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1852发布日期:2022-04-07 06:5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性能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


背景技术:

2.随着弹簧隔振器在减振抗震的广泛运用,其中的螺旋压缩弹簧运用随之增大,一般弹簧隔振器采用金属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3.金属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弹簧的质量提上可靠保证的要求,面对庞大的弹簧性能试验检测,对弹簧试验条件的控制,提出一系列的试验要求。因此采用可靠的弹簧试验辅助的试验支座,可以合理有效地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准性,是目前试验的要求。
4.现有的弹簧性能试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弹簧性能试验时,弹簧一般采用直接放置检测设备工作台上进行各项试验,由于长期的往复试验会造成弹簧试验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移,这将会导致试验数据的离散型偏大,同时过大的偏移会造成弹簧往复试验过程的破坏,无法得到精准、可靠的试验数据。第二,弹簧横向大尺寸偏移试验过程中,弹簧的横向力会大于弹簧与试验工作台的摩擦力时,弹簧上下不采用固定的话,弹簧会出现翻倒,对试验设备或试验人员带来危害,同时弹簧钢丝一般采用圆柱形无法与试验工作台形成有效的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固定的支座能有效的控制弹簧试验过程的偏移,完备可靠的试验环境,取得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同时也能保证弹簧的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包括上下两个独立的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限位座台、第一轴心管和上挡管,下固定支座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限位座台、第二轴心管和下挡管,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上挡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下挡管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座台固定在所述上挡管内的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座台固定在所述下挡管内的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轴心管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座台的中部,所述第二轴心管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座台的中部。
7.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呈圆周阵列布置,所述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挡管和所述下挡管的外侧。
8.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座台的轴线上固定所述第一轴心管,所述第二限位座台的轴线上固定所述第二轴心管,所述第一轴心管和所述第二轴心管呈镜像布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的第一限位座台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的第二限位座台呈镜像对称布置。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心管的中轴线和所述上挡管的中轴线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心在所述第一轴心管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轴心管的中轴线和所述下挡管的中轴线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心在所述第二轴心管的中轴线上。
11.优选地,所述下挡管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挡管的长度。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座台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轴心管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轴心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轴心管的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一限位座台外;所述第二限位座台的中心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轴心管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轴心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轴心管的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二限位座台外。
13.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圆孔,所述安装孔至少为三个,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25mm。
14.优选地,使用时,用螺栓将上固定支座紧固在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上,所述下固定支座紧固在检测设备的下工作台上;上固定支座和下固定支座与检测设备调整对正,使得所述第一轴心管的中心与所述第二轴心管的中心构成的直线垂直于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弹簧围绕在挡管内部,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限位座台外,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座台外。
15.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心管的中心在所述第一轴心管的中轴线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固定支座与检测设备安装联结简单实用,只需用螺栓将上下固定座分别紧固在设备上下工作台上即可,可靠有效地和试验设备通过螺栓紧固,确保上下支座在试验工作过程不会松动或位移;(2)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固定支座的中心具有第一轴心管和第二轴心管,第一轴心管位于上固定支座的中心,第二轴心管位于下固定支座的中心,试验时弹簧直接通过第一限位座台或者第二限位座台确定弹簧位置的中心,无需再寻找试验工作台的中心,上、下固定支座中心分别固定了第一轴心管或第二轴心管,在与检测设备联结时通过第一轴心管和第二轴心管,调节上、下固定支座的轴线位置度,保证弹簧放置时不会偏移,避免弹簧实验过程中偏移过大时造成弹簧往复实验过程中损坏,降低实验数据的离散型,有效的控制弹簧试验过程的偏移,完备可靠的试验环境,取得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3)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固定支座中具有第一限位座台和第二限位座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弹簧两端的外侧具有上挡管和下挡管,避免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弹簧的横向力会大于弹簧与试验工作台的摩擦力,弹簧上下不采用固定的话,弹簧会出现翻倒,对试验设备或试验人员带来危害;(4)上固定支座和下固定支座还分别具有上挡管和下挡管,在弹簧进行周期往复试验过程中起到保护屏障作用,将弹簧围绕在挡管内部,对弹簧试验过程弹簧断裂,碎片飞溅的防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限制弹簧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位移或错动;(5)上下固定支座固定在检测设备上时,上下固定支座的轴线垂直于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保证弹簧在试验时,在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的垂直方向上压缩,测试弹簧性能,减小检测设备造成的弹簧轴向垂直度的偏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上固定支座的结构
