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5988发布日期:2022-01-19 17:2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线性材料的扭转特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机。


背景技术:

2.我们知道,线材扭转试验机主要用于测定金属线材钢丝绳等在单向双向扭转中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对线材进行扭转试验时,需要先将线材拉直,否则会影响线材性能的测试的准确性。现有技术的线材扭转试验机只具有扭转试验的功能,而不具有将线材拉直的功能,若要将线材拉直需要放到其它机台上进行,功能不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试验机,该线材扭转试验机具有对线材进行拉直和扭转试验两种功能。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试验机,包括可正反旋转的回转夹头和可水平移动的平移夹头,所述回转夹头和平移夹头的夹持部水平相对设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均为水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平移夹头远离所述回转夹头的一侧,所述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之间存在的间隔与所述平移夹头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的转动方向朝所述平移夹头设置,所述平移夹头设有供线材穿至夹持部的通孔。
6.进一步的,还包括可竖直移动的第一安装板,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7.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朝平移夹头水平移动的第二安装板,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所述第二校正轮的表面均设有圆环形凹槽,相邻两个的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的上的圆环形凹槽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
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交错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采用该技术方案,将线材放置于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之间,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转动将线材拉直的同时,将线材通过通孔输送至回转夹头和平移夹头的夹持部夹持固定,然后回转夹头转动进行扭转试验,本实用新型具有对线材进行拉直和扭转试验的两种功能,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4.标号说明:
15.1、回转夹头;2、平移夹头;3、第一校正轮;4、第二校正轮;5、通孔; 6、第一安装板;7、第二安装板;8、圆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7.参照图1和图2,一种试验机,包括可正反旋转的回转夹头1和可水平移动的平移夹头2,回转夹头1和平移夹头2的夹持部水平相对设置,本技术方案还包括多个第一校正轮3和多个第二校正轮4,多个第一校正轮3和多个第二校正轮4均为水平间隔设置,且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校正轮3和多个第二校正轮4均可转动地设于平移夹头2远离所述回转夹头1的一侧,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之间存在的间隔与平移夹头2水平相对设置,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的转动方向朝平移夹头2设置,平移夹头2设有供线材穿至夹持部的通孔5。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校正轮3的数量为3个,第二校正轮4的数量为4个,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的数量根据所需要的拉直的线材规格设定。
18.使用原理:
19.将线材放置于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之间,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转动将线材拉直的同时,将线材通过通孔5输送至回转夹头1和平移夹头2的夹持部夹持固定,然后回转夹头1转动进行扭转试验,本实用新型具有对线材进行拉直和扭转试验的两种功能,功能齐全。
20.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方案还包括可竖直移动的第一安装板6,多个第一校正轮3均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
21.采用该技术方案,将第一校正轮3设于可以竖直移动的第一安装板6上,可以调整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之间的间距,使用于不同规格的线材。
22.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方案还包括可朝平移夹头2水平移动的第二安装板 7,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3和多个第二校正轮4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7。
23.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安装板7的设置,可以调节平移夹头2与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间距,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线材进行扭转试验。
24.参照图,本技术方案的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3和多个所述第二校正轮4的表面均设有圆环形凹槽8,相邻两个的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的上的圆环形凹槽8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
25.采用该技术方案,在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的表面设置圆环形凹槽8,线材置于圆环形凹槽8内进行拉直,可以防止线材从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上脱落。
26.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方案的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3和多个第二校正轮4 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交错设置。
27.采用该技术方案,将第一校正轮3和第二校正轮4在竖直向上间隔交错设置,可以提高线材的拉直效果。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试验机,包括可正反旋转的回转夹头和可水平移动的平移夹头,所述回转夹头和平移夹头的夹持部水平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均为水平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平移夹头远离所述回转夹头的一侧,所述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之间存在的间隔与所述平移夹头水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的转动方向朝所述平移夹头设置,所述平移夹头设有供线材穿至夹持部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竖直移动的第一安装板,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朝平移夹头水平移动的第二安装板,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所述第二校正轮的表面均设有圆环形凹槽,相邻两个的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的上的圆环形凹槽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校正轮和多个第二校正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交错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线性材料的扭转特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试验机,包括回转夹头和平移夹头,还包括复数个第一校正轮和复数个第二校正轮,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均为水平间隔设置,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均可转动地设于平移夹头远离所述回转夹头的一侧,第一校正轮和第二校正轮之间存在的间隔与所述平移夹头水平相对设置,平移夹头设有供线材穿至夹持部的通孔。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对线材进行拉直和扭转试验两种功能。对线材进行拉直和扭转试验两种功能。对线材进行拉直和扭转试验两种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超 周学军 吴盛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