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3811发布日期:2022-01-27 10:5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机动车的灯光是机动车的重要指示标志,机动车的灯光是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向驾驶员、乘客以及交通管理人员提供照明,对其他车辆和行人起到提示及警告的作用,前照灯的发光器强度和光束的照射方向被列为机动车运行安全监测的必检项目,即关乎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视野也影响到灯光视觉感受。
3.如公告号为cn2027706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汽车灯光检测仪,包括导轨、底座、立柱和受光箱,导轨安装在水平地面上,底座下方装有脚轮使得仪器沿导轨移动,底座的后方安装有行程开关防止仪器脱离轨道,底座上安装有立柱,受光箱安装在立柱的一侧;底座内安装有两个电机、电机散热风扇、主控制板、调速盒、电源系统和传动轴,两个电机分别控制受光箱沿立柱上下移动和底座沿导轨左右移动,底座上盖上侧面设置有散热孔用于降低电机工作温度。灯光检测仪在检测机动车的灯光时,要保证灯光检测仪的灯光检测箱与被检测机动车的灯光的光轴正垂直。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灯光检测仪的底座的脚轮要与导轨紧密贴合,才能使得灯光检测仪在移动过程中与被检测机动车的灯光的光轴正垂直,由于导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和破损,底座的脚轮在导轨上移动时,脚轮与导轨之间有空隙,使得灯光检测仪不易沿直线移动,灯光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灯光检测仪存在导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易变形和破损,使得灯光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包括底箱、安装在底箱上的支撑件和安装在支撑件上的检测装置,所述底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安装有刹车片,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安装在底箱上的套筒、活动套设在套筒内的活动底杆和能够使活动底杆相对于套筒保持固定的锁紧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底板和检测仪器,测量底板水平安装在活动底杆上端,测量底板上水平安装有导轨条,检测仪器滑动安装在导轨条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和破损,本灯光检测仪无需用到导轨进行移动,通过底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带动灯光检测仪移动,万向轮安装有刹车片,当灯光检测仪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通过按下万向轮的刹车片,使得万向轮被刹车片锁住,灯光检测仪停止移动。支撑件包括有活动底杆和套筒,通过伸缩套筒内的活动底杆,通过锁紧件进行夹持住活动底杆,使得灯光检测仪能更加方便地检测竖直方位的灯光状况;水平安装在活动底杆上的测量底板上安装有导轨条,检测仪器安装在灯光检测仪上,使得灯光检测仪能够更加方便地检测水平方位的灯光状况,无需
通过导轨对灯光检测仪进行移动,就能检测到水平和竖直方位的灯光状况。
8.可选的,所述导轨条在测量底板的顶面上沿着测量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导轨条沿着测量底板顶面的前侧边设置,检测仪器滑动安装在沿测量底板前侧边设置的导轨条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轨条沿着测量底板顶面的前侧边设置,使得所需要的导轨条用料更少,减少了灯光检测仪的制造成本。
10.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配重块,测量底板顶面的后侧边也设置有导轨条,配重块滑动安装在该导轨条上,配重块的质量与检测仪器的质量相等。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仪器在测量底板上进行滑动的过程中,检测仪器的重量使得灯光检测仪往一侧倾斜,安装配重块的作用是平衡检测仪器对灯光检测仪的重力作用,通过杠杆原理使得灯光检测仪能够平稳的运行。
12.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转向齿轮和齿轮皮带,转向齿轮在测量底板的顶面靠近左右两个侧面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一个,齿轮皮带套设在转向齿轮上,转向齿轮带动齿轮皮带转动,配重块和检测仪器均固定安装在齿轮皮带的外侧面,配重块与活动底杆之间距离和检测仪器与活动底杆之间距离相等。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与检测仪器在移动过程中,很难达到平衡位置而且操作起来繁琐,通过转向齿轮和齿轮皮带之间的咬合,使得转动转向齿轮,从而带动齿轮皮带转动,固定安装在齿轮皮带的配重块和检测仪器同步转动,使得配重块和灯光检测仪在移动过程中更为平稳。
