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3329发布日期:2022-03-12 15:1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智能监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施工时,涉及到管道方面的施工。工人需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将管道埋到地下。在施工完毕之后,监理方需要对管道所埋设的位置以及数量进行检测,以用于复核所埋设的管道是否按照预设的管道进行埋设。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监理方根据现场的管道铺设线路和施工图纸的管道铺设线路进行对比时,部分管道的长度需要有监理方采用卷尺手动测量,若管道存在弯折的部分,监理方需要多次收放卷尺,测量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监理方在测量管道长度时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包括握持杆和转动连接于握持杆一端端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握持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测量轮;所述测量轮贯穿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圆心与所述测量轮的圆心呈相同设置;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多个阻挡片;所述多个阻挡片绕环形槽的圆心圆周等距分布;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分别对称安装于测量轮的两侧;所述红外发射器射出的红外激光能够穿过相邻阻挡片之间的间隙;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有计数模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技术中移动智能监测设备时,由监理方手握住握持部远离安装座的一端端部,将测量轮的外缘周壁在待测管道的轴向长度上的周壁上滚动;同时红外发射器射出红外激光穿过相邻阻挡片之间的间隙至红外接收器接收;当测量轮开始滚动时,阻挡片开始间隔的阻断红外发射器射出的红外激光,当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激光,计数模块便计数一次;当测量轮在待测管道的外周壁上滚动完成后,用户根据测量轮的外缘周长以及计数模块上的计数次数,即可核酸出待测管道的轴向长度,从而提高监理方在测量管道长度时的便捷性。
8.可选的,所述握持杆靠近测量轮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校准组件,所述校准组件用于维持测量轮的圆心和待测管道的轴线呈共线状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校准组件迫使测量轮的圆心和待测管道的轴线维持共线状态,从而提高移动智能监测设备数据的精确度。
10.可选的,所述校准组件包括设置于握持杆上的壳体、转动连接于壳体远离握持杆一端端部的连接杆以及同轴转动于连接杆两端的校正轮,两个所述校正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测量轮的两侧;两个所述校正轮的外缘侧可供待测管道的外壁滚动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个校正轮安装于测量轮的两侧,移动测量设备时,可
以通过两个校正轮迫使测量轮沿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监测方由于外部原因导致测量轮才测量管道长度时测侧偏过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12.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轴向长度能够进行伸缩调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适应性调节两个校正轮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测量设备的适应性。
14.可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握持杆一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辅助轮,两个所述辅助轮对称设置于测量轮的两侧;所述握持杆能够带动测量轮沿自身轴线方向往返移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测量设备不需要测量管道长度时,测量轮位于壳体内部,避免与其余地方摩擦损耗,从而提高测量轮在使用中的精确度;使用校正轮好辅助轮同时移动壳体,提高移动测量设备的便捷性;在测量待测管道的长度时,辅助轮可以进一步防止测量轮跑偏。
16.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制握持杆固定位置的限位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组件可以维持测量轮位于壳体内部的固定状态,从而避免测量轮失去外力后从壳体内部掉落。
18.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凸出于所述壳体内壁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的端部均可供安装座侧壁抵接;所述测量轮在壳体内具有间歇位和测量位;所述测量轮位于间歇位时,所述安装座远离握持杆的一侧与第一弹性件处于抵接状态;所述测量轮位于测量位时,所述安装座靠近握持杆的一侧与第二弹性件处于抵接状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可以通过限制安装座在壳体内部的限位高度迫使测量轮是否伸出壳体外部;由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具有弹性,当需移动测量轮时,仅需通过握持杆向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施加外力,即可迫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形变后,安装座即可在壳体内部移动,从而实现测量轮的收放。
20.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可供握持杆穿设的通孔,所述握持杆的周壁内凹设置有限位凹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三弹性件;所述壳体上表面还贯穿开设有可供握持杆的中段侧壁往复移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通孔呈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弹性件对称设置于导向槽内,两个所述第三弹性件和导向槽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供限位凹部扣入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的直径小于所述握持杆中段的周壁直径。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沿握持杆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握持杆时,可以带动握持杆中段的侧壁在通孔内往复穿设,移动至限位凹部与导向槽对齐后并扣入夹持空间内;从而迫使握持杆不再持续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从而提高测量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当测量轮在待测管道的外周壁上滚动完成后,用户根据测量轮的外缘周长以及计数模块上的计数次数,即可核酸出待测管道的轴向长度,从而提高监理方在测量管道长度时的便捷性;
