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6165发布日期:2022-03-05 10:0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的制作方法
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惯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


背景技术:

2.卫星
‑‑
组合惯导定位系统,即系统包含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gnss)和惯性定向定位导航系统(ins)的定向定位导航系统。
3.组合惯导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通讯的特点,但是需要从外界获取信息;而惯性定向定位导航系统,是通过内部的惯性器件(陀螺、加速度计),获取当前位置信息,是密闭的,不需要和外界通讯,因此其独立性强,缺点是,随着导航持续,惯性导航会发生偏差,由温度变化、震动引起的,尤其是在用在汽车上的组合惯导系统,随着汽车的行驶过程,不仅会由于自身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还会受到天气和汽车产生的热量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解决以往车载组合惯导系统随着温度到升高会导致惯性导航发生偏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包括姿态仪,姿态仪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惯性导航模组,姿态仪的一侧设置有和惯性导航模组相连接的232差分接口、坐标注入232接口和定制协议输出包232接口,姿态仪的上侧设置有和工作腔相连通的导热孔,导热孔内设置有第一导热板,姿态仪在导热板的上侧连接有散热风扇,第一导热板的下侧连接有多个第二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的下端和惯性导航模组相贴合。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散热风扇的侧面在靠近姿态仪的位置设置有内外通透的排风口。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姿态仪的下侧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器上。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连接器上设置有减震槽,减震槽内滑动设置有减震柱,减震柱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槽,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连通孔,螺栓的下端穿过连通孔,并且螺纹咬合相连于螺纹槽内。
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减震柱包括上减震部和下减震部,下减震部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滑动槽,螺纹槽设置于上减震部的上端,上减震部的下端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并且通过第一弹簧和滑动槽的槽底相连。
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动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槽,上减震部的侧面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远离上减震部的一侧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
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下减震部的下端和减震槽的槽底滑动相连,侧面通过多个第二弹簧和减震槽的槽壁相连,多个第二弹簧环绕下减震部的侧面均匀排列。
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连接器在减震槽的下方设置有滑动腔,减震槽的槽底通
过滑动孔和滑动腔相连通,滑动孔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穿进减震槽内和下减震部的下端相连,下端穿进滑动腔内,并且在滑动腔内连接有滑动板。
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动板的直径大于滑动孔的孔径,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滑动孔的孔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热孔和第一导热板,能够通过第一导热板将工作腔内的热量传递到外部,从而降低工作腔内的温度,而且第一导热板封闭了导热孔,对工作腔也起到了很好的密闭作用。通过在第一导热板的上方设置散热风扇,能够很好的对第一导热板进行降温,进一步提升了对工作腔内降温的效率。通过设置第二导热板,能够很好的将惯性导航模组上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到第一导热板上,然后进行散热。解决以往车载组合惯导系统随着温度到升高会导致惯性导航发生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的姿态仪正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的姿态仪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的姿态仪和连接器连接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的减震槽剖面示意图。
