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4481发布日期:2022-01-22 12:4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对led进行检测时,需对其亮灭状态以及额定电流值对应的亮度均进行检测。现有的工艺流程是先由人工目视检测led是否工作,然后使用亮度检测的设备对亮度进行检测,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不高,且操作人员长期目视led产生视觉疲劳,对眼睛有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不高、操作流程复杂的问题,且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眼睛的损伤。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包括暗箱以及设置在暗箱内的控制模组、程控电源、图像采集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设置在暗箱的上部,所述暗箱的下部设有检测工位,所述程控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到检测工位上;
6.所述程控电源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组的输出端,用于根据电源控制信号向检测工位输出对应等级的电压/电流;
7.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用于采集被测led模组的图像信息;
8.所述光照感应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用于采集被测led模组的光照强度信息;
9.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向程控电源输出电源控制信号,还用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被测led模组的led亮灭数量,以及用于根据光照强度信息判断被测led模组是否合格。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优选的,所述暗箱上设有门,所述暗箱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电磁开关,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用于检测门的开闭情况;所述电磁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组的输出端,用于对门进行锁紧或释放。
12.优选的,所述门为滑动门,所述暗箱上设有与滑动门相匹配的滑槽。
13.优选的,所述检测工位上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被测led模组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的输入端,用于检测被测led模组的标志,控制模组根据被测led模组的标志判断被测led模组的类型,并根据被测led模组的类型输出电源控制信号。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为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被测led模组的标志包括是否具有通孔或通槽。
15.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工控电源,所述工控电源用于为所述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16.优选的,所述暗箱分隔为至少两个检测室,每一所述检测室内分别设有图像采集模块、光照感应模块和检测工位,所有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光照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组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有的检测工位分别与程控电源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暗箱上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为报警灯和/或蜂鸣器。
18.优选的,每个所述检测室上均设有报警模块。
19.优选的,所述暗箱上设有启动按钮和复位按钮,所述启动按钮和复位按钮分别与控制模组电性连接。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集成有多个led的产品模组进行检测,尤其适用于在准确判断led模组中led工作数量的同时并检测led模组亮度的解决方案。程控电源的输出电源可调,适应于多种电压规格的led模组检测;led亮灭数量检测与光照强度检测在暗箱内无缝对接,提高了检测效率,防止了检测过程对环境造成光污染,伤害操作人员眼睛。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组成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暗箱、101、门,102、滑槽,2、控制模组,3、程控电源,4、图像采集模块,5、光照感应模块,6、检测工位,7、第一光电传感器,8、电磁开关,9、第二光电传感器,10、工控电源,11、报警模块,12、启动按钮,13、复位按钮,14、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如图1~3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率暗箱led检测装置,包括封闭的暗箱1以及设置在暗箱1内的控制模组2、程控电源3、图像采集模块4和光照感应模块5,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和光照感应模块5设置在暗箱1的上部,所述暗箱1的下部设有检测工位6,所述程控电源3的输出端连接到检测工位6上;
28.所述程控电源3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模组2的输出端,用于根据电源控制信号向检测工位6输出对应等级的电压/电流;
29.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2的输入端,用于采集被测led模组的图像信息;
30.所述光照感应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2的输入端,用于采集被测led模组的光照强度信息;
31.所述控制模组2用于向程控电源3输出电源控制信号,还用于根据图像信息识别被测led模组的led亮灭数量,以及用于根据光照强度信息判断被测led模组是否合格。
32.暗箱1通过板状结构件隔开分为上下两部分箱体,上部分箱体主要提供对产品检
测的空间,下部分箱体主要用于集成铺设元器件(例如电路板)以及为线缆提供空间,线缆通过板状结构件上的过孔对上部分箱体和下部分箱体内的元器件进行电气连接,上述设置便于设备的后续维修。控制模组2包括设置在暗箱1下部分箱体内的控制基板以及通过rs232接口与控制基板通信连接的上位机。程控电源3集成在控制基板上,控制基板可根据被测led模组的类型控制程控电源3向检测工位6输出被测led模组相匹配的电源。程控电源3的输出电源可调,适应于多种电压规格的led模组检测。图像采集模块4可采用ccd相机,图像采集模块4通过rs232接口连接上位机,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的图像信息输送到上位机中进行识别与处理,以识别亮起的led的数量与预设值是否一致,当亮起的led数量与预设值一致时判定本次检测合格。控制基板上集成有ad转换模块,光照感应模块5通过ad转换模块与控制基板通信连接,其采集的光照强度信息在光照感应模块5内转换为电压或电流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入控制基板的mcu内,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对,以判断当前被测的led模组的发光强度是否合格。本实施例的装置尤其适用于检测集成有多个led的产品模组,将led模组在检测工位6上安装就位后,先控制程控电源3输出与被测led相匹配的电源对被测led通电,然后通过图像采集模块4获取被测led模组的图像信息,以判断led亮起的数量是否合格,若led亮起的数量合格,则可立即进行光照强度检测;光照感应模块5感应led模组的光照强度并送入控制模组2内进行比对,以判断被测led模组的光照强度是否合格。led亮灭数量检测与光照强度检测在暗箱1内无缝对接,提高了检测效率,防止了检测过程对环境造成光污染,伤害操作人员眼睛。
