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摔性的无线智能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6668发布日期:2022-03-05 08:5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摔性的无线智能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摔性的无线智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3.现有的具有防摔功能的传感器,防摔时通常采用弹簧抵消竖向受到的作用力,实现防摔,这种方式弹簧受力后向反方向回弹,对传感器主体造成二次损坏,降低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具有防摔功能的传感器,不具有横向防摔的功能,防摔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摔性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可以从纵向上进行减震和防摔,防摔效果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纵向减震机构、横向减震机构和盖板;所述的底座的上侧壁固定有纵向减震机构,纵向减震机构的上部外周壁旋接固定有盖板,盖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6.纵向减震机构包含:
7.滑动内圈,所述的滑动内圈为环形结构设置,滑动内圈的下部固定在底座的上侧壁上,滑动内圈的上部外周壁设置有卡台;
8.橡胶垫圈,所述的橡胶垫圈为环形结构设置,橡胶垫圈固定在滑动内圈卡台的下侧壁上;
9.滑动外圈,所述的滑动外圈为环形且截面呈倒“l”形结构设置,滑动外圈的上部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滑动外圈旋转固定在盖板的内部,滑动外圈的上部内侧壁上开设有减震槽,滑动内圈的卡台活动设置在减震槽内,橡胶垫圈抵设在减震槽的内侧壁上;
10.一号弹簧,所述的一号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一号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减震槽的内顶壁上,一号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滑动内圈的顶壁上;
11.滑块,所述的滑块为弧形结构设置,且滑块的数量为若干个,滑块的内侧壁固定在滑动内圈的外周壁上,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槽开设在滑动外圈的下部内侧壁上。
12.优选地,它还包含横向减震机构,所述的横向减震机构设置在滑动内圈的内部,该横向减震机构包含:
13.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为圆柱体结构设置,连接板设置在纵向减震机构的内部,传感器本体安装在连接板的上侧壁上,连接板的下方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
14.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的数量为若干个,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内圈的内侧壁上,导向杆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导向槽内,导向槽开设在连接板的外周壁上;
15.二号弹簧,所述的二号弹簧的数量与导向杆的数量一致,二号弹簧活动套设在导
向杆的外周壁上,二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内圈的内侧壁上,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的外周壁上。
16.优选地,所述的缓冲机构包含:
17.上固定板,所述的上固定板的上侧壁固定在连接板的下侧壁上;
18.下固定板,所述的下固定板设置在上固定板的下方,下固定板的下侧壁固定在底座的上侧壁上,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内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固定槽;
19.缓冲气囊,所述的缓冲气囊活动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缓冲气囊的上下侧壁分别抵设在两个固定槽的内侧壁上;
20.固定耳,所述的固定耳的数量为若干个,上下相对的两个固定耳的一端对称固定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外周壁上,固定耳的中部贯通开设有通孔;
21.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活动穿设在固定耳的通孔内;
22.螺母,上下两个螺母旋接在同一个螺纹杆的两端;
23.三号弹簧,所述的三号弹簧活动套设在螺纹杆的外周壁上,三号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设在固定耳的内侧壁上。
24.优选地,所述的底座的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安装板,该安装板的中部上下贯通开设有安装孔。
25.优选地,所述的盖板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摔气垫,该防摔气垫的截面呈倒“l”形结构设置,防摔气垫的内侧壁固定在盖板的外周壁和上侧壁上。
26.优选地,所述的盖板的横板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穿孔。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8.1、设置纵向减震机构和横向减震机构,可以纵向和横向上进行减震和防摔,防摔效果好。
