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测厚仪校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9877发布日期:2022-04-14 21:1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校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楼板测厚仪校准器。


背景技术:

2.现浇楼板、墙体等厚度情况是评定建筑物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各级质量监督检测单位对楼板,墙体厚度的非破损检测技术也十分关注,但长期以来,始终没有高精度的非破损检测仪器符合要求,传统方法采用钻孔测量,不仅误差大,而且属破损测量,既费时又费力。楼板测厚仪,它突破传统测试方法,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测试精度。
3.楼板测厚仪是主要用于测量楼板、剪力墙、梁、柱等混凝土结构及其他非铁磁体介质厚度的仪器,现有的楼板厚度仪在多次使用之后,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测量精度降低,而且一般情况下若不对其进行校准,将会严重降低测厚仪的使用寿命,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可对楼板测厚仪进行校准的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楼板测厚仪校准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楼板测厚仪校准器包括:升降支架、校准用楼板;校准用楼板设置为标准楼板样件,其表面水平且厚度已知,校准用楼板设置有两组且分别拆卸式安装在升降支架的两端,两组升降支架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升降支架平行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侧朝向校准用楼板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发射探头,发射探头紧贴在校准用楼板的侧壁上,发射探头远离校准用楼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利用电动伸缩杆一的自由伸缩调整发射探头的位置,使其朝向校准用楼板的内部纵向发射信号,所述校准用楼板的远离发射探头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的接收探头,控制接收探头在发射探头另一侧的校准用楼板表面移动,然后接收来自不同位置的发射探头发射的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校准用楼板的厚度,然后与已知校准用楼板的厚度进行比较,然后判断出该楼板测厚仪的测量准确度,实现对该楼板测厚仪的校准;
6.位于接收探头同一侧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与接收探头连接,用于驱动接收探头左右移动,左右移动机构的两端朝向校准用楼板的位置连接有前后移动机构,前后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左右移动机构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接收探头前后移动,利用左右移动机构和前后移动机构的运行,带动接收探头在发射探头的另一侧进行任一位置的移动,实现对校准用楼板的全面厚度测量,提高测量校准的准确度;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板测厚仪校准器,通过对标准厚度已知的校准用楼板进行多位置,多个发射探头的信号接收式检测对比,从而可准确的判断出该楼板测厚仪的测量精度,实现对其快速精确的校准;
8.通过在升降支架的两端可设置两对校准用楼板同时进行测厚使用,便于提高本校
准器的使用范围以及效率;
9.通过设置左右移动机构和前后移动机构控制接收探头的移动,利用电驱式移动,可精确的控制移动的距离,提高接收探头与发射探头信号收发配合的准确度;
10.本实用的优点是:校准速度快,准确度高,操作简单,运行效率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楼板测厚仪校准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楼板测厚仪校准器中前后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楼板测厚仪校准器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1中a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附图中:升降支架10,校准用楼板11,安装板12,电动伸缩杆一13,发射探头14,接收探头15,左右移动机构16,前后移动机构17,夹持件18,移动夹板19,调节螺杆20,电动伸缩杆二21,夹持板22,转动壳23,支撑杆24,丝杠一25,伺服电机一26,螺母一27,丝杠二28,螺母二29,伺服电机二30,卡销31,卡槽3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8.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板测厚仪校准器的结构图,包括:升降支架10、校准用楼板11;校准用楼板11设置为标准楼板样件,其表面水平且厚度已知,校准用楼板11设置有两组且分别拆卸式安装在升降支架10的两端,两组升降支架10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升降支架10平行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两侧朝向校准用楼板11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发射探头14,发射探头14紧贴在校准用楼板11的侧壁上,发射探头14远离校准用楼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13,电动伸缩杆一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上,利用电动伸缩杆一13的自由伸缩调整发射探头14的位置,使其朝向校准用楼板11的内部纵向发射信号,所述校准用楼板11的远离发射探头14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的接收探头15,控制接收探头15在发射探头14另一侧的校准用楼板11表面移动,然后接收来自不同位置的发射探头14发射的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校准用楼板11的厚度,然后与已知校准用楼板11的厚度进行比较,然后判断出该楼板测厚仪的测量准确度,实现对该楼板测厚仪的校准;
19.位于接收探头15同一侧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16,左右移动机构16与接收探头15连接,用于驱动接收探头15左右移动,左右移动机构16的两端朝向校准用楼板11的位置连接有前后移动机构17,前后移动机构17用于驱动左右移动机构16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接收探头15前后移动,利用左右移动机构16和前后移动机构17的运行,带动接收探头15在发射探头14的另一侧进行任一位置的移动,实现对校准用楼板11的全面厚度测量,提高测量校准的准确度;
20.通过在升降支架10的两端对称式设置有两组校准用楼板11,便于同时对多组楼板
厚度检测仪进行测量校准,从而提高本校准器的使用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左右移动机构16包括有与校准用楼板11平行的丝杠一25,丝杠一2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一26,伺服电机一26的底部以及丝杠一25的另一端均朝向校准用楼板11的方向连接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底部连接在前后移动机构17上,丝杠一25上移动连接有螺母一27,螺母一27底部升降式连接有夹持件18,夹持件18用于夹持接收探头15,启动伺服电机一26运行带动丝杠一25转动,然后调整螺母一27置于丝杠一25上的位置,从而调节接收探头15在校准用楼板11上侧左右的位置;同时所述前后移动机构17包括有置于校准用楼板11上的转动壳23,转动壳23内部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分布的丝杠二28,丝杠二2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伺服电机二30,且丝杠二28上移动连接有螺母二29,同时所述支撑杆24底部固定连接在螺母二29上,启动伺服电机二30运行带动丝杠二28转动,然后调整螺母二29的前后位置,实现对支撑杆24的前后位置调整,最终控制接收探头15的前后移动,因此通过左右移动机构16和前后移动机构17的共同配合,驱动接收探头15在校准用楼板11上任意方向移动,与底部的发射探头14配合运行校准。
22.参阅图3,所述夹持件18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螺母一27上的电动伸缩杆二21,电动伸缩杆二21底部连接有水平的夹持板22,夹持板22远离电动伸缩杆二21的一侧两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夹板19,移动夹板19置于夹持板22内部的一侧朝向夹持板22的端侧外部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20,通过转动调节螺杆20带动移动夹板19在夹持板22上水平移动,然后对置于两组移动夹板19之间的接收探头15进行夹持固定,所述移动夹板19与接收探头15接触的一侧铺设有一层缓冲垫,用于降低移动夹板19夹持接收探头15时的磨损。
23.参阅图4,所述升降支架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销31,对应卡销31位置的校准用楼板1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32,通过卡销31与卡槽32的卡接,便于替换不同厚度的校准用楼板11进行侧后校准使用。
24.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楼板测厚仪校准器,使用时,首先备好待对比使用已知厚度的校准用楼板11,将其安装在升降支架10的一端,然后根据测量校准的精度,选择在校准用楼板11朝向升降支架10的侧壁上均匀贴合多个发射探头14朝向校准用楼板11的内部纵向发射信号,然后在校准用楼板11的另一侧在左右移动机构16和前后移动机构17运行带动下,将与发射探头14配合信号接收的接收探头15进行移动,使其与发射探头14进行逐个的信号接收,然后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校准用楼板11的厚度,然后与已知的校准用楼板11的厚度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判断,该发射探头14与接收探头15配合使用的楼板厚度检测仪是否标准,然后对其进行校准维修。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