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文档序号:27806501发布日期:2021-12-04 12:0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仪,具体为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属于眼科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有效手段。术中在玻璃体腔内注入眼内填充物,如硅油、惰性气体、清洁空气等。目的是利用其表面张力及上浮力顶压视网膜封闭裂孔,帮助视网膜解剖复位。硅油一般需要术后3~6个月通过再次手术取出,惰性气体一般1个月方可吸收,清洁空气一般在2~7天吸收。术后患者在此期间需保持正确的俯卧位并维持一定时间,如采取的体位姿势不当或时间不足,则可能引起裂孔未闭或视网膜复位不佳甚至再次脱离,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头部是否发生偏移进行检测。
3.针对现有的检测装置,一种为监测头位装置:带有重力和倾斜补偿的小型电池驱动的电子传感器。用头带固定在患者的头部,测量结果保存在存储卡内。当患者的俯卧位置角度<45
°
或右侧或左侧侧卧位置角度<45
°
时,传感器将向患者发出声音或振动“报警”。警报立即响起,并持续响起,直到病人回到正确的姿势,还有一种为头部姿态监测仪:依据头部弧度固定于头部的连接耳机的弧形夹具,内置角度传感器、tf卡播放功能的语音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供电及电池供电两种方式,电池续航时间18h。角度范围一般设为水平度数
±
25
°
,当头位的角度偏离设定范围时,报警装置启动并语音导向,患者根据提示调整头位至正确。
4.而对于上述两种检测装置,存在如下问题:一、只能记录患者正确体位的时间,无法实时监测患者体位情况;患者体位数据提取方式较繁琐;二、电池容量有限,待机时长受限。
5.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包括外壳、pcb电路板和眼镜;所述外壳与眼镜构成该检测仪的主体结构,所述外壳安装在眼镜的其中一个镜框上,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垫片上,且所述垫片与外壳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眼镜上设置有伸缩绑带,且所述伸缩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眼镜的两侧边。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电路板上集成有nordic系列蓝牙芯片、
invensense系列惯性传感器、1027扁平马达、以及充电芯片。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usb

typec充电口以及开关按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电路板通过nordic系列蓝牙芯片与患者的手机终端app进行信号传输连接,app可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且app将实时显示患者当前头位数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电路板通过nordic系列蓝牙芯片传输到患者手机终端app的数据通过4g/5g或wifi网络上传至云数据平台。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①
可实时监测患者头位,及时发现患者头位偏离,辅助医护人员及患者及时纠正;
15.②
自主研发与本专利相关app及数据云平台,每个患者的头位数据都可保存在患者手机及数据云平台中,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数据对患者进行术后恢复情况的评估;
16.③
可通过相应app实现各种模式切换及开关的控制,且数据传输不终止;
17.④
续航时间长,且支持多种有线充电方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流程示意图。
20.图中:1、外壳,2、pcb电路板,3、垫片,4、眼镜和5、伸缩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
23.请参阅图1,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包括外壳1、pcb电路板2和眼镜4;所述外壳1与眼镜4构成该检测仪的主体结构,所述外壳1安装在眼镜4的其中一个镜框上,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pcb电路板2,所述pcb电路板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垫片3上,且所述垫片3与外壳1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2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眼镜4上设置有伸缩绑带5,且所述伸缩绑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眼镜4的两侧边,便于将眼镜4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以实时监测患者头位,及时发现患者头位偏离,辅助医护人员及患者及时纠正。
25.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2上集成有nordic系列蓝牙芯片、invensense系列惯性传感器、1027扁平马达、以及充电芯片。
26.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usb

typec充电口以及开关按键,能够支持多种有线充电方式对pcb电路板2上的充电芯片进行充电,进而可增加该检测仪的续航时间。
27.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2通过nordic系列蓝牙芯片与
患者的手机终端app进行信号传输连接,app可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且app将实时显示患者当前头位数据,当患者头位偏离预设正常角度时,app页面也可发出警告。
28.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2通过nordic系列蓝牙芯片传输到患者手机终端app的数据通过4g/5g或wifi网络上传至云数据平台,云数据平台会实时接收从患者手机传输过来的头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直接展示和保存。方便医护人员对数据异常情况的监测以及后续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29.实施例二
30.请参阅图2,一种联合手机app实时动态监测患者术后头部位置的检测仪,其使用方式如下所述:
31.a.蓝牙连接,术后会将患者的手机与检测仪器作蓝牙连接;
32.b.设置,通过手机上的设置输入患者姓名,完成调节最大告警角度等设置;
33.c.佩戴,患者佩戴上检测仪器,确保与眼部贴合;
34.d.校准可选,确保患者的初始姿态与仪器的初始姿态匹配;
35.e.开始检测,点击手机上的开始按键,检测仪器会开始检测患者的头部姿态和眼部姿态,如果偏离最大角度则触发告警。数据会实时传输到服务器中进行存储。
36.f.结束,在几个小时的佩戴完成以后,点击结束,患者取下检测仪器;
37.g.分析,医生根据患者的佩戴姿态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