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0663发布日期:2022-04-14 21:5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校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2.校准是设备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设备的校准主要是为了检测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准确,校准的结果直接反映了设备的性能的好坏。
3.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设备的性能,需要同时对大量的设备进行校准。当前的校准系统在更换待校准的设备的过程中,存在较长的空闲时间,校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校准系统,可减少或者消除因更换待校准的设备所导致的时间的浪费,可提高校准效率。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校准系统。所述校准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校准仪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以及所述校准仪器相连接,所述校准仪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相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当确定完成对所述第一夹具连接的第一待校准对象的校准,并且确定所述第二夹具已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时,控制所述校准仪器对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
6.这里,控制设备在对第一夹具上的第一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的同时即可检测第二夹具是否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在其确定完成对第一待校准对象的校准并确定已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时,可以直接对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这样就可减少或者消除因更换待校准的设备所导致的时间的浪费,进而可提高校准效率。
7.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其还包括信号分路器。所述校准仪器与所述信号分路器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信号分路器的第二端与第一夹具连接,所述信号分路器的第三端与第二夹具连接。所述信号分路器用于将通过所述信号分路器的第一端接收到的第一校准信号分路成第二校准信号和第三校准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分路器的第二端将所述第二校准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待校准对象,通过所述信号分路器的第三端将所述第三校准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通过信号分路器为校准仪器提供了多个信号发送接口,使得校准仪器具备了同时连接更多夹具的可能性,有利于校准系统的功能强化。
8.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信号分路器包括多工器。
9.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信号分路器与所述校准仪器、所述第一夹具以及所述第二夹具通过射频连接线相连接。
10.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任一夹具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任一夹具连接的待校准对象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控制设备相连接,所述待校准对象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信号分路器相连接。
11.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任一夹具包括电源接口,所述任一夹具通过所述电源
接口为所述任一夹具连接的待校准对象供电。
12.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任一夹具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任一夹具连接的待校准对象。
13.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部件和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任一夹具相连接。所述固定夹板可在所述连接部件提供的滑动方向上滑动,以固定或者释放所述任一夹具连接的待校准对象。其中,所述滑动方向与所述待校准对象放置的平面相互垂直。
14.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控制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所述校准仪器相连接,所述校准仪器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相连接。
15.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控制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的标识信息。
16.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校准仪器发送的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对应的校准结果。根据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的标识信息和所述校准结果生成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的校准报告。这里,第二待校准对象与其校准报告绑定,从而实现校准报告与待校准对象唯一对应,有利于校准报告的管理。
17.如上所述的校准系统,上述控制设备包括输入/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输出设备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来显示用于控制所述校准仪器对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的控制界面,控制设备可通过该控制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在实际应用中,当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夹具已连接第一待校准对象时,所述控制设备通过上述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用于控制所述校准仪器对第一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的第一控制界面,当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界面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校准开始指令后,所述控制设备即可控制所述校准仪器对所述第一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与此同时,当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夹具已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时,所述控制设备还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来显示用于控制所述校准仪器对第二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的第二控制界面。当控制设备确定第一待校准对象已经完成校准且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界面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校准开始指令后,所述控制设备即可控制所述校准仪器对所述第二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一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又一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又一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法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25.校准是设备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设备的校准主要是为了检测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准确,校准的结果直接反映了设备的性能的好坏。在批量生产设备的场景下,利用校准系统同时对大量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设备的性能。现有的校准系统采用一个控制设备分别与一个校准仪器和一个夹具连接,在完成一次校准后,需要更换待校准对象,然后等待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前准备,之后继续进行第二次校准。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或者消除因更换待校准的设备所导致的时间浪费。
