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7569发布日期:2021-12-01 11: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


背景技术:

2.高低温实验箱是一种进行对被实验检测物品进行高温低温处理检测的支撑设备,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实验检验设备不断的创新,其中包括门铰链的高低温实验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低温实验箱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的实验箱使用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会产生大量水汽,比如说现有的实验箱在进行一次实验后需要对实验台内的水汽进行清理,将两壁凝结的水珠进行烘干,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浪费了实验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包括实验装置、箱门、传动组件、上实验箱和下实验箱,所述实验装置的正面安装有箱门,所述实验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实验装置开设的内腔中,所述上实验箱装配于传动组件的内侧,所述下实验箱安装于传动组件的内侧。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正面的阻隔板、安装于传动组件内侧的延伸件、安装于箱体底部的固定底座和安装于固定底座底部的支撑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实验装置方便安装有传动组件、上实验箱和下实验箱,同时通过阻隔板将箱体和安装板进行固定,将部分水汽阻挡在外,通过安装有固定底座和支撑腿使装置可以稳平的放置。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延伸件包括安装于传动组件内侧的卷收带、安装于卷收带下的固定件四、连接于固定件四内的弹力件、安装于弹力件底部的连接件和安装于连接件一侧的皮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卷收带方便将弹力件进行收缩,同时利用固定件四将延伸件固定于安装板内侧,再利用弹力件的伸缩效果带动皮带进行运动,利用皮带将安装板上开设的槽口阻挡,减少实验时产生的水汽进入,使装置中的零件生锈。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箱体内侧的安装板、安装于安装板外的固定架、安装于固定架内侧的传送带、安装于固定架外的驱动源和安装于固定架内的转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源带动传送带进行传动,从而将安装于传送带外部的固定件二和固定件三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上实验箱和下实验箱的上
下交互运动。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和十字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凹槽可以使下实验箱在上下交互运动时减少摩擦,通过设置有十字槽可以使上实验箱在进行上下交互运动时减少摩擦,使交互运动更顺利进行。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实验箱包括实验台一、开设于实验台一一侧的开槽、安装于实验台一外的延伸块一、安装于延伸块一外的滑轮和安装于延伸块一一端的固定件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上实验箱可以方便实验进行,同时设置有开槽方便延伸块二在上下交互时滑动,避免出现碰撞和摩擦,通过设置有固定件二方便上实验箱实现升降功能。
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实验箱包括实验台二、安装于实验台二外的延伸块二、安装于延伸块二内的滚动件和安装于延伸块二一端的固定件三。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下实验箱方便进行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通过设置有固定件三方便下实验箱实现升降功能,通过在滚动件上设置有滚珠,方便下实验箱上下运动时减少摩擦。
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有固定件一,所述固定件一安装于阻隔板外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固定件一方便将阻隔板于传动组件进行固定,方便工人对阻隔板进行拆卸,再对内部的零件进行维修。
21.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2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上下两个实验箱,将上下两个实验箱进行交替使用,在上实验箱使用过后,通过传动件将上实验箱送至底部,将下实验箱抬起进行二次实验,减少了实验时所需要的烘干时间,提升实验效率。
23.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延伸件,在实验进行时,会产生大量水汽,为避免水汽进入组隔板,导致零件生锈,从而利用延伸件将水汽部分阻挡在外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下实验箱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0、实验装置;110、箱体;120、阻隔板;130、固定件一;140、延伸件;141、卷收带;142、固定件四;143、弹力件;144、皮带;145、连接件;150、固定底座;160、支撑腿;
31.200、箱门;
32.300、传动组件;310、安装板;311、凹槽;312、十字槽;320、固定架;330、传送带;340、驱动源;350、转杆;
33.400、上实验箱;410、实验台一;420、开槽;430、延伸块一;440、滑轮;450、固定件二;
34.500、下实验箱;510、实验台二;520、延伸块二;530、滚动件;540、固定件三。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7.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
38.实施例一:
39.结合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箱,包括实验装置100、箱门200、传动组件300、上实验箱400和下实验箱500,所述实验装置100的正面安装有箱门200,所述实验装置100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传动组件300设置于实验装置100开设的内腔中,所述上实验箱400装配于传动组件300的内侧,所述下实验箱500安装于传动组件300的内侧。
40.所述实验装置100包括箱体110、安装于箱体110正面的阻隔板120、安装于传动组件300内侧的延伸件140、安装于箱体110底部的固定底座150和安装于固定底座150底部的支撑腿160,通过设置有实验装置100方便安装有传动组件300、上实验箱400和下实验箱500,同时通过阻隔板120将箱体110和安装板310进行固定,将部分水汽阻挡在外,通过安装有固定底座150和支撑腿160使装置可以稳平的放置。
41.所述延伸件140包括安装于传动组件300内侧的卷收带141、安装于卷收带141下的固定件四142、连接于固定件四142内的弹力件143、安装于弹力件143底部的连接件145和安装于连接件145一侧的皮带144,通过设置有卷收带141方便将弹力件143进行收缩,同时利用固定件四142将延伸件140固定于安装板310内侧,再利用弹力件143的伸缩效果带动皮带144进行运动,利用皮带144将安装板310上开设的槽口阻挡,减少实验时产生的水汽进入,避免装置中的零件生锈。
42.所述传动组件300包括设置于箱体110内侧的安装板310、安装于安装板310外的固定架320、安装于固定架320内侧的传送带330、安装于固定架320外的驱动源340和安装于固定架320内的转杆350,工人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源340带动传送带330进行传动,从而将安装于传送带330外部的固定件二450和固定件三540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上实验箱400和下实验箱500的上下交互运动。
43.所述安装板310的内部开设有凹槽311和十字槽312,通过设置有凹槽311可以使下实验箱500在上下交互运动时减少摩擦,通过设置有十字槽312可以使上实验箱400在进行上下交互运动时减少摩擦,使交互运动更顺利进行。
44.实施例二:
45.结合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上实验箱400包括实验台一410、开设于
实验台一410一侧的开槽420、安装于实验台一410外的延伸块一430、安装于延伸块一430外的滑轮440和安装于延伸块一430一端的固定件二450,通过设置有上实验箱400可以方便实验进行,同时设置有开槽420方便延伸块二520在上下交互时滑动,避免出现碰撞和摩擦,通过设置有固定件二450方便上实验箱400实现升降功能。
46.所述下实验箱500包括实验台二510、安装于实验台二510外的延伸块二520、安装于延伸块二520内的滚动件530和安装于延伸块二520一端的固定件三540,通过设置有下实验箱500方便进行高低温交变湿热实验,通过设置有固定件三540方便下实验箱500实现升降功能,通过在滚动件530上设置有滚珠,方便下实验箱500上下运动时减少摩擦。
47.所述实验装置100还包括有固定件一130,所述固定件一130安装于阻隔板120外侧,通过设置有固定件一130方便将阻隔板120于传动组件300进行固定,方便工人对阻隔板120进行拆卸,再对内部的零件进行维修。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人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源340带动传送带330进行传动,从而将安装于传送带330外部的固定件二450和固定件三540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上实验箱400和下实验箱500的上下交互运动,通过设置有卷收带141方便将弹力件143进行收缩,同时利用固定件四142将延伸件140固定于安装板310内侧,再利用弹力件143的伸缩效果带动皮带144进行运动,利用皮带144将安装板310上开设的槽口阻挡,减少实验时产生的水汽进入,避免装置中的零件生锈。
4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