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9909发布日期:2022-10-19 00:4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


背景技术:

2.小麦属于五谷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小麦的质量影响了很多人都身体健康,为了保证小麦的优质,就需要选用优良麦种,为此就需要对麦种进行质量检测,但是传统的检测装置效率较低、时效性差、工作量也比较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问题。
5.具体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包括检测箱且检测箱内设有隔板,检测箱内位于隔板上方设有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和与光谱仪配套使用的卤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端面上靠近外圆面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检测箱位于转盘上方固定安装有搅拌罐且搅拌罐与光谱仪横向间隔设置,所述转盘上端面与搅拌罐贴合且搅拌罐右端设有与通孔照应的漏孔,所述搅拌罐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由固定安装在检测箱内壁上的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经第一带传动连接有转动安装在检测箱内壁上的扇形齿轮且扇形齿轮配合有转动安装在检测箱内壁上的全齿轮,所述全齿轮经过传动机构与转盘连接。
7.优选的,所述隔板上位于光谱仪的下方设有与通孔配合的检测槽且检测槽的底部呈倒梯形,所述检测槽的底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拨杆且第一拨杆由固定安装在检测槽上的第一马达驱动,所述检测槽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两个开口分别连通有一个储物腔,所述三通管内转动安装有第二拨杆且第二拨杆由固定安装在三通管上的第二马达驱动。
8.优选的,所述隔板上端位于检测槽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且转盘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与通孔照应的斜孔且斜孔的末端位于检测槽上方。
9.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全齿轮同轴转动的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在隔板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带传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搅拌罐上方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伸出检测箱上端。
11.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下方侧壁为斜坡形。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扇形齿轮的放置角度,控制扇形齿轮与全齿轮的啮合与分离,从而控制搅拌轴与转盘先后转动,即先将麦种离散,然后在将离散后的一个随机麦种转移到检测槽内检测,避免麦种取样范围单一,实现随机分料,同时实现单
一检测,避免多组麦种同时检测时,图像重叠,影响检测结果;
13.本实用新型还在通过在三通管内设置第二拨杆,通过第二拨杆控制三通管中分别与两个储物腔连通的两个管道的封闭,合格麦种进入右侧储物腔、不合格麦种进入左侧储物腔,实现麦种质量分类;
14.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多次不停机检测,效率大大提高,且检测箱封闭式设置,避免操作人员接触连续作业后的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受到损害。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剖视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与转盘连接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19.图中,1.检测箱;2.隔板;3.搅拌罐;4.搅拌轴;5.扇形齿轮;6.全齿轮;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 安装架;10. 转盘;11. 通孔;12. 漏孔;13. 斜孔;14. 检测槽;15. 第一拨杆;16. 三通管;17. 第二拨杆;18.储物腔;19. 光谱仪。
具体实施方式
20.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技术内容、特点与效果,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课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转评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小麦的质量检验设备,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为封闭式设计,检测箱1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有隔板2,检测箱1位于隔板2的右上方固定安装有搅拌罐3,搅拌罐3上方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伸出检测箱1上端,便于进料,搅拌罐3的下方侧壁为斜坡形,并且搅拌罐3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4,搅拌轴4的轴伸出搅拌罐3的右端,检测箱1内壁上位于搅拌轴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4的轴固定连接,而电机还连接有外接电源且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的启闭,搅拌轴4的轴连接有第一带传动,第一带传动连接有转动安装在检测箱1内壁上的扇形齿轮5,扇形齿轮5配合有转动安装在检测箱1侧壁上的全齿轮6,而全齿轮6同轴转动安装有第一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7啮合有转动安装在隔板2上的第二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8经第二带传动连接有转动安装在安装架9上的转盘10,转盘10的端面上靠近外圆面的位置设有通孔11,转盘10上端面与搅拌罐3贴合,并且搅拌罐3右端设有与通孔11照应的漏孔12,漏孔12位于搅拌罐3下方侧壁最低位置,并且漏孔12处的壁厚较薄,避免在搅拌时麦种卡在漏孔12中,隔板2上位于安装架9左侧设有检测槽14,并且检测槽14的底部呈倒梯形,便于检测物的聚拢与限位,而安装架9内部设有与通孔11配合的斜孔13,并且斜孔13的末端位于检测槽14的上方,所述检测想内位于检测槽14上方固定安装有高光谱成像光谱仪19和与光谱仪19配套使用的卤素灯,光谱仪19和与卤素灯均连接有电源,光谱仪19和卤素灯相互配合,用于检测麦芽胚的质量。
23.检测槽14的底端连通一个三通管16,三通管16有三个管口,一个与检测槽14底端
连通、另外两个均连通有设在检测箱1底部达储物腔18,左侧的储物腔18用于收集不合格的麦种,右侧的储物腔18用于储存合格的麦种,并且检测槽14底端为一个转动安装在检测槽14上的第一拨杆15,第一拨杆15由固定安装在检测槽14上的第一马达驱动,三通管16内位于两个管口连接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拨杆17且第二拨杆17由固定安装在三通管16上的第二马达驱动,用于检测物的分类。
24.本实施例中,第一马达、第二马达均连接有外接电源且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的启闭以及正反转,而电机具有自锁性,避免空置时扇形齿轮5移位。
25.本实施例中,扇形齿轮5、全齿轮6均为斜齿轮,减少扇形齿轮5与全齿轮6啮合时的碰撞磨损。
26.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
27.初始状态时,第一拨杆15处于水平状态,第二拨杆17将与左侧储物腔18连通的管道封闭,转盘10上的通孔11位于漏孔12的最远点,扇形齿轮5上的齿位于竖向上方,开始使用时,先通过进料口往搅拌罐3内倒入麦种,连通电源,启动光谱仪19、卤素灯,然后启动电机,带动搅拌轴4转动,将麦种离散,在搅拌轴4转动的过程中,搅拌轴4通过第一带传动带动扇形齿轮5转动,且转动角度为一周,在这个过程中,扇形齿轮5会逐渐趋于与全齿轮6啮合,并在扇形齿轮5与全齿轮6啮合后带动全齿轮6转动,同时与全齿轮6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7随全齿轮6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7又带动第二锥齿轮8转动,第二锥齿轮8通过第二带传动带动转盘10转动,在转盘10转动的过程中,转盘10上的通孔11会跟漏孔12先趋于对齐然后再从对齐又转回到原位,通孔11与漏孔12对齐时,麦种掉入通孔11内,在通孔11回到原位后,麦种通过斜孔13掉入检测槽14,然后通过光谱仪19对麦种进行成像检测,检测完毕后,控制器控制第一马达启动而带动第一拨杆15逆时针转动,麦种掉入三通管16,若是麦种检测结果为合格,则第二马达不启动,麦种掉落在右侧的储物腔18,若是麦种不合格,控制器控制第二马达启动而带动第二拨杆17顺时针转动,使得与右侧储物腔18连通的管道封闭,麦种掉落到左侧的储物腔18,然后马达控制第二拨杆17逆时针转动而复位,如此往复,实现随机检测以及麦种分类。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