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及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7032发布日期:2022-03-17 0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壳(1)和壳盖(2),所述槽壳(1)和壳盖(2)均竖向设置,所述槽壳(1)的槽口朝前,且所述壳盖(2)位于所述槽壳(1)的前方,所述壳盖(2)的上端与所述槽壳(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盖(2)的下端与所述槽壳(1)的下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以盖设在所述槽壳(1)的槽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螺钉或螺栓,所述壳盖(2)的下端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21),所述槽壳(1)的前侧凸设有与所述通孔(21)对应并对齐的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中部凹设有与所述连接件(3)相配合的螺孔,且所述螺孔与所述通孔(21)相互对齐,所述连接件(3)穿过所述通孔(21)并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壳盖(2)的下端固定在槽壳(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为沉孔,且所述通孔(21)的粗端朝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和连接柱(11)均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通孔(21)在所述壳盖(2)的下端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槽壳(1)上的连接柱(1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柱(11)与多个所述通孔(21)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连接柱(11)与对应的所述通孔(21)对齐,所述连接件(3)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件(3)与多个所述通孔(21)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壳(1)内部上端的前侧凸设有钩接公部(12),所述壳盖(2)后侧凸设有钩接母部(22),所述钩接公部(12)与所述钩接母部(22)对应设置,且所述壳盖(2)盖设在所述槽壳(1)前侧时,所述钩接公部(12)与所述钩接母部(22)相互钩接并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接公部(12)为一个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凸柱(121),所述第一凸柱(121)的前端设有向左或向右弯折的弯折部(122),所述钩接母部(22)包括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二凸柱(221),所述第二凸柱(221)的后上端凹设有与所述弯折部(122)相配合的钩槽(222),所述壳盖(2)盖设在所述槽壳(1)前侧时,所述弯折部(122)伸入到所述钩槽(222)内以对所述壳盖(2)和槽壳(1)前后进行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接公部(12)和钩接母部(22)均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钩接公部(12)和两个钩接母部(22)一一对应,并分别在所述槽壳(1)和壳盖(2)上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两个所述弯折部(122)的朝向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8.一种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及电表,所述壳体包括槽壳和壳盖,所述槽壳和壳盖均竖向设置,所述槽壳的槽口朝前,且所述壳盖位于所述槽壳的前方,所述壳盖的上端与所述槽壳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盖的下端与所述槽壳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以盖设在所述槽壳的槽口处,如此仅需槽壳和壳盖的下端通过连接件即可实现槽壳和壳盖的稳定连接,其拆装方便,且成本低。且成本低。且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伦 李燕军 曾志伟 干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精伦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