14.可选的,所述套筒包括夹持筒和直杆筒,直杆筒顶部的外侧面开设有螺纹,夹持筒固定安装在直杆筒的顶面上,夹持筒的侧面开设有通槽,通槽靠近夹持筒顶面的侧面与夹持筒的顶面重合,锁紧件为锁紧盖,锁紧盖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锁紧件的螺纹与套筒的螺纹可相互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件与套筒的夹持筒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夹持筒收拢并夹持住活动底杆,使得活动底杆滑动过程中无需指定位置进行锁紧,改善了调节灯光检测仪的高度时不具有便捷性的问题。
16.可选的,所述锁紧盖包括圆台筒和柱体筒,圆台筒固定安装在柱体筒的顶面上,圆台筒顶面的内径小于圆台筒底面的内径,圆台筒的底面形状与柱体筒的顶面形状相同,柱体筒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盖仅需通过旋拧在套筒上来控制套筒上的夹持筒的松紧,夹持筒的顶端不断地向锁紧盖的圆台筒收拢,使得夹持筒收拢,便可控制活动底杆的锁紧状态。
18.可选的,所述底箱包括水箱,水箱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穿设过水箱的顶面位于水箱的内部,水雾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上,水雾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雾喷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光检测仪在测量正常状态下的灯光情况,也需检测恶劣天气的灯光情况,通过设置水雾喷头,模拟灯光在雨雾天气情况下的效果,使得灯光检测仪检测数据更具有真实性。
20.可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面一体成型有收纳箱,收纳箱内部为空腔,水泵、水雾喷头
和水雾软管均安装在收纳箱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雾软管和水雾喷头在使用结束时,灯光检测仪通过安装收纳箱,使得水雾喷头和水雾软管均收纳在收纳箱内,节省了灯光检测仪的占地空间,提高了灯光检测仪的空间利用率。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改善了灯光检测仪存在导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易变形和破损,使得灯光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
24.2.雾化机构的设置是进行环境模拟,通过水雾喷头的作用模拟机动车在水雾环境时的灯光强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动底杆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动底杆上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锥形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基础机构;11、底箱;111、水箱;112、收纳箱;12、活动底杆;13、万向轮;14、锁紧盖;141、圆台筒;142、柱体筒;15、套筒;151、夹持筒;152、直杆筒;2、雾化机构;21、水泵;22、水雾喷头;23、水雾软管;3、检测机构;31、测量底板;32、导轨条;33、滑动块;34、限位条;35、滑槽;36、灯光检测件;4、同步机构;41、配重块;42、转向齿轮;43、齿轮皮带;44、一号锥形齿轮;45、直杆;46、二号锥形齿轮;47、转动杆;48、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参照图1,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包括基础机构1、雾化机构2、检测机构3和同步机构4,基础机构1包括底箱11和安装在底箱11上的活动底杆12,且活动底杆12竖直设置,检测机构3和同步机构4均安装在活动底杆12上,雾化机构2安装在底箱11内。
32.参照图2,底箱11包括水箱111,水箱111顶部的左侧面设置有注水口。水箱111的顶面一体成型有收纳箱112,收纳箱112的底面形状与水箱111的顶面形状相同,收纳箱112内部为空腔,且收纳箱112的前侧面设置为斜面且斜面开设有开口。雾化机构2包括水泵21、水雾喷头22和水雾软管23,水泵21固定安装在收纳箱112内部的底面,水泵21的进水口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穿设过水箱111顶面并位于水箱111内部。水雾软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21出水口上,水雾软管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雾喷头22上,水泵21可为水雾喷头22提供水源,水雾喷头22和水雾软管23可收纳在收纳箱112内部。基础机构1还包括万向轮13,万向轮13在底箱11底面的四个顶角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万向轮13安装有刹车片。当灯光检测仪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通过按下万向轮13的刹车片,使得万向轮13被刹车片锁住,灯光检测仪停止移动。
33.参照图2,基础机构1还包括套筒15和锁紧盖14。套筒15包括夹持筒151和直杆筒152,直杆筒152固定安装在底箱11上,直杆筒152竖直设置,直杆筒152顶部的外侧面开设有
