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滤膜反应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1297发布日期:2022-07-29 19:3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带滤膜反应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发光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滤膜反应杯。


背景技术:

2.管式发光试验中,需要先将样本进行稀释,然后与微球试剂(微球为磁性微球)在反应杯内进行混合形成样板反应液,这时候,样本中的反应物质会附着在微球载体上,接下来就进入对反应杯的洗涤环节,洗涤的目的在于将除微球以外的液体进行移除;现有的管式发光对反应杯的洗涤工艺主要是采用“磁铁+钢针”的方式,即用磁铁吸住反应物质(比如吸到反应杯的边上),然后用钢针移除液体,或者一次性tip头移除液体。因此,需要不断的向反应杯注入清洗液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在移除,反复多次,洗涤完毕之后,注入另一种试剂来进行化学发光测试,磁性微球上的反应物质附着的越多,发出的光就越亮,从而获得对样板的实验数据。
3.现有的反应杯结构均是一个简单的杯体,即杯体底部为实心杯底,杯体上端形成杯口,这种反应杯在管式发光仪中进行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钢针(属于管式发光仪的一部分)或者tip头向反应杯内添加样本、微球试剂(微球为磁性微球)、洗涤液(或清洗液)等液体,反应杯内清洗的液体、反应液也需要用到钢针或者tip头进行吸取移出。
4.钢针在使用(添加液体或者吸取液体)一次之后,为防止携带污染,就需要进行一次冲洗,清洗之后的钢针才可以进行下一次使用,但实际作业中,对于钢针的冲洗是不完全的,钢针仍会携带污染。
5.为了彻底解决钢针在清洗之后仍然携带污染,现在会改用一次性tip头,tip 头使用(添加液体或者吸取液体)一次之后,就得丢弃,一次复杂的试验对于 tip的损耗相当大。
6.综上所述,使用传统的反应杯在管式发光仪内进行试验时,不管是向反应杯内加注液体还是移除反应杯内液体,都需要用到钢针或者tip头,造成了钢针存在冲洗不完全、易携带污染,用一次性tip头存在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杯,解决现有反应杯在移除液体的时候需要用到钢针或tip头,所造成了使用钢针移除液体存在冲洗不完全易携带污染以及使用tip头移除液体时损耗大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第一方面:
10.提供一种带滤膜反应杯,包括
11.杯体,所述杯体上端开设进液口,所述杯体底部开设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滤膜;
12.所述出液口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适于支撑杯体内的样本反应液;
13.所述出液口处于负压时,所述杯体内样本反应液经杯底出液口排出,样本反应液
经滤膜过滤,以使样本反应液内的微球筛留在杯体内。
14.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杯座,所述滤膜位于杯体与底座之间,所述杯座上开设排水孔,适于将液体排出。
15.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底部形成装配台阶,所述杯座内形成台阶槽,所述杯座与杯体之间形成台阶配合。
16.进一步的,所述滤膜的微孔孔径小于10μm。
17.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为台阶口。
18.第二方面:
19.提供一种上述带滤膜反应杯的使用方法,所述反应杯的底部密封连接负压抽液装置,所述负压抽液装置与杯腔密封连通,经所述负压抽液装置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抽离、以将样本反应液内的微球筛留在杯体内。
20.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抽液装置包括真空泵和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出口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抽液管的进口适于与反应杯的底座形成密封配合。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滤膜反应杯,该反应杯底部带滤膜,反应杯在常压正常使用时,滤膜可以支撑反应杯内的反应液,使反应杯可以正常使用;当反应杯需要移除杯内液体的时候,只需在杯底进行负压吸附,即可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移除,滤膜可以将样本反应液内的微球筛留在杯体内。
23.带滤膜反应杯在移除杯体内液体的时候无需在借助钢针和tip头,彻底避免了使用钢针移除液体携带污染,也避免了试验时需要消耗大量tip头来移除液体。
24.带滤膜反应杯可以将液体从底部移除,在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带滤膜反应杯进行试验时,可以选用非磁性的微球试剂,大大提升反应杯内液体移除的效率和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反应杯立体图;
27.图2是反应杯半剖图;
28.其中,1、杯体,2、滤膜,3、杯座,31、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滤膜反应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上端开设进液口,所述杯体1底部开设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滤膜2;
32.所述出液口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2适于支撑杯体1内的样本反应液;
33.所述出液口处于负压时,所述杯体1内样本反应液经杯底出液口排出,样本反应液经滤膜2过滤,以使样本反应液内的微球筛留在杯体1内。
3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杯体1的底部设置杯座3,所述
滤膜2位于杯体1与底座之间,所述杯座3上开设排水孔31,适于将液体排出。
3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杯体1底部形成装配台阶,所述杯座3内形成台阶槽,所述杯座3与杯体1之间形成台阶配合。
36.本实施例中,杯座3与杯体1之间的台阶配合可以将滤膜2夹持在两者之间,防止滤膜2被外部物质触碰损伤,对滤膜2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7.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滤膜2的微孔孔径小于10μm。滤膜2的微孔孔径根据不同的反应物质粒径来决定。
38.滤膜2属于市购产品,本实用新型不涉及对滤膜2的改进。
3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液口为台阶口。
40.本实施例中,滤膜2与杯体1之间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杯座3 与杯体1之间也是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41.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在杯底设置滤膜2,通过在杯底形成负压即可移除杯体1内的液体,实现对杯体1内的样本反应液的过滤,使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的移除无需借助钢针或者tip头,降低tip头的损耗,避免了钢针对样本反应液的污染。
4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在管式发光仪内进行试验时,向反应杯内加注样本、稀释剂以及试剂的时候还是正常依靠钢针或者tip头来完成,当样本反应液需要移除的时候,只需在反应杯底部处于负压,即可将样本反应液吸滤出反应杯,样本反应液移除反应杯的过程无需用到钢针和tip头。
43.实施例二
44.一种实施例一中带滤膜2反应杯的使用方法,所述反应杯的底部密封连接负压抽液装置,所述负压抽液装置与杯腔密封连通,经所述负压抽液装置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抽离、以将样本反应液内的微球筛留在杯体内。
4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抽液装置包括真空泵和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出口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抽液管的进口适于与反应杯的底座形成密封配合。
46.抽液管包括软管和硬管,软管连接硬管和真空泵,硬管进口用于与反应杯的杯座3密封配合,当硬管在与杯座3密封配合之后,通过真空泵提供负压,即可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吸走,样本反应液在吸走的时候经过滤膜2的过滤,从而将样本反应液中反应物质筛留在反应杯内,然后反应杯即可参于下一个环节。
47.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杯的使用方法,通过在反应杯底部对杯中的反应液进行吸滤,使样本反应液的移除无需借助钢针或者tip头,降低tip头的损耗,避免了钢针对样本反应液的污染。
48.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