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3128发布日期:2022-02-12 14:2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剥离强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水利行业待加固的小型水库数量巨大, 由于大部分水库均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办水利时期,因历史原因,坝下涵管普遍存在种种问题和缺陷,目前对坝下涵管一般采取的加固方式主要有, 局部维修加固、 挖开坝体将涵管拆除重建和套衬钢管加固等办法, 但应用中发现,挖开坝体拆除重建费用较高,施工时段长,坝体渡汛问题突出,挖开后回填的坝体与原来经过多年沉降稳定的坝体之间, 不容易结合良好, 容易因不均匀沉降造成新的坝体裂缝,套衬钢管加固,为了使钢管顺利送入原涵管,钢管外径必须小于原涵管内径5~10cm甚至更多, 对原管径缩小过多, 且一旦遇到涵管弯折变形或局部错台、 凸起时, 极易卡死,造成进退两难的窘境,另外, 钢管与原涵管之间的间隙必须进行灌浆处理,但灌浆质量不容易密实,涵管较长时尤甚,对有弯折或非圆形管道,钢管套衬法则根本无计可施,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 近年, 水利系统将一种在石油、 化工、 天然气、 市政等行业广泛应用的, 称为软管翻衬法或拖入法的非开挖管道原位修复技术引入坝下涵管加固中来。
3.发明专利《一 种复合内衬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 (专利号201010214055.4)提出了一种坝下涵管复合内衬抗外水压力的原位测试方法, 也是一种破坏性的试验方法, 实验完毕需对坝体钻孔和管壁实验部位进行修复。当工地无钻孔、灌浆设备时,需专门运进钻孔、 灌浆设备, 试验费用较高, 试验耗时较长。 此外, 当涵管直径较小, 在涵管内壁进行试验准备以及试验后对试验区域的修复作业时, 人员难以或无法进入, 需采用工业机器人, 造成操作困难或无法操作, 实施试验的难度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侧两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均与第一滑槽内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右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离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滑块一端分别和两
个固定块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底座顶部位于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顶部中央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压块位于凹槽左侧底端和右侧底端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第一压块顶部设置有柔性复合内衬,所述柔性复合内衬顶部设置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插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二压块顶部位于进水管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垫,两个所述第一密封环垫相对侧均与进水管外壁贴合,所述第一密封环右侧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卡槽,所述第二密封环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和两个卡槽内侧卡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垫,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环垫底部均与第二压块顶部贴合,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相离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
6.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共设置有两组,每组两个,且分别对称分布在底座的底部。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均与第一滑槽相适配,且两个第一滑块截面呈t型结构。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由两个螺杆装配成,且两个螺杆螺向相反,且两个螺杆分别和两个第一滑块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相适配,且第二滑块截面呈十字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为两个半径相等半圆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卡槽和卡块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顶部右端和卡块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且第一螺纹通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片顶部和第二压块顶部位于进水管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第二螺纹通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将柔性复合内衬放置在第一压块顶部,此时柔性复合内衬将和凹槽形成一个可闭合的空间,再将第二压块放置在柔性复合内衬顶部,转动转轮,从而带动固定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转动,在两个螺向相反的螺杆的配合下,从而使得两个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侧相向滑动或相反滑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杆在第一滑块顶部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块分别在两个第二滑槽内侧上下滑动,从而带动两个压板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两个压板将第二压块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压块将柔性复合内衬进行压紧,再将进水管插入到通孔内侧,将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卡接拼装在进水管外侧,从而使得卡块卡接在卡槽内侧,将第一螺钉插入到第一螺纹通孔内侧,转动第一螺钉,从而将卡块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拼装在一起,再将第二螺钉插入到第二螺纹通孔内侧,转动第二螺钉,从而对固定片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固定安装在第二压块顶部,再将水泵的出水口接到进水管顶部,从而使得外界的水将进入进水管和柔性复合内衬顶部接触,在漏水孔的配合下,柔性复合内衬和凹槽形成的空间将和大气连通,从而使得此空间内的气压和大气压相等,逐渐提高进水管内的水压,直至柔性复合内衬与第一压块上表面某处被水压力剥离漏水,这一级试验压力值就是柔性复合内衬的抗外水压力极限值,此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操作便捷,方便进行试验,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连接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支撑腿;3、螺纹杆;4、第一滑块;5、立柱;6、转轮;7、固定杆;8、第一滑槽;9、