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压一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5141发布日期:2021-12-18 10:1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温压一体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压一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2.压力传感器是指能感受压力并转换成可识别电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指将温度信号转换成可识别的电信号的传感器,通常这两种传感器是独立设计使用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3.近年来,要求轻化的运载工具迅速发展,为了减重节能,原来各自独立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要求融合轻化设计的需求就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重量敏感的汽车和仪器等轻量化方面使用,目前采用各自独立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不仅占用空间较大,影响美观,而且使用中增大了产品随设备运动带来的附加载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压一体传感器。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温压一体传感器,其包括外壳组件、温度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压力检测组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敏感元件和所述压力敏感元件均位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外壳组件的两端分别具有出线端和进口端,所述温度敏感元件位于所述压力敏感元件与所述进口端之间,且所述温度敏感元件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面具有间隙,所述压力敏感元件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进口端相连通,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并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压力敏感元件和所述温度敏感元件。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和基座,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进口端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另一端,所述温度敏感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温度敏感元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基座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温度敏感元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基座的内壁面形成所述间隙。
8.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敏感元件中朝向所述进口端的一端具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支撑环上并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具有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上具有若干个法兰孔。
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密封圈。
12.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和压力变送板,所述压力变送板位于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压力敏感元件之间,所述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
接于所述压力变送板和所述压力敏感元件。
13.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温度变送板和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所述温度变送板位于所述出线端和所述压力敏感元件之间,所述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温度变送板和所述温度敏感元件。
14.进一步地,所述温压一体传感器还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连接于所述出线端,且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温度敏感元件和所述压力敏感元件。
15.进一步地,所述温度变送板和所述压力变送板对称布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中心轴线。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温度敏感元件和压力敏感元件都融合设计在外壳组件内,不仅减小空间尺寸和重量,外观美观,而且使用中可以有效减小产品随设备运动带来的附加载荷。同时,保证了温度、压力的信号输出,且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合于对重量敏感的汽车和仪器等轻量化方面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压一体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压一体传感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压一体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外壳组件1
22.间隙11
23.壳体12
24.基座13
25.法兰部131
26.法兰孔132
27.密封圈133
28.温度敏感元件2
29.支撑环21
30.第一通孔211
31.第二通孔212
32.压力敏感元件3
33.温度检测组件4
34.温度变送板41
35.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42
36.压力检测组件5
37.压力变送板51
38.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52
39.电连接器6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4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压一体传感器,该温压一体传感器包括外壳组件1、温度敏感元件2、压力敏感元件3、压力检测组件5和温度检测组件4,温度敏感元件2和压力敏感元件3均位于外壳组件1内,外壳组件1的两端分别具有出线端和进口端,温度敏感元件2位于压力敏感元件3与进口端之间,且温度敏感元件2与外壳组件1的内壁面具有间隙11,压力敏感元件3通过间隙11与进口端相连通,压力检测组件5和温度检测组件4均设置于外壳组件1内并分别电连接于压力敏感元件3和温度敏感元件2。