29.2、设置缓冲机构的缓冲气囊,受力后,缓冲气囊回弹到原来大小即可停止,不会再向反方向回弹,消除了传感器本体的二次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内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底座1、纵向减震机构2、滑动内圈3、橡胶垫圈4、滑动外圈5、一号弹簧6、滑块7、滑槽8、横向减震机构9、连接板10、导向杆11、导向槽12、二号弹簧13、缓冲机构14、上固定板15、下固定板16、固定槽17、固定耳18、缓冲气囊19、螺纹杆20、螺母21、三号弹簧22、盖板23、传感器本体24、安装板25、安装孔26、防摔气垫27、穿孔28、减震槽29。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纵向减震机构2、横向减震机构9和盖板23;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壁固定有纵向减震机构2,纵向减震机构2的上部外周壁旋接固定有盖板23,盖板2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37.纵向减震机构2包含:
38.滑动内圈3,所述的滑动内圈3为环形结构设置,滑动内圈3的下部利用螺栓和连接片固定在底座1的上侧壁上,滑动内圈3的上部外周壁设置有卡台;
39.橡胶垫圈4,所述的橡胶垫圈4为环形结构设置,橡胶垫圈4胶粘固定在滑动内圈3卡台的下侧壁上;
40.滑动外圈5,所述的滑动外圈5为环形且截面呈倒“l”形结构设置,滑动外圈5的上部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滑动外圈5旋转固定在盖板23的内部,滑动外圈5的上部内侧壁上开设有减震槽29,滑动内圈3的卡台活动设置在减震槽29内,橡胶垫圈4抵设在减震槽29的内侧壁上;
41.一号弹簧6,所述的一号弹簧6的数量为若干个,一号弹簧6的上端固定在减震槽29的内顶壁上,一号弹簧6的下端焊接固定在滑动内圈3的顶壁上;
42.滑块7,所述的滑块7为弧形结构设置,且滑块7的数量为若干个,滑块7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在滑动内圈3的外周壁上,滑块7滑动设置在滑槽8内,滑槽8开设在滑动外圈5的下部内侧壁上。
4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它还包含横向减震机构9,所述的横向减震机构9设置在滑动内圈3的内部,该横向减震机构9包含:
44.连接板10,所述的连接板10为圆柱体结构设置,连接板10设置在纵向减震机构2的内部,传感器本体24利用螺栓安装在连接板10的上侧壁上,连接板10的下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14;
45.导向杆11,所述的导向杆11的数量为若干个,导向杆1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滑动内圈3的内侧壁上,导向杆11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导向槽12内,导向槽12开设在连接板10的外周壁上;
46.二号弹簧13,所述的二号弹簧13的数量与导向杆11的数量一致,二号弹簧13活动套设在导向杆11的外周壁上,二号弹簧13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滑动内圈3的内侧壁上,二号弹簧13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连接板10的外周壁上。
4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机构14包含:
48.上固定板15,所述的上固定板15的上侧壁焊接固定在连接板10的下侧壁上;
49.下固定板16,所述的下固定板16设置在上固定板15的下方,下固定板16的下侧壁焊接固定在底座1的上侧壁上,上固定板15和下固定板16的内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固定槽17;
50.缓冲气囊19,所述的缓冲气囊19活动设置在上固定板15和下固定板16之间,缓冲气囊19的上下侧壁分别抵设在两个固定槽17的内侧壁上;
51.固定耳18,所述的固定耳18的数量为若干个,上下相对的两个固定耳18的一端对称焊接固定在上固定板15和下固定板16的外周壁上,固定耳18的中部贯通开设有通孔;
52.螺纹杆20,所述的螺纹杆20活动穿设在固定耳18的通孔内;
53.螺母21,上下两个螺母21旋接在同一个螺纹杆20的两端;
54.三号弹簧22,所述的三号弹簧22活动套设在螺纹杆20的外周壁上,三号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设在固定耳18的内侧壁上。
5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1的外周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个安装板25,该安装板25的中部上下贯通开设有安装孔26。
5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2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摔气垫27,该防摔气垫27的截面呈倒“l”形结构设置,防摔气垫27的内侧壁胶粘固定在盖板23的外周壁和上侧壁上。
5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23的横板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穿孔28。
5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先将传感器本体24固定在连接板10上,再将盖板23与滑动外圈5旋接,将本装置通过安装板25和安装孔26安装到指定位置;当装置掉落时,纵向上,盖板23受力,带动滑动外圈5对滑动内圈3产生压力,使得一号弹簧6形变,滑块7在滑槽8内滑动,一号弹簧6回弹减震,橡胶垫圈4起到对滑动内圈3和滑动外圈5缓冲的作用,配合上固定板15与下固定板16相向运动,中间的缓冲气囊19被压缩,抵消竖向受力,实现防摔,而缓冲气囊19受力后,回弹到原来大小即可停止,不会再向反方向回弹,消除了二次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横向上,中间的连接板10产生位移,受力的一端的导向杆11受力伸设在导向槽12内,二号弹簧13被压缩,另一端的弹簧9被拉长,导向杆11从导向槽12内移出,进而将横向受到的力抵消,实现防摔。
5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60.1、设置纵向减震机构2和横向减震机构9,可以纵向和横向上进行减震和防摔,防摔效果好。
61.2、设置缓冲机构14的缓冲气囊19,受力后,缓冲气囊19回弹到原来大小即可停止,不会再向反方向回弹,消除了传感器本体24的二次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62.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