20.图标:1-姿态仪,101-工作腔,102-惯性导航模组,103-232差分接口,104-坐标注入232接口,105-定制协议输出包232接口,106-导热孔,107-第一导热板,108-散热风扇,109-第二导热板,110-排风口,111-连接板,112-连通孔,2-螺栓,3-连接器,301-减震槽,302-螺纹槽,303-上减震部,304-下减震部,305-滑动槽,306-第一弹簧,307-限位槽,308-限位块,309-第二弹簧,310-滑动腔,311-滑动孔,312-连接杆,313-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
23.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24.一种bdmc-02s型姿态仪,包括姿态仪1,姿态仪1内设置有工作腔101,工作腔101内设置有惯性导航模组102,姿态仪1的一侧设置有和惯性导航模组102相连接的232差分接口103、坐标注入232接口104和定制协议输出包232接口105,姿态仪1的上侧设置有和工作腔101相连通的导热孔106,导热孔106内设置有第一导热板107,姿态仪1在导热板的上侧连接有散热风扇108,第一导热板107的下侧连接有多个第二导热板109,第二导热板109的下端和惯性导航模组102相贴合。通过设置导热孔106和第一导热板107,能够通过第一导热板107将工作腔101内的热量传递到外部,从而降低工作腔101内的温度,而且第一导热板107封闭了导热孔106,对工作腔101也起到了很好的密闭作用。通过在第一导热板107的上方设置散热风扇108,能够很好的对第一导热板107进行降温,进一步提升了对工作腔101内降温的效率。通过设置第二导热板109,能够很好的将惯性导航模组102上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
板109传递到第一导热板107上,然后进行散热。惯性导航模组102在常规设置中包括基于微机械(mems)陀螺和加速度计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信号处理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单天线或双天线卫星导航模块 gnss(北斗+gps)和高性能导航计算机。陀螺测得的载体角速度和加速度计测得的载体加速度被送入导航计算机,导航计算机根据陀螺和加速度计的信息进行捷联惯导解算,得到载体的俯仰角、滚动角和方位角、速度和位置。同时运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 gnss、高度计等相关信息融合处理,得到载体的俯仰角、滚动角、方位角、速度和位置的最优估计。
25.散热风扇108的侧面在靠近姿态仪1的位置设置有内外通透的排风口110。通过设置排风口110,能够使散热风扇108对第一导热板107进行降温的时候,通过将新鲜的空气从散热风扇108从上侧吸入,然后吹向第一导热板107,通过新鲜的空气将第一散热板107表面的热量带走,然后通过排风口110排出。
26.姿态仪1的下侧连接有连接板111,连接板111通过螺栓2固定于连接器3上。通过设置连接器3,能够使姿态仪1稳定的固定在汽车等载体上。
27.连接器3上设置有减震槽301,减震槽301内滑动设置有减震柱,减震柱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槽302,连接板111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连通孔112,螺栓2的下端穿过连通孔112,并且螺纹咬合相连于螺纹槽302内。通过设置减震柱,能够通过减震柱缓解姿态仪1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一些颠簸和振动等,避免振动对姿态仪的导航精准性造成一些影响,导致惯性导航发生偏差的问题。通过设置螺栓2和螺纹槽302,能够将姿态仪1通过连接板111稳定的固定在连接器3上。
28.减震柱包括上减震部303和下减震部304,下减震部304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滑动槽305,螺纹槽302设置于上减震部303的上端,上减震部303的下端滑动设置于滑动槽305内,并且通过第一弹簧306和滑动槽305的槽底相连。这样的设置,当姿态仪1受到颠簸的时候,通过上减震部303、下减震部304以及第一弹簧306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对姿态仪1受到的上下方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通过第一弹簧306来缓解大部分冲击力,避免工作腔1内的惯性导航模组102受到剧烈的冲击导致惯性导航发生偏差的问题,甚至损坏的问题。
29.滑动槽305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槽307,上减震部303的侧面连接有限位块308,限位块308远离上减震部303的一侧滑动设置于限位槽307内。通过设置限位块308和限位槽307,能够有效防止上减震部303从下减震部304的滑动槽305内滑出,导致结构连接器3无法起到减震的效果。
30.下减震部304的下端和减震槽301的槽底滑动相连,侧面通过多个第二弹簧309和减震槽301的槽壁相连,多个第二弹簧309环绕下减震部304的侧面均匀排列。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二弹簧309配合减震槽301缓解掉姿态仪1受到的水平冲击力,当发生剧烈的转向时,能够通过下减震部304挤压或拉伸第二弹簧309来缓解水平冲击力,进一步避免工作腔1内的惯性导航模组102受到剧烈的冲击导致惯性导航发生偏差的问题,甚至损坏的问题。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弹簧309环绕下减震部304的侧面均匀排列,这样能够使下减震部304能够均匀的缓解冲击力。
31.连接器3在减震槽301的下方设置有滑动腔310,减震槽301的槽底通过滑动孔311和滑动腔310相连通,滑动孔311内滑动设置有连接杆312,连接杆312的上端穿进减震槽301内和下减震部304的下端相连,下端穿进滑动腔310内,并且在滑动腔310内连接有滑动板
313。
32.滑动板313的直径大于滑动孔311的孔径,连接杆312的直径小于滑动孔311的孔径。这样的设置,通过滑动板313和连接杆312配合滑动腔310,能够有效防止下减震部304从减震槽301内脱落出去。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33.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