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5682发布日期:2022-04-09 10:0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产品的出厂品质,故需要在出厂前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检测产品外观合格与否,明显的,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工人劳动强度高、检测效率低、检测不便,而且检测过程中产品易受污染,且检测结果又完全依靠人工判断,故使得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低,而且。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能自动且无污染地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水平架设有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侧正方的吹扫机构以及十字交叉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正上方的机架,并向上连接有四个一一对应位于所述机架和所述输送机构形成的四个外夹角的区域内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均水平设有一对准所述输送机构的侧视觉识别装置,所述机架在与所述输送机构正对的区域上设有上视觉识别装置,所述输送机构上至少设有一下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的顶部均套设有承载卡环,所述承载卡环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传动下有一状态与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相对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侧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吹扫机构均相连的控制柜。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侧视觉识别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的外围。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侧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均为ccd工业相机。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扫机构包括一对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高压气管,每个所述高压气管均通过一安装座水平架连在所述底座上,且其出口端朝向所述输送机构。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气管的出口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匹配的锥形喷头。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喷头和所述高压气管螺纹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可伸缩立柱。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由与所述控制柜相连的伺服电机驱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可移动的机架上。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输送机构、下视觉识别装置、上视觉识别装置、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和吹扫机构的配合,使得在控制柜的控制下本检测设备能自动且无污染地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以及便捷性,并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吹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输送机构,3、吹扫机构,31、高压气管,32、安装座,33、锥形喷头,4、机架,5、立柱,6、侧视觉识别装置,7、上视觉识别装置,8、下视觉识别装置,9、承载卡环,10、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0.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水平架设有输送机构2、位于输送机构2侧正方的吹扫机构3以及十字交叉的位于输送机构2的正上方的机架4,并向上连接有四个一一对应位于机架4和输送机构2形成的四个外夹角的区域内的立柱5,立柱5上均水平设有一对准输送机构2的侧视觉识别装置6,具体地,机架4在与输送机构2正对的区域上设有上视觉识别装置7,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6均匀分布在上视觉识别装置7的外围。输送机构2上至少设有一下视觉识别装置8,下视觉识别装置 8的顶部均套设有承载卡环9,承载卡环9在输送机构2的传动下有一状态与上视觉识别装置7相对应,具体地,上视觉识别装置7、侧视觉识别装置 6、下视觉识别装置8均为ccd工业相机,吹扫机构3包括一对沿输送机构 2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高压气管31,每个高压气管31均通过一安装座32 水平架连在底座1上,且其出口端朝向输送机构2。底座1上还设有与下视觉识别装置8、侧视觉识别装置6、上视觉识别装置7和吹扫机构3均相连的控制柜10。本检测设备在控制柜10的控制下通过输送机构2、下视觉识别装置8、上视觉识别装置7、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6和吹扫机构3的配合,实现了能自动且无污染地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的技术效果。
21.进一步地,高压气管31的出口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匹配的锥形喷头 33,具体地,锥形喷头33和高压气管31螺纹连接,这样设置保证了产品的清洁度。
22.进一步地,立柱5可伸缩立柱5,这样设置使得侧视觉识别装置6拍摄的高度可调。
23.进一步地,输送机构2由与控制柜10相连的伺服电机驱动,这样设置使得可以根据前后生产工序的需要调节检测速度。
24.进一步地,下视觉识别装置8的数量为两个,且沿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这样设置保证了检测的连续性。
25.进一步地,,底座1水平设置在可移动的机架4上,这样设置便于对本检测设备进行移动。
26.工作原理:高压气管31的进口端外接高压气罐,并对控制柜10进行运行参数的设置,控制柜10控制输送机构2和下视觉识别装置8运行,并控制吹扫装置、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6和上视觉识别装置7根据各自设定时间进行间隔启闭,在此过程中,生产完的待检测产品依次等间隔的落至承载卡环9上,下视觉识别装置8对承载卡环9上的产品底部进行拍摄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柜10,同时,输送机构2带动承载卡环9上的产品依次经过吹扫机构3、上视觉识别装置7和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6,吹扫机构3的高压气管31喷出的高压气体先对承载卡环9上的产品表面进行清洁,然后,上视觉识别装置7和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6对卡环上的产品顶部和周部进行拍摄并将数据发送给控制柜10,最后,控制柜10根据接收到的下视觉识别装置 8、上视觉识别装置7和四个侧视觉识别装置6的数据给出产品的外观质量合格与否的检测结果。
2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水平架设有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侧正方的吹扫机构以及十字交叉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正上方的机架,并向上连接有四个一一对应位于所述机架和所述输送机构形成的四个外夹角的区域内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均水平设有一对准所述输送机构的侧视觉识别装置,所述机架在与所述输送机构正对的区域上设有上视觉识别装置,所述输送机构上至少设有一下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的顶部均套设有承载卡环,所述承载卡环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传动下有一状态与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相对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侧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和所述吹扫机构均相连的控制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侧视觉识别装置均匀分布在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侧视觉识别装置、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均为ccd工业相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机构包括一对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高压气管,每个所述高压气管均通过一安装座水平架连在所述底座上,且其出口端朝向所述输送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管的出口端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相匹配的锥形喷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喷头和所述高压气管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可伸缩立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由与所述控制柜相连的伺服电机驱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视觉识别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可移动的机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水平架设有输送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侧正方的吹扫机构以及十字交叉的位于输送机构的正上方的机架,并向上连接有四个一一对应位于机架和输送机构形成的四个外夹角的区域内的立柱,立柱上均水平设有一对准输送机构的侧视觉识别装置,机架在与输送机构正对的区域上设有上视觉识别装置,输送机构上至少设有一下视觉识别装置,下视觉识别装置的顶部均套设有承载卡环,承载卡环在输送机构的传动下有一状态与上视觉识别装置相对应,底座上还设有与下视觉识别装置、侧视觉识别装置、上视觉识别装置和吹扫机构均相连的控制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能自动且无污染地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检测的技术问题。检测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天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