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4087发布日期:2022-05-11 15:0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谷物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谷物外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谷物外观品质是衡量谷物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影响谷物品质的重要原因。当前谷物外观品质检测的方式主要有人工检测与仪器检测,人工检测是通过感官观察方式来判定谷物外观品质,该方式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精度不高且一致性较差,而且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易疲劳,易造成疏漏;仪器检测有单面图像检测仪和双面图像检测仪,单面图像检测仪主要是采集谷物的单面图像,信息采集不完全,容易遗漏信息;双面图像检测仪主要是采集谷物的双面图像,这可以充分采集信息,但存在仪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及需人工上料等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检测高效的谷物外观品质检测仪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检测高效的谷物外观检测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谷物外观检测装置,包括:
6.架体;
7.位于所述架体上的物料摊铺收集机构,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被配置为摊铺物料以方便进行物料外观图像的采集以及在图像采集完成后收集物料;
8.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被配置为采集摊铺在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的物料的外观图像;
9.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被配置为将物料输送至物料摊铺收集机构;
10.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的上下两侧的图像采集组件,分别为第一图像采集组件和第二图像采集组件;
11.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装置的顶部,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物料摊铺收集机构的物料通道。
12.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13.安装支架;
14.通过安装支架架设在所述图像采集机构顶部的壳体;
15.位于所述壳体内可相对于壳体旋转的上料拨板;以及
16.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料斗,所述料斗的出口与壳体的内部连通;
17.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通道连接。
18.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上料拨板包括本体部以及由所述本体部的边缘沿所述
上料拨板的径向延伸形成的拨料部;
19.所述拨料部被配置为随着上料拨板的旋转将由料斗出口进入壳体内的物料拨动至所述出料口,使得物料落入物料通道,由物料通道输送至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
20.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
21.安装板;
2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反射灯;以及
23.结合固定于所述反射灯远离安装板的一侧面的拍摄设备;
24.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反射灯对应设置的通光孔。
25.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反射灯包括:
26.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的一侧的灯罩;以及
27.围绕所述通光孔的四周设置的灯体;
28.所述灯体位于灯罩内部,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29.所述灯罩包括灯盖部以及由所述灯盖部的四周边缘向靠近安装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围挡部;
30.所述围挡部的内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
31.所述灯盖部的内表面设置吸光层,所述灯盖部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拍摄设备对应的透光孔。
32.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拍摄设备包括:
33.通过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灯罩远离安装板的一侧的相机本体;
34.位于所述相机本体的前端的反光镜座;以及
35.设置在所述反光镜座上的反光镜;
36.所述反光镜座的端口与所述透光孔对应配合。
37.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38.底座;
39.位于所述底座上的可在x、y平面内转动的安装件;以及
40.结合固定在所述底座一侧端面上的调整块;
41.所述底座与安装件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纳所述相机本体的安装空间;
42.所述安装件上包括有调节螺栓,所述相机本体通过调节螺栓悬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调节螺栓被配置为通过调整拧入量以调整相机相对于x、y平面的姿态;
43.所述调整块包括有与所述底座结合固定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安装件对应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上包括有贯穿所述调整块配合部的调整螺栓,该调整螺栓被配置为通过调整拧入量以调整安装件在x、y平面内的转动量。
44.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包括:
45.底板;
46.位于所述底板两相对边侧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47.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的铲板组件;以及
48.驱动组件;
49.所述铲板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架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铲板组件和第二铲板组件,所述第一铲板组件、第二铲板组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合的空
间形成物料摊铺区域;
50.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用于收集物料的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第二铲板组件的远离第一铲板组件的一侧;
51.所述第一铲板组件与驱动组件结合固定,该第一铲板组件被配置为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推动第二铲板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
52.物料摊铺区域包括有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收集口至少部分重叠的位置。
