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2614发布日期:2022-01-22 12:3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属于工程物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隧洞衬砌后,常需对顶拱进行地质雷达扫描,以评判衬砌混凝土及围岩质量。现有技术常用人工站在衬砌台车上托举雷达天线,多人推衬砌台车,随着衬砌台车的移动实现顶拱雷达扫描。该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极低,不能满足经济高效的检测要求。因此采用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该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能够弥补现阶段对隧洞顶拱进行雷达检测的不足,可以达到经济高效检测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包括汽车;所述汽车上设有雷达主机、控制器、伸缩杆,在伸缩杆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雷达天线和激光测距仪,在安装架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雷达主机通过导线ⅰ与雷达天线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ⅱ与激光测距仪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ⅲ与伸缩杆连接。
6.所述安装架包括木板ⅰ和木板ⅱ,木板ⅱ与伸缩杆连接,木板ⅰ通过圆杆和弹簧与木板ⅱ连接;所述圆杆沿木板ⅰ的中心对称设置,木板ⅱ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孔与圆杆相匹配。
7.所述木板ⅰ上设有用于固定雷达天线的挡板。
8.所述木板ⅰ和木板ⅱ的规格相同。
9.所述万向轮的高度比雷达天线的厚度大1cm。
10.所述孔的内径比圆杆的直径大5mm。
11.激光测距仪设置在木板ⅱ上,雷达天线设在木板ⅰ上,万向轮安装在木板ⅰ上。
12.所述挡板的高度为雷达天线厚度的0.6~0.9倍。
13.所述圆杆的长度不小于弹簧在极限拉伸状态下的长度。
14.所述汽车匀速行驶,速度不大于0.5m/s。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弥补现阶段对隧洞顶拱进行雷达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从而达到经济高效的检测要求。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木板ⅰ的俯视图;
18.图3是图1中木板ⅱ的俯视图;
19.图中:1-顶拱,2-雷达天线,3-导线ⅰ,4-雷达主机,5-万向轮,6-木板ⅰ,61-挡板,7-圆杆,8-木板ⅱ,81-孔,9-弹簧,10-激光测距仪,11-导线ⅱ,12-控制器,13-导线ⅲ,14-伸缩杆,15-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1.实施例1
22.如图1~3所示,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包括汽车15;所述汽车15上设有雷达主机4、控制器12、伸缩杆14,在伸缩杆14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雷达天线2和激光测距仪10,在安装架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雷达主机4通过导线ⅰ3与雷达天线2连接,雷达主机4控制雷达天线2采集数据,控制器12通过导线ⅱ11与激光测距仪10连接,控制器12通过导线ⅲ13控制伸缩杆14的伸缩。
23.实施例2
24.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并且:所述安装架包括木板ⅰ6和木板ⅱ8,木板ⅱ8与伸缩杆14连接,木板ⅰ6通过圆杆7和弹簧9与木板ⅱ8连接;所述圆杆7沿木板ⅰ6的中心对称设置,木板ⅱ8上设有多个孔81;所述孔81与圆杆7相匹配。
25.优选地,圆杆7为均匀木制圆杆,其对称锚固在木板ⅰ6上,并通过孔81插入木板ⅱ8中。
26.实施例3
27.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并且:所述木板ⅰ6上设有用于固定雷达天线2的挡板61。
28.实施例4
29.采用实施例2的方案,并且:所述木板ⅰ6和木板ⅱ8为规格相同的方形木板,其刚度大,不弯曲变形。
30.实施例5
31.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并且:所述万向轮5的高度比雷达天线2的厚度大1cm,以使雷达天线2与顶拱1的距离始终保持1cm不变,进而确保雷达数据的一致性。
32.实施例6
33.采用实施例2的方案,并且:所述孔81的内径比圆杆7的直径大5mm。
34.实施例7
35.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并且:激光测距仪10设置在木板ⅱ8上,雷达天线2设在木板ⅰ6上,万向轮5锚固在木板ⅰ6的四角上。
36.实施例8
37.采用实施例3的方案,并且:所述挡板61的高度为雷达天线2厚度的0.6~0.9倍。
38.实施例9
39.采用实施例2的方案,并且:所述圆杆7的长度不小于弹簧9在极限拉伸状态下的长度,保证圆杆7不会从孔81中拔出。