26.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27.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校准系统可包括控制设备10、校准仪器20、第一夹具30和第二夹具40。其中,控制设备10分别与第一夹具30、第二夹具40和校准仪器20连接,校准仪器20分别与第一夹具30和第二夹具40相连接。应理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第一夹具30用于连接需要被校准的第一待校准对象31,上述第二夹具40用于连接需要被校准的第二待校准对象41。
28.当上述第一待校准对象31通过第一夹具30与控制设备10建立连接后,若控制设备10确定上述第一夹具30已经连接第一待校准对象31,则可控制校准仪器20对第一待校准对象31进行校准。在通过校准仪器20对第一待校准对象31进行校准的过程,若控制设备10还确定上述第二夹具40已经连接了第二待校准对象41,则在完成对第一待校准对象31的校准后,控制设备10可以立即控制校准仪器20对第二待校准对象41进行校准。
29.在上述实现中,控制设备10在对第一夹具30上的第一待校准对象31进行校准的同时即可检测第二夹具40是否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41,在其确定完成对第一待校准对象31的校准并确定已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41时,可以直接对第二待校准对象41进行校准,这样就可以减少或者消除因更换待校准对象所导致的时间的浪费,进而可提高校准效率。
30.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校准系统还可包括信号分路器50。校准仪器20与信号分路器50的第一端相连接,信号分路器50的第二端与第一夹30具连接,信号分路器50的第三端与第二夹具40连接;
31.在实际工作时,该信号分路器50可通过其第一端接收来自于校准仪器20的第一校准信号,然后将该第一校准信号分路成第二校准信号和第三校准信号,并通过其第二端将第二校准信号传输给第一待校准对象31,通过其第三端将第三校准信号传输给第二待校准对像41。
32.在上述实现中,通过信号分路器50为校准仪器20提供了多个信号发送接口,使得校准仪器20具备了同时连接更多夹具的可能性,有利于校准系统的功能强化。
33.进一步的,上述信号分路器50具体可以为多工器501。该多工器501有单一输入口和多个输出端口,是一组非叠加的滤波器,这些滤波器在组合方式上确保不相互加载,并且输出之间高度隔离。在实际应用中,该多工器501可以是双工器、三工器和四工器等,本技术对多工器501的端口数目不作具体限制。在上述实现中,采用无源的多工器501来作为信号分路器50,可降低校准系统的功耗和成本。
34.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应理解,图3所示的夹具即可以为上述第一夹具30和或第二夹具40。由于本技术涉及的每个夹具的结构和功能都是相同的,所以为了避免重复,将以任一夹具为例来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任一夹具可包括第一顶针3021、第二顶针3022、第一接口3011、第二接口3012。其中,第一顶针3021与第一接口3011相连接,第二顶针3022与第二接口3012相连接。
35.该任一夹具所连接的待校准对象的第一端口可通过夹具的第一顶针3021、第一接口3011与控制设备10相连接,从而使得控制设备10可确定该任一夹具上是否已经连接有待校准对象。该任一夹具所连接的待校准对象的第二端口可通过第二顶针3022以及第二接口3012与信号分路器50相连接,从而可通过信号分路器50接收来自于校准仪器20的校准信号。
36.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3,该任一夹具还可包括电源接口3023,该任一夹具可以通过电源接口3023为其连接的待校准对象进行供电,从而使得该待校准对象能够正常工作。
37.可选的,该夹具还可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用于固定该任一夹具所连接的待校准对象。
38.具体的,该固定装置可包括连接部件3031和固定夹板3032。该固定夹板3032通过连接部件3031与所述任一夹具相连接。所述固定夹板3032可在所述连接部件3031提供的滑动方向上滑动,以固定或者释放所述任一夹具连接的待校准对象。这里,所述滑动方向与所述待校准对象放置的平面相互垂直。例如,上述滑动方向可包括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180
°
。当固定夹板3032沿着图3所示的第二方向逐渐移动时,其可以保证所述待校准对象能够固定在固定夹板3032与所述待校准对象放置的平面之间。当固定夹板3032沿着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逐渐移动时,固定在固定夹板3032与所述待校准对象放置的平面之间的待校准对象即可得到释放,从而不再固定在二者之间。应理解,图3仅为本技术涉及的夹具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在实际实现中,该夹具还可采用其他可行的结构,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39.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校正系统中的每个夹具都是独立供电,这样可方便夹具的增减或者替换,可提升该校正系统的功能灵活性。
40.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10与校准仪器20之间、控制设备10与第一夹具30之间以及控制设备10与第二夹具40之间可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数据线连接,这样可以使传输更为稳定。
41.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10与校准仪器20之间、控制设备10与第一夹具30以及第二夹具40之间也可采用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例如,可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wi-fi)、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蓝牙(bluetooth)、红外线通信(infrared communications)等无线技术建立通信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线束的布置,降低校准系统的空间复杂度。
42.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校准仪器20与信号分路器50、信号分路器50与第一夹具30以及信号分路器50与第二夹具40之间可采用射频连接线相连接,以传输校准时需要的射频信号(即rf-radio frequency signal)。
43.在一种可选的实现中,上述控制设备10还可包括输入/输出设备,该输入/输出设
备可提供一个人机交互界面,该人机交互界面可显示能够用于控制校准仪器20对待校准对象进行校准的控制界面,控制设备10可通过该控制界面来接收用户输入的一些操作指令。
44.在实际应用中,当控制设备10确定第一夹具30已连接第一待校准对象31时,控制设备10可在上述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用于控制校准仪器20对第一待校准对象31进行校准的第一控制界面。当控制设备10通过第一控制界面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校准开始指令后,控制设备10即可控制校准仪器20对第一待校准对象31进行校准。与此同时,当控制设备10确定第二夹具40已连接第二待校准对象41时,控制设备10还可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用于控制校准仪器20对第二待校准对象41进行校准的第二控制界面。当控制设备10确定第一待校准对象31已经完成校正且通过上述第二控制界面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校准开始指令后,控制设备10即可控制校准仪器20对第二待校准对象41进行校准。
