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线支架以及用于智能管线支架的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1747发布日期:2022-02-12 15: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线支架本体,所述管线支架本体通过固定连接件装设于隧道内,所述管线支架本体上在靠近所述固定连接件处设有用于监测固定连接件松动情况的压电陶瓷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组件(6)包括内嵌式压电陶瓷驱动器(601)和内嵌式压电陶瓷接收器(602),所述内嵌式压电陶瓷驱动器(601)和内嵌式压电陶瓷接收器(602)对称设于所述固定连接件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为t型螺栓(4)。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支架本体包括上部支架托臂(1)、中部支架托臂(3)和下部支架托臂(2),所述中部支架托臂(3)固设于上部支架托臂(1)和下部支架托臂(2)之间,所述上部支架托臂(1)、中部支架托臂(3)和下部支架托臂(2)均通过固定连接件与隧道内的管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架托臂(1)包括与地面保持平行的上底板(101)和与管片连接的上侧板(102),所述上底板(101)与上侧板(102)固定连接,所述上侧板(102)通过固定连接件与管片连接,所述上底板(101)远离所述上侧板(102)的一端向上延伸设有上防滑钩(10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架托臂(3)包括与地面保持平行的中底板(301)和与管片连接的中侧板(302),所述中底板(301)与中侧板(302)固定连接,所述中侧板(302)通过固定连接件与管片连接,所述中侧板(302)的上端还设有与地面保持平行、用于中部支架托臂(3)与上部支架托臂(1)固接的中顶板(303),所述中底板(301)远离所述中侧板(302)的一端向上延伸设有中防滑钩(30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架托臂(2)包括与管片连接的下侧板(202),所述下侧板(202)通过固定连接件与管片连接,所述下侧板(202)的上端还设有与地面保持平行、用于中部支架托臂(3)与下部支架托臂(2)固接的下顶板(201),所述下顶板(201)与下侧板(202)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架托臂(3)设有多个。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管线支架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形发生器(7)、数据采集器(9)和主控器,所述波形发生器(7)与所述压电陶瓷组件(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9)与所述压电陶瓷组件(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波形发生器(7)和所述数据采集器(9)均与所述主控器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包括控制模块(10)和输入-显示模块(11),所述输入-显示模块(11)与所述控制模块(10)连接;所述波形发生器(7)与所述压电陶瓷组件(6)的信号输入端之间还设有功率放大器(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管线支架以及用于智能管线支架的监测系统,包括管线支架本体,所述管线支架本体通过固定连接件装设于隧道内,所述管线支架本体上在靠近所述固定连接件处设有用于监测固定连接件松动情况的压电陶瓷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智能管线支架的监测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管线支架在管线支架本体上在靠近所述固定连接件处设有压电陶瓷组件,能有效监测现有管线支架本体的松动问题,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减少故障和损失,解决了现有管线支架由于发生松动但无法监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上述的智能管线支架的监测系统有利于方便的对管线支架本体与管片连接的固定连接件进行监控。本体与管片连接的固定连接件进行监控。本体与管片连接的固定连接件进行监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伟强 梁仕杰 戴旺 邱冰 李唐 赵丰年 刘奥林 黄莎莎 王彦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2/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