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6791发布日期:2022-03-05 09: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注浆环管(2)和第二注浆环管(3),所述第一注浆环管(2)和第二注浆环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换接头连通(8),所述第一注浆环管(2)和第二注浆环管(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换接头(9)连通,所述第一注浆环管(2)和第二注浆环管(3)呈椭圆形;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和第二转换接头(9)之间连通有注浆直管(4),所述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注浆直管(4)上设置多个注浆孔(10);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的上方连通有进浆导管(1),所述第二转换接头(9)的下方连通有出浆导管(5);所述进浆导管(1)、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注浆直管(4)、出浆导管(5)组成的结构处于竖直面且形成通路;所述出浆导管(5)固定于土样槽(11)上,所述出浆导管(5)连接废液容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接头(8)有四个承插接口,所述承插接口分别连接进浆导管(1)、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注浆直管(4);所述注浆直管(4)、进浆导管(1)竖直设置;所述承插接口的直径与形状分别与相应连接管段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接头(9)有四个承插接口,所述承插接口分别连接出浆导管(5)、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注浆直管(4);所述注浆直管(4)、出浆导管(5)竖直设置;所述承插接口的直径与形状分别与相应连接管段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直管(4)靠近第一转换接头(8)的一端设置有进浆阀门(6),所述进浆阀门(6)的尺寸和形状与注浆直管(4)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导管(5)靠近第二转换接头(9)的一端设置有出浆阀门(7),所述出浆阀门(7)的尺寸和形状与出浆导管(5)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10)分别设置在注浆直管(4)、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的管壁两侧,所述注浆孔(10)呈等间隔分布,所述注浆孔(10)的孔径20-40mm,所述注浆孔(10)从孔壁伸出20-5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导管(1)的一端呈倒锥形结构,所述进浆导管(1)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转换接头(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导管(1)、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注浆直管(4)、出浆导管(5)是直径为50-80mm的管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导管(1)、第一注浆环管(2)、第二注浆环管(3)、注浆直管(4)、出浆导管(5)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流式微生物多孔注浆实验装置,包括第一注浆环管和第二注浆环管,第一注浆环管和第二注浆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换接头连通,第一注浆环管和第二注浆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换接头连通,第一注浆环管、第二注浆环管、注浆直管上设置多个注浆孔,第一注浆环管和第二注浆环管呈环形结构;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之间连通有注浆直管;第一转换接头的上方连通有进浆导管,第二转换接头的下方连通有出浆导管;出浆导管固定于土样槽上,出浆导管连接废液容器。解决了常规实验装置菌液渗入范围有限、胶结反应不均匀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菌液利用率,实现了土样不同位置注浆时序的控制,注浆过程依靠菌液重力自流,不产生能耗。不产生能耗。不产生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赵力 苏岩 陈阳 谈刘鑫 陶磊 王淼 王琪 张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