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用浅层取土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9318发布日期:2022-04-27 11:5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质勘探用浅层取土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而在浅层的取样勘察中,需要对泥土进行取样。
3.当对浅层的泥土取样操作时,一般由可以打入地面的装置来进行,然而普遍的装置体积较大,在移动时难以与取样的地面处相互对应,并在装置对地面打洞时,装置本体并不稳定,往往需要多个操作人员进行辅助,才能保证装置的位置不会摇晃和位置偏移,增加装置对泥土取样操作的工作难度和不便,降低地质勘探泥土取样工作效率,延长取样的泥土实际检测时长。
4.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一种地质勘探用浅层取土样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质勘探用浅层取土样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本体不稳定,往往需要多个操作人员进行辅助,才能保证装置的位置不会摇晃和位置偏移,增加装置对泥土取样操作的工作难度和不便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端固定有竖直方向贯穿设置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取样筒,所述基板上端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两根定位柱,两根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固定筒呈三角形分布。
7.优选的,所述固定筒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取样筒外部固定有与导向槽滑动配合设置的脚蹬。所述固定筒与取样筒经由弹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外侧套设有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端初始状态抵触脚蹬,所述基板上端转动配合有螺杆,所述调节板与螺杆螺纹配合设置。
9.优选的,两根所述定位柱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筒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11.优选的,所述螺杆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与基板转动配合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有转盘。
12.优选的,所述取样筒内部沿竖直方向螺纹滑动有与取样筒配合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上端固定有转柄。
13.优选的,所述取样筒和两根所述定位柱下端均设置为尖锥状。
14.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土壤的取样,通过定位装置完成对装置土壤上的有效固定,避免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左右方向发生位移,确保了装置的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摇晃和位置偏移,大大减小了装置对泥土取样操作的工作难度和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直方向剖视图示意图1。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直方向剖视图示意图2。
19.附图标记:1、基板;2、固定筒;3、取样筒;4、定位柱;5、导向槽;6、脚蹬;7、弹簧;8、调节板;9、螺杆;10、刻度线;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转盘;14、推杆;15、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20.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21.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22.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地质勘探用浅层取土样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端固定有竖直方向贯穿设置的固定筒2,在使用者使用的时候,将基板1按压在待勘探土壤的上方,所述固定筒2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取样筒3,固定筒2滑动配合在取样筒3的内部,取样筒3用于浅土层取样作业,取样筒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土壤采样的采样筒,所述基板1上端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设置有两根定位柱4,两根所述定位柱4和所述固定筒2呈三角形分布,限位柱4能够穿过基板1上下滑动。
23.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将基板1按压在待勘探土壤的上方,此时控制两根定位柱4朝向下方移动深入到待取土壤的内部,用于对装置进行定位,避免采样的过程中出现偏移,此时控制取样筒3朝向下端移动,当取样筒3沿固定筒2朝向下方移动的过程中,由于两根定位柱4的辅助作用,采样筒3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的偏移,且在三角形的作用下,定位更稳定有效。
2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为了更加方便操作取样筒3进行土壤取样,所述固定筒2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5,所述取样筒3外部固定有与导向槽5滑动配合设置的脚蹬6。脚蹬6与取样筒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2与取样筒3经由弹簧7固定连接。
25.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定位完成时,此时操作人员脚部朝向下端踩动脚蹬6,此时的脚蹬6控制与其固定连接的取样筒3朝向下端移动,当取样筒3沿固定筒2朝向下方移动的过程中,由于两根定位柱4的辅助作用,采样筒3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的偏移,且在三角形的作用下,定位更稳定有效。
26.当反复踩踏脚蹬6后,使得取样筒3与泥土充分分离,此时脚部离开脚蹬6,在弹簧7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取样筒3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完成对土壤的取样作业,此时将取样筒3内部的土壤进行取出完成作业。
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为了能够调节采样土壤的采样深度,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固定筒2外侧套设有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上端初始状态抵触脚蹬6,所述基板1上端转动配合有螺杆9,所述调节板8与螺杆9螺纹配合设置。
28.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螺杆9转动,当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此时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即为取样筒3能够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
29.继而将基板1按压在待勘探土壤的上方,此时控制两根定位柱4朝向下方移动深入到待取土壤的内部,定位完成,最后进行采样。