螺纹,夹持筒151一体成型在直杆筒152的顶面,夹持筒151的底面形状与直杆筒152的顶面形状相同;夹持筒151的侧面开设有长条状的通槽,通槽靠近夹持筒151顶端的侧面与夹持筒151的顶端重合,通槽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通槽在夹持筒151的顶部等间距设置。锁紧盖14包括圆台筒141和柱体筒142,圆台筒141一体成型在柱体筒142的顶面上,圆台筒141顶面的内径小于圆台筒141底面的内径,圆台筒141的底面形状与柱体筒142的顶面形状相同,柱体筒142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柱体筒142内侧面的螺纹与直杆筒152外侧面的螺纹可相互配合,活动底杆12的直径与圆台筒141顶面的内径相等,活动底杆12靠近套筒15的一端穿设过锁紧盖14并活动套设在套筒15内,通过将锁紧盖14旋拧在套筒15上,锁紧盖14下压过程中锁紧盖14的上端对夹持筒151的上端进行挤压,使得夹持筒151上端朝向夹持筒151的轴线的一侧收拢,从而夹持住活动底杆12。
34.参照图3,检测机构3包括测量底板31和导轨条32。活动底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测量底板31的底面正中心位置处,测量底板31水平设置。测量底板31沿着测量底板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条32,导轨条32在测量底板3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置有两个,同一侧面上的导轨条32分别沿着测量底板31的前侧边和后侧边设置,导轨条32的长度与测量底板31的长度相等。四根导轨条32中靠近测量底板31前侧边的两根导轨条32为一组,靠近测量底板31后侧边的两根导轨条32为另一组,各组导轨条32上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块33,两个滑动块33的左侧面开设有滑槽35,滑槽35为通槽,两组导轨条32上的滑动块33相互靠近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滑槽35的第一侧面与滑动块33的外侧面重合,导轨条32嵌设在滑槽35内,滑槽35上下两个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同一组导轨条32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
35.参照图3,滑槽35的上下两个内侧壁靠近第一侧面的位置处均安装有长条状的限位条34,两个限位条34的横截面与第一侧面相互平行,两个限位条34之间相互平行,导轨条32设置在限位条34与滑槽35远离第一侧面的内侧壁之间,并与限位条34和滑槽35远离第一侧面的内侧壁贴合,限位条34的左右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均等于滑动块33左右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安装在测量底板31前侧面的滑动块33安装有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为灯光检测件36,安装在测量底板31后侧面的滑动块33安装有配重块41,灯光检测件36的重量与配重块41的重量相等。
36.参照图3,同步机构4包括转向齿轮42、齿轮皮带43。转向齿轮42在测量底板31顶面靠近测量底板31左右两端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一个,两个转向齿轮42安装在测量底板31顶面上的两根导轨条32之间,齿轮皮带43套设在转向齿轮42上,转向齿轮42带动齿轮皮带43转动。滑动块33靠近齿轮皮带43的侧面固定安装在齿轮皮带43的外侧面上,使得齿轮皮带43的转动带动滑动块33滑动。滑动块33在滑动过程中,灯光检测件36与活动底杆12之间的距离等于配重块41与活动底杆12之间的距离。
37.参照图3和图4,测量底板31在靠近测量底板31左侧面的转向齿轮42正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空腔,靠近测量底板31左侧面的转向齿轮42的底面正中心位置处竖直固定安装有直杆45,且直杆45转动安装在测量底板31上,直杆45的另一端位于测量底板31的空腔内,直杆45位于测量底板31空腔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锥形齿轮44,测量底板31的左侧面正中心位置处水平开设有直通孔,直通孔内穿设有转动杆47,转动杆47一端位于测量底板31的空腔内并固定安装有二号锥形齿轮46,转动杆4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柄48,一号锥形齿轮44和二号锥形齿轮46之间相互咬合。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检测的灯光检测仪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底箱11的底面设置有万向轮13,将灯光检测仪移动到被检测灯光的光轴正垂直位置,万向轮13设置有刹车系统,使得灯光检测仪准确地停顿在正垂直位置,通过手动转动转柄48,二号锥形齿轮46也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了与二号锥形齿轮46相互咬合的一号锥形齿轮44转动;一号锥形齿轮44的转动带动了转向齿轮42的转动,使得与转向齿轮42相互咬合的齿轮皮带43进行转动,固定安装在齿轮皮带43上的滑动块3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灯光检测件36与配重块41在测量底板31上进行滑动。通过设置套筒15、活动底杆12和锁紧盖14之间的配合来调节检测机构3的高度,能对不同检测方向的灯光进行上下方位检测。活动底杆12和测量底板31的表面设置有长度刻度线,使得灯光检测仪的移动位置更加精确。雾化机构2的设置是进行环境模拟,通过水雾喷头22的作用模拟机动车在水雾环境时的灯光强度。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