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下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上固定支座的仰视图;
21.图5为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的下固定支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和图3,一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性能试验固定支座,包括上下两个独立的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100包括第一固定板110、第一限位座台120、第一轴心管130和上挡管140,下固定支座200包括第二固定板210、第二限位座台220、第二轴心管230和下挡管240,所述第一固定板1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0上分别设有安装孔300,所述上挡管140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0上,所述下挡管240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10上,使用时弹簧放入上挡管140和下挡管240内,上挡管140和下挡管240在弹簧外侧形成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所述第一限位座台120固定在所述上挡管140内的第一固定板110上,所述第二限位座台220固定在所述下挡管240内的第二固定板210上,所述第一轴心管130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座台120的中部,所述第二轴心管230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座台220的中部。
23.如图4和图5,所述安装孔300呈圆周阵列布置,所述安装孔300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挡管140和所述下挡管240的外侧。所述安装孔300为圆孔,所述安装孔300至少为三个,所述安装孔300的直径为25mm。如图,第一固定板110或第二固定板210上8个φ25mm的安装孔,8个安装孔成圆周阵列布置,可以方便快捷的与检测设备的工作台进行联结固定。上、下固定支座100或200与检测设备安装联结简单实用,只需用螺栓将上、下固定支座100或200分别紧固在设备上下工作台上即可。
24.如图1,所述第一限位座台120的轴线上固定所述第一轴心管130,所述第二限位座台220的轴线上固定所述第二轴心管230,所述第一轴心管130和所述第二轴心管230呈镜像布置,所述第一轴心管130的中轴线和所述上挡管140的中轴线相同,所述第一固定板110的中心在所述第一轴心管130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轴心管230的中轴线和所述下挡管240的中轴线相同,所述第二固定板210的中心在所述第二轴心管230的中轴线上,即第一轴心管130位于上固定支座100的中心,第二轴心管230位于下固定支座200的中心。试验时弹簧直接通过第一限位座台120或者第二限位座台220确定弹簧位置的中心,无需再寻找试验工作台的中心。上、下固定支座100或200的中心分别固定了第一轴心管130或第二轴心管230,在与检测设备联结时通过第一轴心管130和第二轴心管230,调节上、下固定支座100或200的轴线位置度,保证弹簧放置时不会偏移,避免弹簧实验过程中偏移过大时造成弹簧往复实验过程中损坏,降低实验数据的离散型,有效的控制弹簧试验过程的偏移,完备可靠的试验环境,取得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
25.所述第一固定板110上固定的第一限位座台12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0上固定的第二限位座台220呈镜像对称布置。所述第一限位座台120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轴心管130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121内,所述第一轴心管1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10上,所述第一轴心管130的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一限位座台120外;所述第二限位座台220
的中心具有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二轴心管230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221内,所述第二轴心管2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10上,所述第二轴心管230的另一端露出所述第二限位座台220外。使用时,对正找轴线时可以通过一连接管,将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轴心管130和第二轴心管230内,保证连接的第一轴心管130和第二轴心管230的中轴线相同,从而实现上、下固定支座100或200的轴线位置相同,对正位置后,取出该连接管,在上挡管140和下挡管240内放入弹簧。方便找到上、下固定支座的轴线位置,放入弹簧后不会发生偏移,试验前调整上固定支座100和下固定支座200的同轴度,保证弹簧在试验安装前避免检测设备造成的弹簧轴向垂直度的偏差。
26.如图1,使用时,用螺栓将上固定支座100紧固在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上,所述下固定支座200紧固在检测设备的下工作台上;上固定支座100和下固定支座200与检测设备调整对正,使得所述第一轴心管130的中心与所述第二轴心管230的中心构成的直线垂直于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所述第二轴心管230的中心在所述第一轴心管130的中轴线上,保证上固定支座100和下固定支座200的同轴度。上下固定支座的轴线即为第一轴心管130的中心与第二轴心管230的中心构成的直线,该轴线垂直于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保证弹簧在试验时,在检测设备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的垂直方向上压缩,测试弹簧性能,减小检测设备造成的弹簧轴向垂直度的偏差。
27.弹簧围绕在上挡管140和下挡管240内部,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限位座台120外,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座台220外,将弹簧的两端固定在第一限位座台120和第二限位座台220上,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第一固定板110和第二固定板210,弹簧两端的外侧具有上挡管140和下挡管240,避免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弹簧的横向力会大于弹簧与试验工作台的摩擦力,弹簧上下不采用固定的话,弹簧会出现翻倒,对试验设备或试验人员带来危害。
28.所述下挡管240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挡管140的长度,保证弹簧压缩实验中,测试弹簧性能时,弹簧能够在纵向方向上被压缩,可以有效限制弹簧试验过程产生的横向偏移。压缩的弹簧可以收入下挡管240内,实现对弹簧试验过程弹簧断裂,碎片飞溅的防护,避免损伤人体造成安全隐患。
29.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