53.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还包括有插接于所述底板上的玻璃板;
54.所述玻璃板与所述第一铲板组件、第二铲板组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合的空间形成物料摊铺区域;
55.所述玻璃板被配置为便于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物料下表面的图像。
5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5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谷物外观检测装置,本装置包括物料摊铺收集机构、图像采集机构以及上料机构三个组成部分,通过上述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本装置可实现自动上料,多次进样,自动检测,自动收集物料,可以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方便的对样品进行实时现场检测;且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检测高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9.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60.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6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料机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62.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像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63.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64.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65.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拍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66.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料摊铺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67.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铲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8.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铲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9.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7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2.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结合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架体1、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图像采集机构3、上料机构4以及控制系统100。其中,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主要用于摊铺物料以方便对物料的外观图像进行采集以及在图像采集完成后收集物料;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结合固定在所述架体1上,位于所述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中心部位,用于采集摊铺在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上的物料的外观图像,具体地,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的上下两侧的图像采集组件,分别为第一图像采集组件31和第二图像采集组件32;所述上料机构4安装于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上,位于整个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顶部,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有物料通道41,所述上料机构4主要用于将物料经物料通道41输送至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的物料摊铺区域200。
74.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安装支架42以及通过安装支架42架设在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的顶部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壳体43、上料拨板44、料斗45以及物料通道41,具体地,所述壳体43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42上,所述料斗45安装于所述壳体43的顶部,料斗45的出口与壳体43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4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图未示出),出料口与所述物料通道41连接,所述物料通道41由下料通道411以及通道盖板412组成,所述下料通道411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斜度,可以保证物料以一定方向的初速度下落,进而保证落入指定区域。
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拨板44设置在所述壳体43的内部,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43旋转。具体地,所述上料拨板44的中心与料斗45的出口偏心安装。所述上料拨板44被配置在通过旋转将由料斗45加入到壳体43内的物料拨动至出料口,使其进入物料通道41。
76.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拨板44包括本体部以及由所述本体部的边缘沿所述上料拨板44的径向延伸形成的拨料部440,所述拨料部440具体表现为均匀分布在本体部的边缘的波齿,所述拨料部440可随着上料拨板44的旋转将由料斗45的出口进入到壳体43内的物料拨动至所述出料口,使得物料落入物料通道41,由物料通道输送至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
77.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拨板44受电机46的驱动而相对于壳体43旋转,所述电机46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42上,位于壳体43的边侧。所述上料拨板44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壳体43内,所述电机4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47,上料拨板44的转轴上安装
有从动轮48,主动轮47与从动轮48通过传动带49连接,传动带49包括但不限于皮带或者同步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所给出的对上料拨板44提供驱动的一种可行方法,其它可驱动上料拨板44相对于壳体43旋转的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78.所述上料机构4在工作时,将物料放入料斗45内,物料过料斗45的出口落到上料拨板44上,进而落入壳体43中;电机46通过传动带49带动从动轮48转动,进而带动上料拨板44在壳体43中转动,上料拨板44上的拨料部440搅动物料运动,使物料运动至出料口,再通过物料通道41进入下一步检测,物料通道41中的下料通道411中的坡度,保证物料以一定方向的初速度下落,进而保证落入指定区域。
