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合一用预埋管堵点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2612发布日期:2022-04-02 09:1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三法合一用预埋管堵点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管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法合一用预埋管堵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物在墙内预埋电子线路时,需要将电子线路铺设在pvc材质的预埋套管内,然后再将预埋套管放置于楼板位置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样预埋套管就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了,预埋套管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压力挤压线路,防止电路老化受潮,同时起到阻燃的作用。现有预埋套管在预埋施工后可能会出现管路断裂或塌陷的情况,这样预埋套管内就会出现一个堵塞点,现有由于预埋管位于楼板内部,路径未知且不可视,所以很难确定堵点的位置,往往都会重新敷设管线,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力和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预埋管堵点的定位装置成为了现有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法合一用预埋管堵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收卷盘、摇把、电缆探测振荡器、连接滑套、钢丝和探测头,所述收纳盒内安装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外侧缠绕有钢丝,所述钢丝一端与收卷盘连接,所述钢丝另一端穿过收纳盒并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收纳盒前侧安装有摇把,所述摇把与收卷盘主轴连接,所述收纳盒右端设置有电缆探测振荡器,所述电缆探测振荡器下方通过导线连接有连接滑套,所述连接滑套套设于钢丝外侧;
4.所述连接滑套为与钢丝贴合的金属套结构;
5.所述探测头由探头本体、弹性滑轮、电池、内部控制芯片、无线电接发器、蜂鸣器和触碰连通结构组成,所述探头本体右侧设置有触碰连通结构,所述探头本体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滑轮,所述探头本体内置有电池和内部控制芯片,所述探头本体顶端外侧设置有蜂鸣器,所述探头本体右端面设置有无线电接发器;
6.所述触碰连通结构包括滑槽、挤压板、复位弹簧、连通电极和连通槽,所述滑槽开设与探头本体右侧,所述挤压板滑动安装与滑槽内,所述挤压板与滑槽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在挤压板上,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抵在滑槽内壁上,所述挤压板左侧面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连通电极,所述滑槽左侧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铜片,上下两所述连接铜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距离;
7.所述电池的正负极均通过导线与内部控制芯片和无线电接发器连接,所述内部控制芯片通过导线与无线电接发器连接,所述蜂鸣器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8.下侧所述连通槽下方的连接铜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正极连接,下侧所述连通槽上方的连接铜片与上侧连通槽下方的连接铜片通过导线连接,上侧所述连通槽上方的连接铜片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
9.所述弹性滑轮由滑动座、滑轮、连接柱和弹簧组成,所述滑动座设置于探头本体
上,所述滑轮安装于连接柱的外端,所述连接柱内端通过弹簧滑动安装于滑动座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探测头,通过在预埋管的两端插入钢丝,分别将探测头放入预埋管内部,直到探测头抵在堵塞点上,由于设置有触碰连通结构,所以探测头抵在堵塞点上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听到这个声音就证明探测头抵达堵点位置,不再向内送钢丝,由于钢丝通过连接滑套与电缆探测振荡器连接,所以钢丝深入预埋套管后相当于一根连通的导线,在楼板上方通过电缆探测接收器即可探测出钢丝的行进路程和最终探测头停留的断点位置,然后以预埋套管两端的钢丝插入点为中心,中心到断点位置的距离为半径画两个弧形,两个弧形之间最小距离的位置即为堵点的位置区间,然后用听针在位置区间探听蜂鸣器的声响确定具体位置,蜂鸣器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探测头是否接触堵点位置和堵点具体位置的确定,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便捷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弹性滑轮可以适应不同内径的预埋管,使得弹性滑轮抵在预埋管内壁辅助探测头进入预埋管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无线电接发器,堵点两侧的探测头的无线电接发器可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穿透堵点,从而测量左侧探测头与右侧探测头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堵点的大小,堵点具体位置和大小都确定完毕即可对指定位置进行混凝土的剔除和pvc预埋管的一段更换;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弧线法、电缆断点探测法、金属探针听针法相结合,同时与两侧钢丝和探测头共同使用可以快速确定混凝土楼板内预埋管的堵点位置,无需将整个pvc预埋管都重新敷设,只需定点重新接管即可,大大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工人劳动力损耗。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探测头处的放大图。