固定块;10、连接杆;11、第一压块;12、漏水孔;13、凹槽;14、柔性复合内衬;15、第二压块;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压板;19、进水管;20、通孔;21、固定片;22、第一密封环;23、第一密封环垫;24、第二密封环垫;25、第二密封环;26、卡槽;2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内衬材料抗剥离强度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滑槽8内侧两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4,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均与第一滑槽8内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底座1右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轮6,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立柱5,两个所述立柱5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6内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7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18,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7相离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两个所述连接杆10远离第二滑块17一端分别和两个固定块9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两个立柱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11,所述第一压块11顶部中央开设有凹槽13,所述第一压块11位于凹槽13左侧底端和右侧底端均开设有漏水孔12,所述第一压块11顶部设置有柔性复合内衬14,所述柔性复合内衬14顶部设置有第二压块15,所述第二压块15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内侧插接有进水管19,所述第二压块15顶部位于进水管19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所述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垫23,两个所述第一密封环垫23相对侧均与进水管19外壁贴合,所述第一密封环22右侧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卡槽26,所述第二密封环25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卡块27,两个所述卡块27分别和两个卡槽26内侧卡接,所述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垫24,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环垫24底部均与第二压块15顶部贴合,所述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相离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21。
22.请参阅图1,支撑腿2共设置有两组,每组两个,且分别对称分布在底座1的底部,使得固定效果更好,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23.请参阅图1,两个第一滑块4均与第一滑槽8相适配,且两个第一滑块4截面呈t型结构,第一滑块4和第一滑槽8的滑动配合,便于装置的调节使用;
24.请参阅图1,螺纹杆3由两个螺杆装配成,且两个螺杆螺向相反,且两个螺杆分别和
两个第一滑块4相适配,在两个螺向相反的螺杆的配合下,螺纹杆3在转动时,可以使得两个第一滑块4在第一滑槽8内侧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
25.请参阅图1,第二滑块17和第二滑槽16相适配,且第二滑块17截面呈十字结构,第二滑块17和第二滑槽16的滑动配合,方便压板18的上下移动;
26.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为两个半径相等半圆形结构,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的拼接配合,便于对进水管19与通孔20的密封;
27.请参阅图4,卡槽26和卡块27相适配,卡块27和卡槽26的卡接配合,便于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的拼接配合;
28.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密封环22顶部右端和卡块27顶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且第一螺纹通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转动第一螺钉,在第一螺纹通孔的配合下,从而使得第一螺钉将卡块27进行限位固定;
29.请参阅图2、图3和图4,两个固定片21顶部和第二压块15顶部位于进水管19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第二螺纹通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转动第二螺钉,在第二螺纹通孔的配合下,从而使得两个固定片21固定安装在第二压块15顶部;
30.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柔性复合内衬14放置在第一压块11顶部,此时柔性复合内衬14将和凹槽13形成一个可闭合的空间,再将第二压块15放置在柔性复合内衬14顶部,转动转轮6,从而带动固定杆7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3转动,在两个螺向相反的螺杆的配合下,从而使得两个第一滑块4在第一滑槽8内侧相向滑动或相反滑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杆10在第一滑块4顶部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滑块17分别在两个第二滑槽16内侧上下滑动,从而带动两个压板18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两个压板18将第二压块15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压块15将柔性复合内衬14进行压紧,再将进水管19插入到通孔20内侧,将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卡接拼装在进水管19外侧,从而使得卡块27卡接在卡槽26内侧,将第一螺钉插入到第一螺纹通孔内侧,转动第一螺钉,从而将卡块27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拼装在一起,再将第二螺钉插入到第二螺纹通孔内侧,转动第二螺钉,从而对固定片21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环22和第二密封环25固定安装在第二压块15顶部,再将水泵的出水口接到进水管19顶部,从而使得外界的水将进入进水管19和柔性复合内衬14顶部接触,在漏水孔12的配合下,柔性复合内衬14和凹槽13形成的空间将和大气连通,从而使得此空间内的气压和大气压相等,逐渐提高进水管19内的水压,直至柔性复合内衬14与第一压块11上表面某处被水压力剥离漏水,这一级试验压力值就是柔性复合内衬14的抗外水压力极限值,此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操作便捷,方便进行试验,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了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