79.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安装板、反射灯以及拍摄设备,具体地,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组件31包括第一安装板301,结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301远离第二图像采集组件32的一侧的第一反射灯501,以及结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反射灯501的远离第一安装板301的一侧的第一拍摄设备601;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组件32包括第二安装板302,结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302远离第一图像采集组件31的一侧的第二反射灯502,以及结合固定在所述第二反射灯502的远离第二安装板302的一侧的第二拍摄设备602;所述第一安装板301和第二安装板302对称设置在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的上下两侧,通过安装支架303安装固定。
80.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301设置有与第一反射灯501对应配合的通光孔300,同样的,所述第二安装板302上也设置有与第二反射灯502对应配合的通光孔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灯501和第二反射灯502相对安装。
81.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所述反射灯包括灯罩51以及灯体52,第一反射灯501和第二反射灯502关于第一安装板301和第二安装板302之间的中心平面对称。具体地,以第一反射灯501为例对反射灯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所述灯罩51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01远离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的一侧,灯罩51的底部端口与第一安装板301上的通光孔300同心安装;所述灯体52围绕通光孔300的四周设置,具体地,所述灯体52结合固定在所述安装板靠近灯罩51的一侧面上,位于灯罩51的内部。
8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51包括灯盖部511以及由所述灯盖部511的四周边缘向靠近安装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围挡部512,所述围挡部512的内表面做漫反射处理,形成有漫反射层;所述灯盖部511的内表面覆盖有吸光层,灯盖部51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拍摄设备对应的透光孔530。
83.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灯体52为led灯,第二反射灯502的灯体除作为下反射光源外还可作为爆腰灯使用。如图5所示,所述通光孔300的形状为矩形,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02上的灯体分为四组,沿通光孔300的同一条边设置的灯体为一组。当四组灯体同时点亮时,第二拍摄设备602拍摄物料底部的图像;等四组灯体依次点亮时,第一拍摄设备601依次拍摄物料的爆腰图像。
8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机构3在工作时,第一反射灯501的灯光经围挡部512的反射,通过第一安装板301上的通光孔300照射到物料上,再经物料反射,光线通过第一反射灯501的透光孔530进入第一拍摄设备601;第二反射灯502的灯光经围挡部512的反射,通过第二安装板302的通光孔300照射到物料上,再经物料反射,光线通过第二反射灯502的透
光孔530进入第二拍摄设备602;第一拍摄设备601拍摄物料的上表面图像,第二拍摄设备602拍摄物料的下表面图像。
85.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所述拍摄设备包括通过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灯盖53远离安装板的一侧的相机本体61、位于相机本体61的前端的反光镜座62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光镜座62上的反光镜63,所述反光镜63为45
°
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座62的端口正对反射灯中灯盖53的透光孔530;所述拍摄设备通过45
°
反光镜实现光线方向的改变,光线方向由竖直改为水平,这大大降低了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整体高度。
86.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71、安装件72以及调整块73,所述安装件72安装在所述底座71的上端面,可相对于底座71在x、y平面内转动,所述调整块73通过螺栓与底座71的一侧端面结合固定。所述底座71和安装件72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纳相机本体61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件72上开设有调节孔720,所述调节孔720内设置有与调节孔对应配合的调节螺栓(图未示出),相机本体61通过调节螺栓悬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通过调整调节螺栓的拧入量可以调整相机本体61相对于x、y平面的姿态。
8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块73包括与所述底座71结合固定的固定部731以及与所述安装件72对应的配合部732。所述固定部731上开设有螺纹孔7310,调整块73通过设置在螺纹孔内的螺栓与底座71结合固定;所述配合部732上开设有调整孔,所述调整孔内设置有调整螺栓74,通过调整调整螺栓74的拧入量可以调整安装件72在x、y平面内的转动量。
88.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72包括顶壁部721以及由所述顶壁部721的两相对边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两侧壁部722,两侧壁部722的底部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用于与底座71形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23和第二连接部72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723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723上下两侧表面的通孔7230,所述通孔7230内设置有固定顶丝75,在完成相机本体61的姿态调整后,拧紧所述固定顶丝75,使得固定顶丝75的靠近底座71的端部与底座的顶面之间抵接固定,起到固定安装件72的作用。
89.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724通过转轴76与底座71可转动地连接固定,在调整螺栓74作用下,安装件72绕所述转轴76在x、y平面内转动。位置确定后,拧紧转轴76以及固定顶丝75,对安装件72进行固定。
90.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顶壁部721以及两个侧壁部722和所述底座71的上端面围合形成用于安装相机本体61的安装空间,所述调节孔720贯穿所述顶壁部721的两侧表面,所述调节螺栓与调节孔720对应配合设置,调节螺栓穿过调节孔720贯穿所述顶壁部721的两侧表面,所述相机本体61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件72的顶壁部721上,调整调节螺栓的拧入量即可实现相机本体61相对于x、y平面的姿态调整。
