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端面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6316发布日期:2022-03-16 14:2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端面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纤端面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5g的建设和大数据的领域的数据通信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光通信及其附属产业数量也越来越大。光无源器件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光纤端面检测设备就是一种能够检测光纤端面的脏污,从而保证对接时的光纤端面的质量,以增强整体链路的稳定性。
3.现有的光纤端面检测仪是采用一体式设计屏幕,左边放置的屏幕和右边放置的镜筒位置固定,占据较大空间,无法实现各种方式的放置,而且无法在相对狭窄的工位上使用,且对人体工学来说,无法使用左手进行操作(左手操作旋钮时会挡住屏幕),操作不够方便。其次,现有光纤端面检测仪基于模拟方案成像,图像不够清晰。另外,现有光纤端面检测仪使用手动调焦,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端面检测设备,通过将显示屏设置为可转动地,在不使用时显示屏可收纳,使得光纤端面检测设备的体积更小。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纤端面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腔,所述显示屏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可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7.所述光纤端面检测设备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可盖住所述容纳腔。
8.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阻尼转轴连接。
9.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显示屏外壳和显示屏支架,所述显示屏本体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外壳与显示屏支架之间,所述显示屏支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
10.所述光纤端面检测设备还包括自动对焦机构,所述自动对焦机构包括:
11.安装座;
12.驱动件,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13.镜筒,其上一端设有透镜,另一端设有相机,所述镜筒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镜筒连接的弹性复位件,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镜筒朝第一方向运动,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带动所述镜筒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
14.所述镜筒通过滑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15.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和连接块,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连接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连接
块与所述驱动件接触。
16.所述自动对焦机构还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和遮光片,两个光电传感器在所述镜筒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遮光片由所述驱动件带动朝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遮光片由所述弹性复位件带动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且所述遮光片的运动范围在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
17.所述相机为数字相机。
18.所述显示屏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光纤端面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时,转动显示屏使得显示屏移出容纳腔,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即可使用,检测完后,再次转动显示屏将其收纳,由于显示屏可收纳,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显示屏收纳后光纤端面检测设备的体积更小,便于摆放,更利于在相对狭窄的工位上使用;通过将显示屏可转动地设于壳体的顶部,由于显示屏是可转动地,在使用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即可,不会出现左手操作旋钮挡住显示屏的问题,左右手都能够操作光纤端面检测设备,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0.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纤端面检测设备的结构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转动后的状态图一;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转动后的状态图二;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护盖打开的状态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与壳体拆分开的结构图一;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与壳体拆分开的结构图二;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的爆炸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对焦机构的结构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对焦机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光纤端面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和显示屏2,壳体1上设有容纳腔3,显示屏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并可收纳于容纳腔3内。在使用光纤端面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时,转动显示屏使得显示屏移出容纳腔,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即可,检测完后,再次转动显示屏将其收纳,由于显示屏可收纳,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显示屏收纳后光纤端面检测设备的体积更小,便于摆放,更利于在相对狭窄的工位上使用。
31.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的顶部,由于显示屏2是可转动地,在使用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即可,不会出现左手操作旋钮挡住显示屏的问题,左右手都能够操作光纤端面检测设备,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32.光纤端面检测设备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的盖体4,盖体4可盖住容纳腔3。显示屏2收纳到容纳腔3内后,通过盖体4盖住容纳腔3,从而保护显示屏2。
33.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屏与壳体1之间通过阻尼转轴5连接,通过阻尼转轴可以使得显示屏停留在任意角度。
34.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201、显示屏外壳202和显示屏支架203,显示屏本体201设置在显示屏外壳202与显示屏支架203之间,显示屏本体201与显示屏外壳202之间安装有钢化玻璃205,钢化玻璃205与显示屏外壳202之间通过双面胶204连接,显示屏外壳202与显示屏支架203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显示屏支架203通过阻尼转轴5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l型连接片101连接。l型连接片101具有第一直臂和第二直臂,第一直臂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上,显示屏支架203的下端具有连接板206,阻尼转轴5的一端部通过螺钉与连接板206连接,阻尼转轴5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l型连接片的第二直臂连接。
35.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节省人力,减少手动操作带来的麻烦,光纤端面检测设备还包括自动对焦机构,自动对焦机构包括安装座601、驱动件和镜筒603,驱动件为直线电机602,直线电机602安装在安装座601上。镜筒603的一端设有透镜600,镜筒603的另一端设有相机604,镜筒603可滑动地安装在安装座601上,安装座601上设有与镜筒603连接的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为弹簧605,通过直线电机602带动镜筒603朝第一方向(向左)运动,通过弹簧605带动镜筒603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右)运动。
36.镜筒603通过滑动组件安装在安装座601上,滑动组件包括导轨606、滑块607和连接块608,导轨606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座601上,滑块607安装在导轨606上,连接块608通过螺钉与滑块607连接,连接块608通过螺钉与镜筒603连接,连接块608与直线电机602的输出轴接触。弹簧605的一端与安装座601连接,弹簧60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608连接,弹簧为一对,分别设于滑块的两侧。检测时,直线电机的输出轴向左推出,从而推动连接块向左移动,进而带动镜筒和透镜向左移动;直线电机的输出轴向右缩回时,由于弹簧的回复力,带动连接块向右移动,进而带动镜筒和透镜向右移动,从而通过透镜的左右移动来实现自动对焦。
37.自动对焦机构还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安装座609和光源610,光源安装座609安装在镜筒603上,光源610安装在光源安装座609上,光源610发出的光进入镜筒603内。光源安装座609上还安装有散热片611,用于对光源进行散热。
38.本实施例中,相机604为数字相机,能够实现高清摄像,并且后续还能够实现监测算法的导入。相机604与镜筒603之间安装防尘垫612。
39.自动对焦机构还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和遮光片613,两个光电传感器在镜筒603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遮光片613由直线电机602带动朝第一方向(向左)运动,遮光片613由弹簧605带动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右)运动,且遮光片613的运动范围在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
40.遮光片613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块608的侧面,两个光电传感器为第一光电传感器61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615,第一光电传感器61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615固定在安装座601上。第一光电传感器61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615在镜筒603的移动方向上间隔设置,遮光片613由直线电机602带动朝左移动,遮光片613由弹簧605带动朝右运动,且遮光片613的运动范围在第一光电传感器61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615之间。通过设置两个光电传感器和遮光片对镜筒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确保直线电机带动镜筒移动时不超过两个光电传感器所在的位置,确保设备安全,如果超过两个光电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会损坏设备。
41.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