30.此时操作人员脚部朝向下端踩动脚蹬6,脚蹬6控制与其固定连接的取样筒3朝向下端移动,当脚蹬6触碰到调节板8时不能继续移动,完成土壤的采样。
31.当反复踩踏脚蹬6后,使得取样筒3与泥土充分分离,此时脚部离开脚蹬6,在弹簧7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取样筒3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完成对土壤的取样作业,此时将取样筒3内部的土壤进行取出完成作业。
32.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配合采样和定位,请参阅图3和图4,两根所述定位柱4与调节板8固定连接。
33.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螺杆9转动,当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此时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即为取样筒3能够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
34.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当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时,带动两根定位柱4同步朝向下端移动,继而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进行定位。
35.且定位柱4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的长度,与取样筒3需要取样的泥土深度一致,保证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即当需要取样的泥土深时,定位柱4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的长度一致深度,当需要取样的泥土较浅时,定位柱4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的长度也保持一致。
36.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了使得取样的精度更为准确,请参阅图1,所述固定筒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线10。
37.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螺杆9转动,当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此时根据刻度线10控制调节板8移动的距离,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即为取样筒3能够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
38.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完成对装置的操作,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螺杆9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啮合有与基板1转动配合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二锥齿轮12同轴固定有转盘13。
39.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转盘13转动,此时与转盘13同轴固定的第二锥齿轮12转动,当第二锥齿轮12转动时,与之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1同步转动,当第一锥齿轮11转动时,带动同轴固定的螺杆9转动,当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此时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即为取样筒3能够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
40.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当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时,带动两根定位柱4同步朝向下端移动,继而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进行定位。
41.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完成对取样筒3内部的泥土取样,所述取样筒3内部沿竖直方向螺纹滑动配合设置有与取样筒3配合的推杆14,所述推杆14上端
固定有转柄15。
42.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当取样筒3完成取样作业后,此时将装置取消定位拿到土壤收集的地方,此时控制转柄15转动,在转柄15转动的过程中,推杆14沿取样筒3内部竖直方向移动,继而将取样筒3内部的取样土从取样筒3的前端推出。
43.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更好的定位和取样作业,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取样筒3和两根所述定位柱4下端均设置为尖锥状。
44.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将基板1按压在待勘探土壤的上方,通过控制转盘13转动,此时与转盘13同轴固定的第二锥齿轮12转动,当第二锥齿轮12转动时,与之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1同步转动,当第一锥齿轮11转动时,带动同轴固定的螺杆9转动,当螺杆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此时根据刻度线10控制调节板8移动的距离,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即为取样筒3能够朝向下端移动的距离。
45.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当调节板8朝向下端移动时,带动两根定位柱4同步朝向下端移动,继而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进行定位。
46.且定位柱4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的长度,与取样筒3需要取样的泥土深度一致,保证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即当需要取样的泥土深时,定位柱4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的长度一致深度,当需要取样的泥土较浅时,定位柱4插入待取样的土壤中的长度也保持一致。
47.此时操作人员脚部朝向下端踩动脚蹬6,脚蹬6控制与其固定连接的取样筒3朝向下端移动,当脚蹬6触碰到调节板8时不能继续移动,完成土壤的采样。
48.当反复踩踏脚蹬6后,使得取样筒3与泥土充分分离,此时脚部离开脚蹬6,在弹簧7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取样筒3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完成对土壤的取样作业,此时将取样筒3内部的土壤进行取出完成作业。
49.当取样筒3完成取样作业后,此时将装置取消定位拿到土壤收集的地方,此时控制转柄15转动,在转柄15转动的过程中,推杆14沿取样筒3内部竖直方向移动,继而将取样筒3内部的取样土从取样筒3的前端推出。
50.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土壤的取样,通过定位装置完成对装置土壤上的有效固定,避免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左右方向发生位移,确保了装置的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摇晃和位置偏移,大大减小了装置对泥土取样操作的工作难度和不便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