91.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螺栓74的内侧端部对应第一连接部723的侧部位置,如图1中所示出的,所述调整螺栓74的内侧端部对应第一连接部723的前端面,该调整螺栓74的内侧端部与第一连接部723的前端面螺接固定,通过调整调整螺栓74的拧入安装件72的拧入量可以调节安装件72相对于调整块73的位置,进而实现安装件72带动相机本体61绕转轴76的轴线转动,调整相机在x、y平面内的转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调整螺栓转动时,该调整螺栓74相对于调整块73的配合部732在调整螺栓74的轴向方向上不产生位移,具体地,所述调整螺栓74包括与所述调整块73的配合部732对应的杆部(图未示出)以及位于配合部732的靠近第一连接部723一侧的限位结构(图未示出),从而实现在在调整螺栓转动
时,该调整螺栓74相对于调整块73的配合部732在调整螺栓74的轴向方向上不产生位移。
92.在其它地实施例中,该调整螺栓74的内侧端部与第一连接部723的前端面也可以抵接固定,通过调整调整螺栓74相对于调整块的拧入量可以调节安装件72相对于调整块73的位置,进而实现安装件72带动相机本体61绕转轴76的轴线转动,调整相机在x、y平面内的转动量。与之对应的所述安装件与调整块之间应设置有用以将转动后安装件复位的复位件,该复位件可选用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弹簧,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93.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通孔7230位长条孔结构,具体地,该长条孔结构的通孔7230内沿通孔的延伸方向排列有两个固定顶丝75,在完成相机的姿态调整后,拧紧固定顶丝75,使固定顶丝75的靠近底座71的端部与所述底座71的顶面之间抵接固定,实现相机本体61的固定。两个固定顶丝的设计能够减少安装件与底座固定后位置发生意外偏移的情况,使得安装件以及固定于安装件上的相机能够稳定保持在所调整好的位置。
94.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块73与第一连接部723之间包括有调整间隙,在需要调整相机的姿态时,通过调整调整螺栓74的拧入量调整调整块73与第一连接部723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应地,安装件72带动相机本体61绕转轴76转动,从而实现安装件72带动相机本体61在x、y平面内的转动量调整。
95.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顶壁部721上开设有四个调节孔720,四个调节孔720呈矩形排布设置在所述安装件72的顶壁部721上,每个所述调节孔720中均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栓,四个调节螺栓相互配合实现相机相对于x、y平面的姿态调整。
96.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72的顶壁部721开设有顶丝孔7210,所述顶丝孔7210位于四个所述调节螺栓的中心位置,该顶丝孔7210内配置有定位顶丝,所述定位顶丝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件72的顶壁部721与相机本体61相抵接固定,使相机本体61与安装件72的顶壁部721之间保持一定的调节间隙,在进行相机姿态调节时,以顶丝与相机本体61的接触点为支点,调节四个调节螺栓的拧入量,即可实现相机本体相对于x、y平面的姿态调整。
9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相机姿态调整装置在进行相机姿态调整的步骤是:安装件72通过转轴76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71上,调整块73结合固定在底座71的一侧端面上,并使得调整块73与安装件72之间保持一定的调节间隙,通过调整螺栓74进行预紧连接。利用调节螺栓将相机本体61悬置在安装空间内,并在顶丝孔7210内拧入顶丝,使得相机本体61与安装件72的顶壁部721之间保持一定的调整间隙。以顶丝与相机本体61的接触点为支点,调整四个调节螺栓的拧入量,调节相机本体61与安装件7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四个调节螺栓相互配合实现相机相对于x、y平面的姿态调整;调节调整螺栓74的拧入量,调整调整块73与第一连接部723之间的间隙大小,相应地,安装件72带动相机本体61绕转轴76转动,从而实现安装件72带动相机本体61在x、y平面内的转动量调整。调整完成后,拧紧固定顶丝75,使固定顶丝75的靠近底座71的端部与所述底座71的顶面之间抵接固定,同时还需要拧紧转轴76,实现相机本体61的固定。
98.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包括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铲板组件以及驱动组件25,所述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21的两相对边侧,如图8中所示出的,所述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铲板组件设置在底板21上,可沿着第一方向往复运动,进行物料的收集工作。
99.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铲板组件包括第一铲板组件241和第二铲板组件242,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和第二铲板组件242沿第一方向排列,并架设在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之间,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第二铲板组件242、第一侧板22以及第二侧板23围合的形成的空间构成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料收集装置的物料摊铺区域200。
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还包括有插接于所述底板21上的玻璃板20,所述玻璃板20与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第二铲板组件242、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围合的空间形成所述物料摊铺区域200;将物料摊铺区域200的底部设置为玻璃板可以方便第二图像采集组件32采集物料下表面的图像。所述玻璃板20可以随时插取,方便定期清洁或更换,防止因物料中杂质或灰尘附着在玻璃板20表面影响图像采集的效果。
101.所述底板21上形成有用于收集物料的收集口210,所述收集口210位于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远离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端。具体地,所述收集口210处设置有收集漏斗211,所述收集漏斗211的出口连接有用于接收物料的物料收集槽212。
102.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和驱动组件25结合固定,第一铲板组件241可在驱动组件25的驱动下推动第二铲板组件242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所述物料摊铺区域200连同物料摊铺区域200内的物料沿第一方向运动至与所述收集口重合的位置,使得物料摊铺区域200内的物料落入收集口210,并经收集漏斗211落入物料收集槽212,完成物料收集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物料摊铺区域200应包括有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收集口210至少重叠的位置,以保证物料摊铺区域200内的物料可以落入收集口210内,进行物料收集工作。
