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3022发布日期:2022-03-30 10:2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秤。


背景技术:

2.当前电子秤(比如体重秤、体脂秤等)普遍使用显示屏来显示称重内容与信息,如lcd屏(即,液晶显示器),led屏(即,led显示屏),tft 屏(即,tft液晶显示屏),va屏(即,va面板)等屏幕,但运用在秤面上的此类屏幕均为平面屏幕,其中lcd屏与led屏为固定字符,tft屏, va屏可以有不同的图案显示但仍旧为平面显示,显示方式过于固定,缺乏新奇感。
3.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电子秤的显示方式过于固定,缺乏新奇感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以解决电子秤的显示方式过于固定,缺乏新奇感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秤,包括秤体和投影显示装置,所述秤体包括秤面,所述投影显示装置安装在所述秤面上,所述投影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罩和投影组件;所述显示罩扣设于所述秤面上;所述投影组件包括投影仪,所述投影仪设置于所述显示罩的内部,所述投影仪用于将光线投射到所述显示罩上以实现画面显示。
6.优选地,所述显示罩包括成像区域和透射区域,所述成像区域用于显示所述投影组件投射的画面,所述透射区域用于供所述投影仪投射的光线穿过,以将所述投影仪投射的画面显示在所述电子秤外部。
7.优选地,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支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投影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投影仪转动,所述投影仪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投影仪的投射画面在所述成像区域和所述透射区域之间来回切换。
8.优选地,所述秤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成像区域的上方是否有遮挡物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成像区域上方有遮挡物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投影仪将光线投射至所述透射区域;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成像区域上方没有遮挡物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投影仪将光线投射至所述成像区域。
9.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秤面上,且位于所述显示罩的外侧。
10.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至少一对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接收端,所述红外发射端和所述红外接收端设置于所述显示罩外部,且靠近所述显示罩与所述秤面相接的边缘的位置。
11.优选地,所述秤体上还设置有机械按钮,所述机械按钮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投影仪的投射画面在所述成像区域和所述透射区域这两个区域来回切换。
12.优选地,所述成像区域覆设有光学树脂涂层。
13.优选地,所述成像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罩中间的区域,所述透射区域位于所述显示罩靠近秤体边缘的位置。
14.优选地,所述显示罩为半球形弧面或半球形弧面的一部分,所述透射区域与所述秤面相接的交线为所述显示罩的罩面与秤面相接的边缘的一部分。
15.优选地,所述显示罩为半球形壳罩、弧面形壳罩或方形壳罩。
16.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电子秤,包括秤体和投影显示装置,秤体包括秤面,投影显示装置安装在秤面上,投影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罩和投影组件;显示罩扣设于秤面上;投影组件包括投影仪,投影仪设置于显示罩内部,投影仪用于将光线投射到显示罩上以实现画面显示。该电子秤,通过设计投影显示装置,使得电子秤的称重内容与信息能够通过投影仪投射至显示罩上,继而可以将称重内容与信息的相关画面显示在显示罩上,摒弃了传统的液晶屏显示方式,并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显示方式,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新奇感。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投影仪切换至成像区域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投影仪切换至成像区域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投影仪切换至透射区域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投影仪切换至透射区域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罩为弧面形壳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1-图6中标记为:
25.秤体1、称面11、投影显示装置2、显示罩21、罩壳210、投射膜211、成像区域21a、透射区域21b、投影组件22、投影仪22a、支架22b、驱动机构22c、线缆22d、检测模块3、红外发射端31、红外接收端32。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投影显示功能的电子秤,以解决电子秤的称重内容与信息的显示方式单一且存在读数困难的问题。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包括秤体1和投影显示装置2,秤体1包括秤面11,投影显示装置2安装在秤面11上,投影显示装置2包括显示罩21和投影组件22;显示罩21扣设于秤面11上;投影组件22包括投影仪22a,投影仪22a设置于显示罩21的内部,投影仪22a 用于将光线投射到显示罩21上以实现画面显示。
29.该电子秤,通过设计投影显示装置,使得电子秤的称重内容与信息能够通过投影仪22a投射至显示罩21上,继而可以将称重内容与信息的相关画面显示在显示罩21上,摒弃了传统的液晶屏显示方式,并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显示方式,从而能够给用户带来新奇感。
30.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投影仪22a能够正常显示画面,电子秤与投影仪22a一般可以通过线缆22d连接。
3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显示罩21具体可以包括成像区域21a和透射区域21b,成像区域21a用于显示投影组件22投射的画面,透射区域21b 用于供投影仪22a投射的光线穿过,以将投影仪22a投射的画面显示在电子秤外部。通过将显示罩21设计成具有成像区域21a和透射区域21b的结构形式,使得显示罩21能够为投影仪22a投射的画面提供两种显示方式,一种是将投影仪22a的投射画面投射至成像区域21a,继而实现罩面显示,另一种显示方式是将投影仪22a的投射光线穿过透射区域21b,并使投影仪22a的投射画面投射至电子秤外部(比如墙面或其他平面上),从而实现投影显示。
3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显示罩21具体可以包括罩壳210,该罩壳210为透明塑料或者其他透明材料制作而成,而显示罩21的成像区域21a的具体形成方式,可以为在罩壳210上对应成像区域21a的罩面上覆设投影膜层211,具体地,该投影膜层211也可以覆设于罩面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投影膜层211覆设于罩面的内表面,因为这样能够避免投影膜层211刮蹭损伤;其中,投影膜层211具体可以是光学树脂涂层,又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透光投射材料,只要具有投射显示功能即可。另外在罩壳210上对应透射区域21b的罩面上未设置有投影膜层211。