24.当测量设备不需要测量管道长度时,测量轮位于壳体内部,避免与其余地方摩擦损耗,从而提高测量轮在使用中的精确度;
25.设置限位组件可以维持测量轮位于壳体内部的固定状态,从而避免测量轮失去外
力后从壳体内部掉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控制原理框图;
29.图4是本技术中测量组件的爆炸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移动智能监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握持杆;11、限位凹部;2、安装座;21、安装块;3、测量组件;31、测量轮;311、环形槽;32、红外发射器;33、红外接收器;34、阻挡片;4、校准组件;41、壳体;411、通孔;412、导向槽;42、连接杆;43、校正轮;44、辅助轮;5、计数模块;6、限位组件;61、第一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63、第三弹性件;64、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7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移动智能监测设备包括握持杆1、安装座2、测量组件3以及校准组件4;其中,安装座2转动连接与握持杆1的底端,握持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便于用户手握的手柄;测量组件3安装于安装座2上,握持杆1与校准组件4滑移连接,校准组件4用于提高测量组件3测量管道长度数据时的稳定性。
38.参照图2和图3,测量组件3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有计数模块5,用户可以根据计数模块5获取测量组件3当前已测量的管道长度。
39.参照图2和图4,测量组件3包括测量轮31、红外发射器32、红外接收器33以及多个阻挡片34;安装座2远离握持杆1的一侧凸出设置有两个安装块21,测量轮31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块21相邻的侧壁之间;测量轮31上贯穿设置有可供多个阻挡片34环形安装的环形槽311,其中环形槽311的圆心与测量轮31的圆心呈相同设置。
40.多个阻挡片34以环形槽311的圆心圆周等距分布;测量组件3处于使用状态时;测量轮31的外缘侧可供管道的外壁抵接;校准组件4用于维持测量轮31的圆心和待测管道的轴线呈共线状态。
41.参照图3和图4,红外发射器32和红外接收器33分别对称安装于两个安装块21相邻的侧壁之间;且红外发射器32射出的红外激光可以穿过相邻的阻挡片34之间后供红外接收器33接收;红外接收器33的信号输出端与计数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42.当测量轮31转动时,阻挡片34与测量轮31同步转动,阻挡片34的侧壁会阻挡一下红外发射器32射出的红外激光,红外接收器33此时可以输出一个脉冲信号至计数模块5,计
数模块5内的计数电路被触发则计数一次。
43.参照图2和图4,校准组件4包括壳体41、连接杆42以及两个校正轮43;其中,测量轮31位于壳体41的后端部也可以从壳体41的下表面穿出,握持杆1转动穿设于壳体41的上表面且握持杆1可以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连接杆42能够沿自身的轴向进行长度调节,两个校正轮43转动连接于连接杆42两端的端部,且两根校正轮43对称设置于测量轮31的两侧,连接杆42中段的侧壁与壳体41的前端部转动连接;两个校正轮43的外缘侧可供待测管道的外壁滚动抵接。
44.当测量组件3用于测量不同直径的管道/调节测量轮31和待测管道的外壁之间的间距时,可以通过调节连接杆42的轴向长度实现两个校正轮43之间的间距实现。
45.壳体41的后端部两侧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于测量轮31两侧的辅助轮44;握持杆1能够带动测量轮31沿自身轴线方向往返移动。
46.参照图2和图4,壳体41上表面的侧壁内部安装有两组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用于限制握持杆1与壳体41的固定位置;其中,限位组件6包括由上至下呈层叠设置的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且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均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41内壁,另一端可供安装座2的侧壁抵接;测量轮31在壳体41内部具有间歇位和测量位。
47.当测量轮31位于间歇位时,安装座2远离壳体41内壁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61的自由端端部抵接,测量轮31位于壳体41内部;当测量轮31位于测量位时,安装座2远离壳体41内壁的一端与第二弹性件62的自由端端部抵接,测量轮31由壳体41的下表面部分伸出至壳体41外部;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均为弹性跳豆。
48.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不需要测量管道时,监测方可以通过握住手柄带动壳体41在工地内部移动,此时,测量轮31位于间歇位(壳体41内部),安装座2的下表面与第一弹性件61的自由端处于抵接状态;
49.当需测量管道的轴向长度时,根据当前待测管道的实际直径调节连接杆42的轴向长度,以实现调节两个校正轮43之间的间距,监测方通过按压手柄从而实现握持杆1通过安装座2带动测量轮31部分穿过壳体41的下表面与待测管道的周壁抵接;当测量轮31在待测管道的外周壁上滚动完成后,用户根据测量轮31的外缘周长以及计数模块5上的计数次数,即可核酸出待测管道的轴向长度,从而提高监理方在测量管道长度时的便捷性。
50.实施例2:
51.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握持杆1的中段周壁内凹设置有多个限位凹部11,多个限位凹部11沿握持杆1的轴线方向等距分布;其中限位组件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弹性件63。
52.参照图6和图7,壳体4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411和导向槽412,两个第三弹性件63和导向槽412的内壁之间形成可供限位凹部11扣入的夹持空间64,夹持空间64的直径小于握持杆1中段的周壁直径,导向槽412和通孔411呈连通设置;
53.第三弹性件63包括固定连接于导向槽412内部的弹性跳豆和固定连接于弹性跳豆自由端且远离通孔411一侧侧壁上的弧形块;弧形块和导向槽412内壁之间形成环状设置的夹持空间64;其中通孔411可供握持杆1沿自身轴线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导向槽412可供握持杆1周壁上的限位凹部11的管段往复移动。
5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需沿握持杆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握持杆1实现测量轮
31的移动时,可以带动握持杆1中段的侧壁在通孔411内往复穿设,移动至适宜高度的限位凹部11与导向槽412对齐后并扣入夹持空间64内;从而迫使握持杆1不再持续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从而提高测量轮3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