氢氧化钠溶液22中的氢氧化钠已消耗,不足以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在第三容器21中更换新的氢氧化钠溶液22;去除二氧化碳的气体继续导入进第一容器31中,使气体与堆肥充分接触,塑料开始降解;
[0046]
塑料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蒸馏水导入进第二容器33中,蒸馏水在第二容器33中收集,气体继续导入进二氧化碳测量仪41,二氧化碳测量仪41对导入的气体定时检测并记录数据。
[0047]
实施例2
[0048]
如图5

6所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还包括用于处理降解后所产生气体的尾气吸收系统5,尾气吸收系统5的进气端与二氧化碳测量系统4的出气端连通。尾气吸收系统5包括尾气收集瓶51,尾气收集瓶51的进气端与二氧化碳测量仪41的出气端连通。
[0049]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使用区别为:从二氧化碳测量仪41导出的气体被尾气收集瓶51收集,待集中处理。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