3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投影组件22还包括支架22b和驱动机构 22c,投影仪22a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22b,驱动机构22c(图中仅以驱动轴进行示意未示出驱动机构的完整结构图)用于驱动投影仪22a转动,投影仪22a 转动能够带动投影仪。通过将投影组件22的投影仪22a设计成可转动的结构形式,继而驱动机构22c驱动投影仪22a转动能够使得投影仪22a的投射画面在成像区域21a和透射区域21b之间来回切换,继而实现两种显示方式的自由切换,避免了显示方式单一的情况,同时当用户不方便从成像区域21a观测称重读数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22c驱动投影仪22a转动至透射区域21b,投影仪22a的投射画面穿过透射区域21b可以投影至电子秤外侧的附近墙壁上或平面上,用户可以方便地阅读称重和投影信息,从而能够避免读数困难的问题。
34.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成像区域21a具体包括位于显示罩21中间的区域,透射区域21b位于显示罩靠近秤体边缘的位置。通过该种布置方式,使得用户不论观测成像区域21a的画面信息,还是观测穿过透射区域12b投射的画面信息均比较方便。当投射需要在两个区域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可以通过驱动机构22c驱动投影仪22a在垂直于秤面的平面转
动一个角度,例如从垂直于秤面的向正上方进行投影成像显示,转动一个锐角,例如60度,使得投影仪22a朝向斜上方投影的光线穿过透射区域21b。
35.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显示罩21的罩面结构形式具体可以为半球形弧面或半球形弧面的一部分,其中透射区域21b与秤面11相接的交线为显示罩21的罩面与秤面11相接的边缘的一部分,通过将透射区域21b设计成透射区域21b与秤面11相接的交线为显示罩21的罩面与秤面11相接的边缘的一部分,一方面有助于显示罩21的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更加符合用户的视觉体验。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将显示罩21设计成上述半球形弧面或半球形弧面的一部分的结构形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而已,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计成其他结构形式,比如方形壳罩,又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弧面形壳罩的结构形式。
36.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秤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成像区域21a的上方是否有遮挡物的检测模块3,该检测模块3可以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机构22c连接,当检测模块3检测到成像区域21a上方有遮挡物时,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机构22c控制投影仪22a将光线投射至透射区域21b;当检测模块3检测到成像区域21a上方没有遮挡物时,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机构22c 驱动投影仪22a将光线投射至成像区域21a。通过设计检测模块3,使得电子秤能够自动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从而使得电子秤的称重信息显示更加智能。
37.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该检测模块3一般选择设置于秤面11上,且位于显示罩21的外侧。通过设计在显示罩21的外侧,使得检测模块3的检测灵敏性更好,避免了检测模块3受到显示罩21内部投影仪的光线影响。其中,检测模块3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对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设置于显示罩21外部,且靠近显示罩21与秤面11相接的边缘的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模块3设计成一对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这对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优选设计在显示罩21沿电子秤的前后方向的平分面与称面11相交的位置或该位置附近。当检测模块3设计成两对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时,优选设计成对称分布于显示罩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此处的前、后、左、右是以用户站在电子秤上时,用户感知的方位进行的定义),其中左右两侧的布置方式;当检测模块3采用两对以上的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时,可以选择将各对红外发射端31和红外接收端32沿显示罩的周向边缘布置。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计成两对,可以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当然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定,在此不做更具体的描述。
38.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红外发射端31与红外接收端32紧贴显示罩21并略高于称面11,以保证发射接收正常。
39.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模块3实现自动切换显示方式的工作过程,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40.当显示罩21上方有物体遮挡时,红外接收端32会收取到红外发射端31 的发射至物体后返回的信号,此时,控制电路导通相应的电路,从而控制驱动机构22c带动投影仪22a的投射方向自朝向成像区域21a向朝向透射区域 21b转动,比如,投影仪22a的投射方向朝向成像区域21a时与投影仪22a的投射方向朝向透射区域21b时,这两个投射方向所呈夹角为小于等于90
°
,驱动机构22c则驱动投影仪22a转动小于等于90
°
进行显示模式的切换。当切换至透射区域21b(也即外投影模式)后,投影仪22a的内部程序会将原有的显示内容调
整,以便显示内容从透射区域21b穿过后投影在电子秤外的墙壁或其他平整平面后呈现出良好的显示效果。
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检测模块3实现自动切换显示方式的形式,仅仅是本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而已,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手动切换显示方式的形式,比如,秤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机械按钮,该机械按钮能够控制驱动机构22c带动投影仪22a的投射画面在成像区域21a和透射区域21b 这两个区域来回切换。
42.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机械按钮的方式实现手动控制,仅仅是本新型实施例对于手动控制的举例而已,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移动控制设备进行操作,具体地,通过将驱动机构与移动控制设备通讯连接,移动控制设备能够控制驱动机构22c带动投影仪22a的投射画面在成像区域21a和透射区域21b这两个区域来回切换。其中,移动控制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等,手机上装载有与电子秤相匹配的app程序,通过在app上进行操作即可。实际应用过程中,具体采用何种操控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计,在此不做更具体的描述。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秤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4.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若涉及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若涉及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涉及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6.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