4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输入/输出设备具体可以是触摸屏、由显示器和键盘构成的输入/输出组件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6.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待校准对象具体可以为手机主板、电脑主板或同时含有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移动台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7.本技术提供的控制设备10具体可以是单独的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校准仪器20上能够控制整个校准系统的控制组件,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8.本技术提供的校准仪器20可以是射频标准信号源、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等,该校准仪器20包含有源射频连接器、usb接口等,可与控制设备10进行整合后通过结构化测试流程实现校准,可测量如信号源的频率范围、频率分辨力、谐波与非谐波、信号电平与衰减准确度、或动态范围等关键参数。
49.下面将结合前文对校准系统中各器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对本技术提供的校准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作示例性的描述。
50.请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这里假设控制设备具体为电脑101,该电脑101包含由显示器和键盘构成的输入/输出组件,第一夹具30连接有第一待校准主板310,第二夹具40连接有第二待校准主板410,信号分路器为多工器501,校准仪器为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
51.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待校准主板310正确放置在第一夹具30上时,该第一待校准主板310即通过第一夹具30与电脑101以及多工器501相连。同时,第一待校准主板310也通过第一夹具30的电源接口3023获取到工作电压,并开始进行校准前准备。这里,本技术涉及的待校准主板的校准前准备主要可包括主板初始化、加电自检、硬件初始化、读取硬盘数据等。在第一待校准主板310完成校准前准备后,电脑101便可以通过第一夹具30获取到第一待校准主板310的标识信息,此时电路101即可确定第一夹具30已连接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这里,本技术涉及的待校准主板的标识信息具体可以是主板的制造商、主板序列号、芯片组、处理器、板载设备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52.进一步的,电脑101在确定第一夹具30已连接第一待校准主板310时,可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对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进行校准的第一控制界面。例如,请一并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准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确定第一夹具30已连接第一待校准主板310时,电脑101的人机交
互界面中就会显示第一控制界面1021。其中,第一控制界面1021中可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启动指令的第一指令接收区域1023。当电脑101通过第一指令接收区域1023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启动指令后,电脑101即可开始控制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对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进行校准。
53.具体的,电脑101可通过usb数据线向该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发送第一校准启动信号。该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在接收到该第一校准启动信号后,可生成一路用于对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进行校准的第一射频信号,并将该第一射频信号通过该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与多工器501之间的射频连接线发送给多工器501。多工器501在接收到该第一射频信号后将其分路成第二射频信号和第三射频信号,并将该第二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夹具30传输第一待校准主板310。然后,第一待校准主板310即可基于这个第二射频信号进行校准。
54.应理解,多工器501还可将第三射频信号通过第二夹具40传输给第二待校准主板410。但是,由于第一射频信号、第二射频信号和第三射频信号都只用于对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进行校准,所以即使第二待校准主板410接收到第三射频信号,也不会进行校准操作。
55.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待校准主板的校准可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校准,其中,发射机校准包括:apc校准、包络调整、afc频率补偿校准、温度补偿校准等,接收机校准包括:agc校准、rssi校准等。例如,以对待校准主板的发射机进行afc校准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校准过程中,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会将包含一系列特定的频率的校准信号发送给待校准主板。待校准主板在接收到该校正信号后,可在这一系列特定的频率上向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发送信号,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在接收到待校准主板发送的信号后测试其频率误差,然后计算afc的补偿电压,并将调整后的afc电压写入存贮介质如e2rom中。
56.在对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进行校准的过程中,当电脑101确定第二夹具40已连接第二待校准主板410时,可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对第二待校准主板410进行校准的第二控制界面。如图5所示,人机交互界面中就会显示第二控制界面1022,并且该第二控制界面1022中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启动指令的第二指令接收区域1024。当电脑101通过第二指令接收区域1024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二启动指令,并且确定第一待校准主板310的校准已经完成后,电脑101即可控制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对第二待校准主板410进行校准。
57.这里,电脑101控制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对第二待校准主板410进行校准的具体过程可一并参照前文描述的电脑101控制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201对第一待校准主板310进行校准的具体过程,此处不作赘述。
5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中,本技术提供的校准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第一、第二夹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夹具数量进行增减。
5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校准系统,可减少或者消除因更换待校准的设备所导致的时间的浪费,可提高校准效率。
6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