3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34.如图2~3所示,所述暗箱1上设有铁质的门101,所述暗箱1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7和电磁开关8,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2的输入端,用于检测门101的开闭情况;所述电磁开关8的控制端通过继电器连接控制模组2的输出端,用于实现对门101进行吸合锁紧或释放。第一光电传感器7可采用反射型红外传感器。电磁开关8的原理与电磁铁的原理类似,其通过控制线圈缠绕铁芯,当控制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场,铁芯上产生磁吸力,对门101进行吸附。进行检测前,操作人员将被测led模组安装就位后,关上门101,启动检测程序,第一光电传感器7感应到门101到达目标位置,此时控制模组2向继电器的线圈输出控制信号,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电磁开关8的通电线圈回路中,因此此时电磁开关8得电,其铁芯产生磁吸力,将暗箱1的门101牢牢吸附,防止检测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光污染。当第一光电传感器7检测到门101关闭到位后,控制模组2才会进一步控制本装置进行下一步的测试工作,防止检测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光污染。
35.作为优选的方案,为了减小装置的占用空间,所述门101采用滑动门,所述暗箱1上设有与滑动门相匹配的滑槽102。
36.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工位6上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9,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检测端朝向被测led模组设置,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组2的输入端,用于检测被测led模组的标志,控制模组2根据被测led模组的标志判断被测led模组的类型,并根据被测led模组的类型输出电源控制信号。优选的,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9为反射型光电传感器,被测led模组的标志包括是否具有通孔或通槽。第二光电传感器9可采用反射型红外传感器。由于不同规格的led模组适用的电源电压可能不同,为了区分不同规格的led模组,在被测led模组的固定位置设置或不设置可供检测光线通过的通孔或通槽。第二光电传感器9
的发光处对准该通孔或通槽,当被测的标志区有通孔或通槽时,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发出的光可穿过通孔或通槽;当标志区无通孔或通槽时,第二光电传感器9的发出的光被反射回来、然后被第二光电传感器9检测到,以此种方式来区分两种led模组。若是设置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9,以及多个通孔或通槽的组合,还可进行更多类型的led模组的区分。控制模组2通过得到的led模组类型,来控制程控电源3向检测工位6输出与被测led模组相匹配的电源电压。
37.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工控电源10,所述工控电源10用于为所述装置提供工作电源。本实施例中,工控电源10将市电进行转换后输出dc24v电压,为控制模组2供电,其余元器件的电源均通过控制模组2输出。
38.如图2~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检测的效率,所述暗箱1分隔为至少两个检测室,每一所述检测室内分别设有图像采集模块4、光照感应模块5和检测工位6,每个检测室均设有门101、第一光电传感器7以及电磁开关8,所有的检测室共用一个控制模组2,所有图像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光照感应模块5的输出端和第一光电传感器7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组2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有的检测工位6和电磁开关8分别与程控电源3的输出端电气连接,以实现控制模组2对多个检测室的同时控制,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39.作为优选,所述暗箱1的每个所述检测室上均设有报警模块11,所述报警模块11的输入端与控制模组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模块11为报警灯和/或蜂鸣器。当检测到任一检测室内的被测led模组合格或不合格时,对应的报警模块11进行声/光提示,同时检测结果在上位机进行显示,使得检测结果更直观。
40.如图2~3所示,所述暗箱1上设有启动按钮12、复位按钮13和电源开关14,所述启动按钮12和复位按钮13分别与控制模组2电性连接,电源开关14串联在工控电源10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源开关14控制整个装置的电源通断。启动按钮12向控制模组2输出检测启动信号,可在检测完成后按下复位按钮13,使装置进行复位待命,为下一轮的检测作好准备。
41.工作原理:
42.进行检测前,将被测led模组安装在检测工位6上、与检测工位6作好电气连接,第二光电传感器9对准标志区,关好检测室的门101。按下启动按钮12,装置启动检测流程:首先,第一光电传感器7检测门101关闭到位后,电磁开关8得电将门101吸合锁紧;然后,第二光电传感器9检测被测led模组的类型,控制模组2根据被测led模组的类型控制程控电源3向检测工位6输出对应等级的电压,被测led模组得电发光;接下来,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被测led模组的图像送到控制模组2的上位机,在上位机上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计算得出被测led模组上亮起的led数量与led位置,与led的预设标准值进行比对,判断被测led模组亮起的led数量以及位置是否正确,若错误,则停止检测,报警模块11进行报警,若正确,则继续下一步的亮度检测;光照感应模块5感应到被测led模组的亮度,将其转化为模拟信号,经控制模组2上的ad转换电路转换后,与预设的亮度阈值进行比对,若亮度检测值不在亮度的阈值范围内,则判定被测led模组的亮度不合格,报警模块11进行报警提示,若亮度检测值在亮度的阈值范围内,则判定被测led模组的亮度合格,结束整个检测流程,操作员按下复位按钮13,控制模组2发出控制信号释放电磁开关8,操作员打开门101,取出测试完毕的led模组,进行下一个led模组的测试。
43.本实施例的装置适用于对集成有多个led的产品模组进行检测,尤其适用于在准
确判断led模组中led工作数量的同时并检测led模组亮度的解决方案。程控电源3的输出电源可调,适应于多种电压规格的led模组检测;led亮灭数量检测与光照强度检测在暗箱1内无缝对接,提高了检测效率,防止了检测过程对环境造成光污染,伤害操作人员眼睛。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