103.为了避免铲板组件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卡死,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21上设置滑动副和导杆27,所述滑动副包括沿第一方向与底板21相对固定的导轨261以及与所述导轨26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262和第二滑块263。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和第二铲板组件242通过滑动副和导轨7架设在两个侧板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262结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杆2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的一端与第二滑块263结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导杆27滑动连接。通过滑块副和导杆27的配合使用减小了铲板组件在移动过程中与底板21之间的摩擦阻力,可以有效避免铲板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死。
104.具体地,为了减少所述物料收集装置的整体宽度,将所述滑动副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2的顶部,将所述导杆27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3的顶部,所述导轨261和导杆27的方向相同,均沿第一方向设置。
105.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9所示,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包括第一架体2411以及第一铲板2412。所述第一架体24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262结合固定,所述第一架体2411远离第一滑块262的一端通过沿第一方向配置的导杆27设置于所述底板21上,所述第一架体2411与导杆27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2411可以沿着导杆27的轴向方向滑动。在第一架体2411与导杆27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减摩垫270,减摩垫270和导杆27组成高副运动机构,可以减小铲板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还可以防止铲板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卡死。
106.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板2412结合固定在所述第一架体2411的底面,所述第一铲板2412与底板21的接触面设置有刮板240,所述刮板240为硅胶板,可以在物料摊铺区域200移动的过程中刮干净底板21上的物料,同时避免撞碎物料。
107.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还包括由第一架体2411远离所述第一滑块262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的挡光片2413,具体地,所述挡光片位2413位于所述第一架体2411远离第一侧板22的一侧,且位于第二侧板23的外侧,即第二侧板23远离第一侧板22的一侧。所述挡光片2413可以与第一架体241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2411上,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108.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出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由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光电开关281和第二光电开关282,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81和第二光电开关282均设置在第二侧板23远离第一侧板22的一侧,且均位于第二铲板组件242靠近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侧,具体地,所述第一光电开关281位于更靠近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位置。启动装置后,第一铲板组件241开始沿第一方向运动,当挡光片2413移动至第二光电开关282处时,驱动组件25关闭,第一铲板组件241停止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此时物料摊铺区域200和收集口210重合,进行物料收集工作;物料收集工作完成后,第一铲板组件241进行反向复位运动,当挡光片2413遮挡住第一光电开关281时,第一铲板组件241回到初始位置,驱动组件25关闭,第一铲板组件241停止运动。
109.如图10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包括第二架体2421以及第二铲板2422。所述第二架体24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263结合固定,所述第二架体2421远离第二滑块263的一端通过沿第一方向配置的导杆27设置于所述底板21上,所述第二架体2421与导杆27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架体2421可以沿着导杆27的轴向方向滑动。在第二架体2421和导杆27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减摩垫270,减摩垫270和导杆27组成高副运动机构,可以减小铲板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还可以防止铲板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卡死。
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架体2411的远离第一滑动块62的一端以及第二架体2421的远离第二滑动块63的一端通过同一导杆27相对固定于所述底板21上。增加第一铲板组件241以及第二铲板组件242的稳定性,保证第二铲板组件242可在第一铲板组件241的驱动下与第一铲板组件241一并沿第一方向运动。
111.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铲板2422结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架体2421的底面,所述第二铲板2422与底板21的接触面设置有刮板240,所述刮板240为硅胶板,可以在物料摊铺区域200移动的过程中刮干净底板21上的物料,同时避免撞碎物料。
112.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架体2421一端的减震定位柱2423,所述底板21上包括有与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对应配合的限位板212,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位于所述限位板212远离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侧。在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与限位板212相抵,固定不动,当装置启动后,第二铲板组件242在第一铲板组件241的推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行物料收集工作,物料收集工作完成后,第二铲板组件242沿第一方向反向运动,当减震定位柱2423运动至限位板212处时,即第二铲板组件242回复至初始位置,减震定位柱2423与限位板212相抵,第二铲板组件242停止运动,减震定位柱2423与限位板212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第二铲板组件242复位时的定位。