40.实施例10
41.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并且:所述汽车15匀速行驶,带动雷达天线2匀速扫描顶拱1,其行进速度应与雷达采集速度相匹配,汽车15速度不大于0.5m/s。
42.实施例11
43.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为:
44.将伸缩杆14伸长使得万向轮5紧贴顶拱1,当汽车15匀速前行,就能带动雷达天线2匀速扫描顶拱1。
45.具体的,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激光测距仪10实时监测木板ⅰ6和木板ⅱ8之间的距离,控制器12实时控制伸缩杆14的伸缩,以保证万向轮5紧贴顶拱1,进而确保雷达天线2与顶拱1始终平行,且距离不变。
46.具体的,激光测距仪10实时监测木板ⅰ6和木板ⅱ8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数值通过导线ⅱ11传输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通过导线ⅲ13控制伸缩杆14的伸缩。
47.在工作状态时,木板ⅰ6和木板ⅱ8的距离为l,当控制器12控制伸缩杆14伸长,压紧木板ⅰ6和木板ⅱ8,使得弹簧9压缩到极限时,激光测距仪10测得木板ⅰ6和木板ⅱ8的距离为l1;当控制器12控制伸缩杆14收缩,万向轮5在未接触顶拱1时,激光测距仪10测得木板ⅰ6和木板ⅱ8之间的距离为l2,则工作状态时始终保持l1+10cm《l《l2-10cm,以此确保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万向轮5始终紧贴顶拱1。
48.当l值变小时,则控制器12控制伸缩杆14收缩;当l值变大时,则控制器12控制伸缩杆14伸长。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包括汽车(15),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15)上设有雷达主机(4)、控制器(12)、伸缩杆(14),在伸缩杆(14)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雷达天线(2)和激光测距仪(10),在安装架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万向轮(5);所述雷达主机(4)通过导线ⅰ(3)与雷达天线(2)连接,控制器(12)通过导线ⅱ(11)与激光测距仪(10)连接,控制器(12)通过导线ⅲ(13)与伸缩杆(14)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木板ⅰ(6)和木板ⅱ(8),木板ⅱ(8)与伸缩杆(14)连接,木板ⅰ(6)通过圆杆(7)和弹簧(9)与木板ⅱ(8)连接;所述圆杆(7)沿木板ⅰ(6)的中心对称设置,木板ⅱ(8)上设有多个孔(81);所述孔(81)与圆杆(7)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板ⅰ(6)上设有用于固定雷达天线(2)的挡板(6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板ⅰ(6)和木板ⅱ(8)的规格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5)的高度比雷达天线(2)的厚度大1cm。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孔(81)的内径比圆杆(7)的直径大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激光测距仪(10)设置在木板ⅱ(8)上,雷达天线(2)设在木板ⅰ(6)上,万向轮(5)安装在木板ⅰ(6)上。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1)的高度为雷达天线(2)厚度的0.6~0.9倍。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7)的长度不小于弹簧(9)在极限拉伸状态下的长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15)匀速行驶,速度不大于0.5m/s。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隧洞顶拱雷达检测车,包括汽车;所述汽车上设有雷达主机、控制器、伸缩杆,在伸缩杆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雷达天线和激光测距仪,在安装架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雷达主机通过导线Ⅰ与雷达天线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Ⅱ与激光测距仪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Ⅲ与伸缩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弥补现阶段对隧洞顶拱进行雷达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从而达到经济高效的检测要求。从而达到经济高效的检测要求。从而达到经济高效的检测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友 尹学林 杨新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