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6108发布日期:2022-07-23 07: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激光测距gnss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测距gnss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野外测绘的不断深入,对于测绘精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诸多的测绘手段中,测绘人员通过手持激光测距gnss设备前往测绘地点,并结合卫星定位、惯性测量、激光测距进行测绘的手段是较为常用的,这种测绘手段在测绘地段结构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高的测绘精度。
3.在这种测绘手段中,测绘人员需要手持激光测距gnss设备并按照一定轨迹移动测量和在某些点位固定测量,以满足惯性测量和激光测距的要求。由于手持激光测距gnss设备往往体积较小,加上人体动作和环境的干扰,使得测绘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测绘精度。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内部干扰较低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测距gnss设备,其能够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测距gnss设备,包括外壳、卫星定位模块、惯性测量模块、激光测距模块和手持件,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手持件固定于所述外壳的侧方;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层叠设置且各自的重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手持件与所述外壳的侧面相连。
6.优选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其中两个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手持件的重心对称设置,另一个的重心与所述手持件的重心共水平面设置。
7.优选地,所述外壳设置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的重心均位于所述外壳的对称轴上。
8.优选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尺寸相同。
9.优选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均设置为圆柱体形状。
10.优选地,还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均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及所述外壳的重心共线设置。
11.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手持件的重心两两对称设置。
12.优选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
13.优选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相互贴合。
14.优选地,相互贴合的所述卫星定位模块、所述惯性测量模块和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叠设于所述外壳(1)内侧的底壁。
15.本技术通过层叠设置且与外壳的重心共线的卫星定位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和激光测距模块,使得测绘过程中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移动及旋转过程对于各个模块尤其是惯性测量模块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沿竖直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卫星定位模块2,可以是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模块,也可以是北斗卫星定位模块等其他能够通过地面与卫星之间的通信信息进行定位的功能性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惯性测量模块3,可以是包含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一体化模块,也可以是仅包含重力加速度计的简单构造的惯性测量模块等。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激光测距模块4,主要是指通过激光出射和入射时间评估与某个标志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功能性模块。
24.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包括外壳1、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和手持件5,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设置于外壳1内部,手持件5固定于外壳1的外部;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层叠设置且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与外壳1的重心共一条直线a设置,手持件5与外壳1的侧面相连并固定于外壳1的侧方。其中,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包括下文的中央处理模块6,可以是通过塑胶支架等支撑结构安装于外壳1内部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也可以是通过外壳1内部设置类似卡槽或
卡榫等结构直接与外壳1卡接固定等其他设置形式,能够在外壳1内保持相对的固定即可。
25.通过如图2所示的层叠设置且与外壳1的重心共线的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使得测绘过程中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移动及旋转过程对于各个模块尤其是惯性测量模块3的影响较小。这里的各个模块重心共线设置,是指各个模块的重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里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可以是沿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列,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层叠设置并相互贴合,并且其位置可以优选地设置于外壳1的底壁上,这样层叠设置且相互贴合的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及激光测距模块4能够实现较大的机械强度。
26.如图2所示即为各个模块的重心及外壳1的重心均位于一条竖直的直线上,这样在测绘人员通过设置在侧方的手持件5握持激光测距gnss设备并进行转身、旋转等操作时,能够使得各个部件均处于受力较为平衡的状态,从而使激光测距gnss设备内部的应力尽量平衡,从而可以降低惯性测量模块3受力不平衡的影响。这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外壳1设置为轴对称结构,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的重心均位于对称轴上,以进一步增加平衡性。手持件5可以是如图1及图4所示的把手形状,也可以是横直的握柄或弯曲的握柄等其他形状,便于握持即可。
2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其中两个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手持件5的重心对称设置,另一个的重心与手持件5的重心共水平面b设置。如图3所示即为卫星定位模块2与激光测距模块4相对于手持件5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对称设置,惯性测量模块3的重心与手持件5的重心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示意图,这里也可以是惯性测量模块3与卫星定位模块2对称设置,激光测距模块4在水平面上等其他设置方式,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28.如图2所示,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的尺寸可以设置为相同,如均为圆柱体形状,或者长方体形状,其中圆柱体形状更有利于增加旋转过程中的平衡性。
2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测距gnss设备还包括中央处理模块6,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均与中央处理模块6相连,中央处理模块6与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及外壳1的重心共线设置。其设置方式的多种实现示例如上所示,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增加了中央处理模块6,因此其中一种能够增加平衡性的设置方式如图4所示,即为中央处理模块6、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手持件5的重心所处的水平面b两两对称设置,这样整个激光测距gnss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尤其是发生旋转或倾斜时,各个部件尤其是惯性测量模块3的受力平衡性能够得到较大地提高。
30.本技术通过层叠设置且与外壳1的重心共线的卫星定位模块2、惯性测量模块3和激光测距模块4,使得测绘过程中激光测距gnss设备的移动及旋转过程对于各个模块尤其是惯性测量模块3的影响较小。
31.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
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