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6601发布日期:2022-02-19 19:0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卧式蒸汽发生器无损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压力边界面积占一回路边界的70%以上。卧式蒸汽发生器采用立式双集流管结构,分为一回路冷却剂入口集流管和一回路冷却剂出口集流管,两个集流管通过水平布置的传热管束相连接。由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壁厚仅为1.5mm,且需要在高温高压的工况下运行,因此传热管成为一回路压力边界的薄弱部分,国内外各核电国家均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定期实施役前检查和在役检查。
3.要完成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查,需要将涡流检查设备整体吊入蒸汽发生器集流管内,涡流检查实施过程中如有设备部件松动脱落,在传热管中形成异物,严重威胁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涡流检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孔位定位偏移等问题,而防异物伞具有较强的对中性和稳定性,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防异物伞既可以防止异物掉落,又可以到对涡流检查设备下部支撑对中,是涡流检查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装置通过气压推动,张开收缩的动作迅速连贯,安装方便,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安装人员劳动强度,且具有良好的防异物效果,保证核电机组的稳定可靠运行。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包括动力模块、支撑模块和防异物伞圈,所述的支撑模块将动力模块和防异物伞圈连接在一起。
6.所述的动力模块包括气缸体、拉杆座和活塞,所述的气缸体内设置有活塞,端板通过固定螺钉将气缸体的开口封闭,活塞端头连接推动杆,气缸体的上部连接有中间轴,气缸体的顶部固定在拉杆座上。
7.所述的拉杆座、活塞均由铝合金制成。
8.所述的中间轴上设置有中心孔,通过在中心孔中通入压缩空气为气缸提供动力。
9.所述的支撑模块包括拉杆,拉杆座上连接有三个拉杆,拉杆座通过第一销轴与每一个拉杆的一端连接,每一个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支撑轮座连接,支撑轮座共有3个,每个支撑轮座上连接有轴承,轴承外套有支撑轮,每个支撑轮座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伞圈,每个支撑轮座还通过第三销轴与一根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连接推动杆连接,推动杆上通过第五销轴与滚轮连接。
10.所述的气缸体、拉杆座、拉杆、支撑杆、支撑轮座通过销轴,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整个装置共有三组四连杆机构,从而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
11.所述的支撑轮表面为软质非金属材料制成。
12.所述的伞圈由三组共9节支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13.所述的伞圈由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
14.所述的伞圈下方通过挂件安装有伞布,用来承接上方可能掉落的异物。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测中,防异物伞形装置的设计使用达到了以下效果:
16.1)可以迅速地打开关闭,提升了涡流检查设备安装拆卸地工作效率;
17.2)支撑部分采用向上折叠的结构,收缩后整体的长度更短,便于搬运安装;
18.3)伞布向上包裹折叠,保证了异物在伞布收缩过程中不会从其边缘滑落;
19.4)减少班组成员的工作量,降低设备安装的集体辐射剂量;
20.5)滚珠轴承被更换,销轴由双边卡簧变为单边,降低了异物风险。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张开状态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张开状态俯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收起局部视图。
24.图中,1气缸体,2拉杆座,3活塞,4拉杆,5支撑杆,6支撑轮座,7支撑轮,8滚轮,9第一销轴,10第二销轴,11第三销轴,12第四销轴,13第五销轴,14伞圈,15螺钉,16轴承,17端板,18推动杆,19固定螺钉,20中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vver卧式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查的防异物伞形装置包括动力模块、支撑模块和防异物伞圈,所述的支撑模块将动力模块和防异物伞圈连接在一起。
27.所述的动力模块包括气缸体1、拉杆座2和活塞3,所述的气缸体1内设置有活塞3,端板17通过固定螺钉19将气缸体1的开口封闭,活塞3端头连接推动杆18,气缸体1的上部连接有中间轴20,中间轴20与气缸体1的上部之间设置两道密封装置,气缸体1的顶部固定在拉杆座2上,所述的拉杆座2、活塞3均由强度较高的金属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选择为铝合金),保证该模块的稳定性。中间轴20安装在涡流检查设备底板的中心孔中,并通过卡簧固定。中间轴20上设置有中心孔,通过在中心孔中通入压缩空气为气缸提供动力。
28.所述的支撑模块包括拉杆座2上连接有3个拉杆4,拉杆座2通过第一销轴9与每一个拉杆4的一端连接,每一个拉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0与支撑轮座6连接,其中,支撑轮座共有3个,每个支撑轮座6上连接有轴承16,轴承16外套有支撑轮7,每个支撑轮座6的底部通过螺钉15固定有伞圈14,每个支撑轮座6还通过第三销轴11与一根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支撑杆5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12与连接推动杆18连接,推动杆18上通过第五销轴13与滚轮8连接。
29.其中的气缸体1、拉杆座2、拉杆4、支撑杆5、支撑轮座6通过销轴,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整个装置共有三组四连杆机构,从而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而且,此机构在异物伞闭合时,能够将伞布中的东西完全包裹住,不存在以前异物伞关闭时异物掉落的可能。支撑轮座6末端装有可以转动的支撑轮7,可以使得设备安装时能够进行上下运动。支撑轮7的设计安装位置稍高于伞圈14,有效解决了伞布夹在支撑轮7与集流管壁导致伞布打开变形的问题,保证设备吊装顺利进行。
30.支撑轮7表面为软质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橡胶等),在保证足够支撑力的前提下还可以保证不会对与支撑轮接触部位的集流管壁造成损伤。支撑轮7中间通过滚珠轴承与轴承16安装在支撑轮座6末端,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转动性能。
31.伞圈14通过螺钉15安装在支撑轮座6下方,伞圈14由三组共9节支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伞圈14由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不锈钢)以保证撑开后伞圈整体的稳定性。
32.伞圈14下方通过挂件安装有伞布,用来承接上方可能掉落的异物。伞布通常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防水苫布等),既要有足够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不会破损,又要轻便柔软易折叠。
33.销轴12所连接的滚珠轴承更换为铜轴套,销轴13所连接的滚珠轴承更换为硬质轴轮,在使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了吊装过程中异物伞受力导致滚珠轴承受损而形成异物的可能。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35.该装置在使用时,随设备吊装至集流管底部附近,当压缩空气阀门打开时,气体进入气缸1推动活塞3向下运动,气缸体1底部推动支撑杆5末端的滚轮8向下运动,使得支撑杆5由折叠时的竖直斜向下方转为水平方向,最终带动支撑模块由折叠时的竖直斜向上方转为水平方向,使装置整体撑开直径达到最大状态。动作迅速,可大大降低设备安装人员劳动强度。设备拆卸时,关闭压缩空气阀门,支撑杆5在重力及弹簧拉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支撑模块向上折叠,支撑轮与集流管壁脱离。支撑模块折叠运动带动整个伞圈及伞布向上折叠收缩,最终将伞布内承接的异物包裹在伞布内部。涡流检查设备整体从集流管吊出后,即可从伞布内取出异物,排除异物落入集流管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