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2134发布日期:2022-04-14 12:5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充电越来出现在人们的日益生活当中,无线充电器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经过检测装置检测无线充电器的质量是否合格,才能进行售卖,目前常常通过智能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3.现有的智能检测装置一般是直接对无线充电器进行检测,但是智能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较为麻烦,不便于检测人员操作,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检测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活动卡紧机构来对无线充电器卡紧检测,以解决现有的智能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较为麻烦,不便于检测人员操作,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检测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底部设有活动卡紧机构;
6.所述活动卡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板分别位于检测器本体底部两端,所述检测器本体底部两端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夹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之间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内侧,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侧顶部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螺纹孔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位于检测器本体底部两侧,所述检测器本体底部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夹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槽内侧,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一侧底部表面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螺纹孔且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二螺纹杆顶部,所述检测器本体底部中间开设有限位方槽,所述限位方槽内侧设有驱动组件。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旋转横轴,所述电机位于限位方槽内侧且与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所述旋转竖轴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横轴位于第一螺纹杆中间底部,所述旋转横轴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旋转横轴远离限位轴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一侧设有第四锥齿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螺纹杆
中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旋转横轴一端设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与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横轴一端与限位轴承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二螺纹杆中部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检测器本体顶部设有活动把手,所述检测器本体与活动把手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内壁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内壁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一滑槽的横截面均设置为t字形,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与第二滑槽的横截面均设置为t字形,所述第二滑动板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卡紧机构来对无线充电器卡紧检测,通过活动卡紧机构的两个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无线充电器卡紧定位,然后通过检测器本体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无线充电器更加稳定,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该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结构合理,使得该检测装置实际使用时更加便捷,提升了该检测装置的实用性,避免了现有的智能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较为麻烦,不便于检测人员操作,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检测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立体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面立体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25.图中:1、检测器本体;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第一滑槽;5、第一滑动板;6、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孔;8、第二滑槽;9、第二滑动板;10、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孔;12、限位方槽;13、电机;14、旋转横轴;15、旋转竖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齿轮;19、限位轴承;20、第三锥齿轮;21、第四锥齿轮;22、第一齿轮;23、活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1、包括检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检测器本体1底部设有活动卡紧机构;
28.活动卡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夹板2分别位于检测器本体1底部两端,检测器本体1底部两端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两个第一夹板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板5,两个第一滑动板5之间设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4内侧,两个第一滑动板5一侧顶部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第一螺纹杆6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螺纹孔7且与第一螺纹孔7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6两端一体成型的螺牙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杆6旋转的同时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滑动板5运动的方向相反,两个第二夹板3分别位于检测器本体1底部两侧,检测器本体1底部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两个第二夹板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板9,两个第二滑动板9之间设有第二螺纹杆10,第二螺纹杆10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槽8内侧,两个第二滑动板9一侧底部表面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1,第二螺纹杆10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螺纹孔11且与第二螺纹孔11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0两端一体成型的螺牙方向相反,第二螺纹杆10旋转的同时分别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9运动的方向相反,第一螺纹杆6位于第二螺纹杆10顶部,检测器本体1底部中间开设有限位方槽12,限位方槽12内侧设有驱动组件;
29.本实施方案中,将检测器本体1放置在无线充电器顶部,通过两个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将无线充电器卡紧定位,然后通过检测器本体1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无线充电器更加稳定,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30.其中,为了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个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将无线充电器卡紧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3和旋转横轴14,电机13位于限位方槽12内侧且与检测器本体1固定连接,电机1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15,旋转竖轴1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6底部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一侧设有第一齿轮22,旋转横轴14位于第一螺纹杆6中间底部,旋转横轴14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8,旋转横轴14远离限位轴承1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0,第三锥齿轮20一侧设有第四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螺纹杆6中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2与第一螺纹杆6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18啮合连接,旋转横轴14一端设有限位轴承19,限位轴承19与检测器本体1固定连接,旋转横轴
14一端与限位轴承19内壁固定连接,旋转横轴14旋转时,旋转横轴14一端在限位轴承19内侧旋转,使得旋转横轴14可以稳定进行旋转,第三锥齿轮20与第四锥齿轮21啮合连接,第四锥齿轮21与第二螺纹杆10中部固定连接;
31.其中,为了通过活动把手23操作该检测器本体1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检测器本体1顶部设有活动把手23,检测器本体1与活动把手23固定连接;
32.其中,为了提升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0旋转分别带动第一滑动板5和第二滑动板9运动稳定性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螺纹杆6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检测器本体1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6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0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检测器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0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的横截面均设置为t字形,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9与第二滑槽8的横截面均设置为t字形,第二滑动板9与第二滑槽8滑动连接。
3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生产好的无线充电器进行检测时,首先通过手持活动把手23,活动把手23带动检测器本体1,将检测器本体1放置在无线充电器顶部,接着启动电机13,电机13输出端带动旋转竖轴15旋转,旋转竖轴15带动第一锥齿轮16旋转,第一锥齿轮16带动第二锥齿轮17旋转,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一螺纹杆6旋转,第一螺纹杆6带动第一齿轮22旋转,第一齿轮22带动第二齿轮18旋转,第二齿轮18带动旋转横轴14旋转,旋转横轴14带动第三锥齿轮20旋转,第三锥齿轮20带动第四锥齿轮21旋转,第四锥齿轮21带动第二螺纹杆10,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0同时发生旋转,第一螺纹杆6旋转时分别带动两个第一滑动板5向中间方向运动,第一滑动板5在第一滑槽4内侧滑动,两个第一滑动板5分别带动两个第一夹板2向中间方向运动,第二螺纹杆10旋转时分别带动两个第二滑动板9向中间方向运动,第二滑动板9在第二滑槽8内侧滑动,两个第二滑动板9分别带动两个第二夹板3向中间方向运动,两个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3将无线充电器卡紧定位,然后通过检测器本体1进行检测。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