42.被测介质将通过外壳组件1的进口端进入至外壳组件1内,经过温度敏感元件2将介质温度信号由温度敏感元件2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温度检测组件4用于输出温度信号;经过压力敏感元件3将介质压力信号由压力敏感元件3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压力检测组件5用于输出压力信号。通过将温度敏感元件2和压力敏感元件3都融合设计在外壳组件1内,不仅减小空间尺寸和重量,外观美观,而且使用中可以有效减小产品随设备运动带来的附加载荷。同时,通过温度检测组件4和压力检测组件5用于将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补偿、放大等处理,保证了温度、压力的信号输出,且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合于对重量敏感的汽车和仪器等轻量化方面使用。
43.在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包括壳体12和基座13,壳体12连接于基座13的一端,进口端设置于基座13的另一端,温度敏感元件2设置于基座13内,温度敏感元件2的中心轴线与基座1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温度敏感元件2的外周面与基座13的内壁面形成间隙11。温度敏感元件2布置于基座13的中心且温度敏感元件2的中心轴线与基座1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实现零组件的重心同轴设计,进一步有效减小产品随安装设备运动带来的附加载荷。同时,温度敏感元件2的外周面与基座13的内壁面形成间隙11,确保温度测量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
44.基座13上具有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法兰部131,法兰部131上具有若干个法兰孔132。基座13采用法兰安装,安装连接方便,且稳定性高。
45.基座13背向壳体12的一侧具有密封圈133。密封圈133采用端面密封,固定于基座13的安装端面,采用密封圈133的形式进行被测介质的密封,有效防止密封圈133被剪切坏。
46.温度敏感元件2中朝向进口端的一端具有支撑环21,支撑环2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1,若干个第一通孔211沿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于支撑环21上并与间隙11相连通。温度敏感元件2在传感器测头端采用带孔的支撑环21设计,被测介质将通过若干个第一通孔211进入至间隙11内,之后通过间隙11经过至压力敏感元件3,可以实现高压下确保温度敏感元件2的稳定和引压引温度信号畅通的目的,进一步确保温度测量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1的数量为四个,当然,支撑环21上的第一通孔211也可以对称布置2个,3个或者4个,甚至更多,具体根据实际产品的大小尺寸和强度需求确定。
47.支撑环21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212。通过在支撑环21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212,可以确保温度敏感元件2测量介质温度在其四周和顶端的温度均匀,确保温度测量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
48.温度检测组件4包括温度变送板41和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42,温度变送板41位于
出线端和压力敏感元件3之间,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温度变送板41和温度敏感元件2。由温度敏感元件2输出的温度电信号,经过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42输入温度变送板41,温度变动板对其进行补偿、放大等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的温度测量输出信号,确保温度测量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
49.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敏感元件2焊接固定于基座13上,温度敏感元件2的探测头与支撑环21焊接,支撑环21焊接于基座13上。从而实现温度敏感元件2的牢固固定,且对高低压介质测量均适用;温度敏感元件2将被测介质的温度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
50.压力检测组件5包括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52和压力变送板51,压力变送板51位于出线端和压力敏感元件3之间,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5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压力变送板51和压力敏感元件3。由压力敏感元件3输出的压力电信号,经过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52输入压力变送板51,压力变送板51对其进行补偿、放大等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的压力测量输出信号,确保压力测量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
51.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敏感元件3焊接固定于基座13上,测量介质通过支撑环21的第一通孔211进入基座13内,然后进入到压力敏感元件3,实现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其中,压力变送板51和温度变送板41采用螺丝固定于外壳组件1的焊接环上。
52.温压一体传感器还包括电连接器6,电连接器6连接于出线端,且电连接器6电连接于温度敏感元件2和压力敏感元件3。被测介质通过支撑环21的第一通孔211,进入到外壳组件1的空腔,经过温度敏感元件2流进到压力敏感元件3里,介质压力信号由压力敏感元件3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压力敏感元件信号线52输入给压力变送板51,压力变送板51将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补偿、放大等处理,得到所需的压力输出信号,通过电连接器6进行输出。被测介质通过支撑环21的第一通孔211,进入到外壳组件1的空腔,流经温度敏感元件2的四周,并且被测介质还经过支撑环21的第二通孔212到达温度敏感元件2的探测头顶端,确保被测介质均布于温度敏感元件2的周围。介质的温度信号由温度敏感元件2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温度敏感元件信号线42输入给温度变送板41,温度变送板41将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补偿、放大等处理,得到所需的温度输出信号,通过电连接器6进行输出。
53.温度变送板41和压力变送板51对称布置于外壳组件1的中心轴线。压力变送板51和温度变送板41对称布置于外壳组件1的中心轴线,实现零组件的重心同轴设计,进一步有效减小产品随安装设备运动带来的附加载荷。
5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