113.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与限位板21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3的远离第一侧板22的一侧,其中,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位于所述第二架体2421的靠近
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侧,相应地,所述限位板212位于第一方向上第二铲板组件242靠近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侧。具体地,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的轴线沿第一方向设置。
114.为了避免限位板212与挡光片2413碰撞,将第一光电开关281、第二光电开关282和限位板212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115.为了避免减震定位柱2423与限位板212之间的刚性撞击,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定位柱2423选用塑料材质。
116.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还包括位于第一滑块262的靠近第二滑块263一侧的第一推块2414,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还包括有位于第二滑块263的靠近第一滑块262一侧的第二推块2424。具体地,在第一铲板组件241推动第二铲板组件242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推块2414作用于第二铲板组件242,推动第二铲板组件242沿第一方向运动,设置第一推块2414和第二推块2424可以避免第一滑块262和第二滑块263之间的刚性撞击,减少工作噪声,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117.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29,所述复位弹簧29设置在所述第二铲板组件242靠近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侧,复位弹簧29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1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铲板组件242结合固定,复位弹簧29一直处于拉伸状态,第二铲板组件242可以在复位弹簧29的拉力作用下实现复位。具体地,所述复位弹簧29位于第一侧板22的外侧,即第一侧板22远离第二侧板23的一侧,复位弹簧29的一端一所述第一侧板22结合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铲板组件242的第二架体结合固定。
118.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结合图1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25包括驱动电机251、电机安装支架252、主动轮253、从动轮254、从动安装支架255以及传动带256,所述驱动电机51为包括但不限于直流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安装支架252上,主动轮253与驱动电机251的输出端结合固定,从动轮254安装在从动安装支架255上,且可以相对所示从动安装支架255转动,主动轮253和从动轮254通过传送带56连接。在其他地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5也可以为气缸,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1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5设置在第一侧板22的远离第二侧板23一侧,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带256固结于一点。具体地,所述第一架体2411靠近第一侧板22的一端设置有传动带压板2415,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通过所述传动带压板2415与所述传动带256固连。
120.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物料无损失收集,所述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的内侧表面都为斜面。
12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的工作过程是:初始时第一铲板组件241遮挡第一光电开关281,第一铲板组件241位于初始位置,保持静止不动;第二铲板组件242在复位弹簧29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初始位置,减震定位柱2423与限位板212紧密贴合;物料位于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第二铲板组件242及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形成的物料摊铺区域200内,等待图像采集机构3采集图像;当图像采集完成,进行物料收集,第一铲板组件241在驱动组件25的带动下,沿导轨261和导杆27,在第一方向上向收集漏斗211的方向运动,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一推块2414与第二推块2424紧密贴合,驱动组件25继续带动第一铲板组件241向收集漏斗211的方向运动,第一铲板组件241推动第二铲板组件242克服复位弹簧29的拉力,一同向收集漏斗211方向运动;物料位于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一铲板组件241
以及第二铲板组件242围成的物料摊铺区域200,在第一铲板组件241的刮板240的推动下,随第一铲板组件241一同向收集漏斗211方向运动;当第一铲板组件241的挡光片2413遮挡触发第二光电开关282后,第一铲板组件241停止运动,此时由第一铲板组件241、第二铲板组件242、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围成的物料摊铺区域200正对下方的收集漏斗211的收集口210,物料通过收集漏斗211进行富集;当收集完成后,驱动组件25带动第一铲板组件241反向复位运动,第二铲板组件242在复位弹簧29的作用下进行复位运动,当减震定位柱2423运动至与定位板12贴合的位置,第二铲板组件242停止运动,第二推块2424与第一推块2414分离,第一铲板组件241在驱动组件25的带动下,继续远离收集漏斗211运动,直至挡光片2413触发第一光电开关281,运动停止。
1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谷物外观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物料放入料斗45内,物料落入壳体43中,在控制系统100的控制下,电机46带动上料拨板44转动,在拨料部440的推动下,物料通过物料通道41落入物料摊铺收集机构2中由玻璃板20与所述第一铲板组件241、第二铲板组件242、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围合形成的物料摊铺区域200,然后第一反射灯501点亮,第二反射灯502熄灭,第一拍摄设备601采集物料的顶面图像;然后第一反射灯501熄灭,第二反射灯502点亮,第二拍摄设备602采集物料的底面图像;然后第一反射灯501和第二反射灯502均熄灭,依次点亮第二反射灯502中的四组灯体,第一拍摄设备601依次获取四张爆腰图像;图像采集完成后,第一铲板组件241向收集漏斗211一侧运动,推动物料向收集漏斗211一侧运动,进而推动第二铲板组件242克服复位弹簧29阻力一起运动,物料通过收集漏斗211落入收集口210,第一铲板组件241在驱动组件25的带动下复位,第二铲板组件242在复位弹簧29的拉力下复位,可实现自动上料,多次进样,自动检测,自动收集物料。本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检测高效;可大大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可方便的对样品进行实时现场检测。
12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