16.如图:1、收纳盒;2、收卷盘;3、摇把;4、电缆探测振荡器;5、连接滑套;6、钢丝;7、探测头;8、探头本体;9、电池;10、内部控制芯片;11、无线电接发器;12、蜂鸣器;13、滑槽;14、挤压板;15、复位弹簧;16、连通电极;17、连通槽;18、连接铜片;19、滑动座;20、滑轮;21、连接柱;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法合一用预埋管堵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1、收卷盘2、摇把3、电缆探测振荡器4、连接滑套5、钢丝6和探测头7,收纳盒1内安装有收卷盘2,收卷盘2外侧缠绕有钢丝6,钢丝6一端与收卷盘2连接,钢丝6另一端穿过收纳盒1并连接有探测头7,收纳盒1前侧安装有摇把3,摇把3与收卷盘2主轴连接,收纳盒1右端设置有电缆探测振荡器4,电缆探测振荡器4下方通过导线连接有连接滑套5,连接滑套5套设于钢丝6外侧;
19.连接滑套5为与钢丝6贴合的金属套结构;
20.探测头7由探头本体8、弹性滑轮20、电池9、内部控制芯片10、无线电接发器11、蜂
鸣器12和触碰连通结构组成,探头本体8右侧设置有触碰连通结构,探头本体8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弹性滑轮20,探头本体8内置有电池9和内部控制芯片10,探头本体8顶端外侧设置有蜂鸣器12,探头本体8右端面设置有无线电接发器11;
21.触碰连通结构包括滑槽13、挤压板14、复位弹簧15、连通电极16和连通槽17,滑槽13开设与探头本体8右侧,挤压板14滑动安装与滑槽13内,挤压板14与滑槽1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一端抵在挤压板14上,复位弹簧15另一端抵在滑槽13内壁上,挤压板14左侧面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连通电极16,滑槽13左侧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连通槽17,连通槽17内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铜片18,上下两连接铜片18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距离;
22.电池9的正负极均通过导线与内部控制芯片10和无线电接发器11连接,内部控制芯片10通过导线与无线电接发器11连接,蜂鸣器1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池9的负极连接;
23.下侧连通槽17下方的连接铜片18通过导线与电池9的正极连接,下侧连通槽17上方的连接铜片18与上侧连通槽17下方的连接铜片18通过导线连接,上侧连通槽17上方的连接铜片18通过导线与蜂鸣器12的正极连接;
24.弹性滑轮20由滑动座19、滑轮20、连接柱21和弹簧22组成,滑动座19设置于探头本体8上,滑轮20安装于连接柱21的外端,连接柱21内端通过弹簧22滑动安装于滑动座19内。
25.实施例2
26.预埋管整体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预埋管左右两端需要与留在外面与接线盒连接,当需要定位堵点时,将本装置分别放置在预埋管的左右两端,并且从左右两端插入钢丝6,使得两侧探测头7插入到预埋管内,拉动钢丝6使得收卷盘2转动,钢丝6在连接滑套5的连接下插入预埋管内壁,同时探测头7上下的弹性滑轮20抵紧预埋管内壁辅助探头本体8滑入,当探头本体8伸入至堵点处时,触碰连通结构的挤压板14接触堵点并向内侧移动使得连通电极16与连通槽17的上下两连接铜片18接触,接通电池9与蜂鸣器12的电路使得蜂鸣器12响起,听到蜂鸣器12的声音就证明探测头7已经到达堵点位置,将左右两侧探测头7都调整至堵点位置,同时电缆探测振荡器4通过连接滑套5不断向钢丝6施加振荡信号,通过在楼板上方用电缆探测接收器以探测钢丝6在预埋管内的路径以及探测头7的停止位置,然后以预埋管左右两端的钢丝6伸入位置为中心,中心到探测的停止位置为半径画两个弧形,这两个弧形之间距离最短的位置即为堵点的大概位置,然后在大概位置内用听针探听蜂鸣器12的响动,直到找到准确位置;
27.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接发器11可以发射无线电信号,一侧的探测头7的无线电接发器11发射信号供另一侧探测头7的无线电接发器11接收,这期间无线电的速度是一定且已知的,两无线电接发器11可以测量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之间的时间差,这样就可以根据时间差和无线电速度来计算两个探测头7之间的间距,而这个间距则为堵点之间的大小,以此可以确定堵点大小;
28.堵点大小和准确位置确定完毕后,将该位置楼板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将对应大小的pvc预埋管切除并替换成新的预埋管,然后将其接好,无需整体重新敷设,只需定点替换预埋管即可,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劳动力。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
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