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9092发布日期:2022-06-21 22:2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氦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注氦机构。


背景技术:

2.锂电池的外壳一般由冲压成型的底壳和焊接到底壳的顶盖板构成,锂电池成品内部由正负极材料加液态电解液构成,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压力,因此成品对外壳密封性要求非常高,否则会出现电解液漏出事故。目前通常采用氦气来对锂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测试中需要从锂电池的顶盖板的注液孔往锂电池的外壳内部注入氦气,再通过氦检机构检测有无氦从外壳漏出,从而判定外壳的密封性是否合格。
3.现有的注氦机构结构较复杂,管路较多,存在氦气用量大、易出现氦气泄露、清氦困难等问题,无法满足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氦机构,结构简单,减少了管道、接头等的用量,从而减少了氦气用量,同时更加能保证密封性,并且氦气停留空间小,更加便于清除氦气。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注氦机构,包括注氦嘴、中空的注氦杆、转接头、高真空阀和嵌入式管接头,所述高真空阀具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高真空阀的底端和顶端,所述注氦嘴密封安装到所述注氦杆的底端并与注氦杆的内腔连通,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密封安装到所述注氦杆的顶端,另一端密封安装到所述进气口内,所述转接头的内腔分别与所述注氦杆的内腔、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嵌入式管接头的一端密封安装到所述出气口内,另一端用于与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紧密对接,所述嵌入式管接头的内腔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真空表,所述转接头的外壁设有安装孔与转接头的内腔连通,所述真空表的接头密封安装到所述安装孔内,且接头的头部伸入到所述转接头的内腔,所述接头的内腔与转接头的内腔连通。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板和导向套,所述导向套活动套设到所述注氦杆的外周,所述固定板具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贯通孔,所述导向套固定安装到所述贯通孔内。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环设到所述注氦杆外周的注氦座以及盖板,所述注氦座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盖板,所述注氦座的内壁、盖板的内壁与所述注氦杆的外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活动套设到所述注氦杆的外周,且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到所述注氦杆外壁的台阶,另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套的顶端凸出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所述注氦座
的固定到所述固定板顶面的一端具有容置腔,所述导向套的顶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台阶与所述导向套的顶面接触。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与注氦杆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套为一t状件,所述贯通孔为一t状孔,所述t状件包括横部与竖部,所述t状孔包括与所述横部对应的横向通孔以及与所述竖部对应的竖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内径大于竖向通孔的内径,所述横部与横向通孔的底部之间形成环状空间,所述环状空间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氦杆、高真空阀通过转接头组合在一起,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管道、接头等的用量,从而减少了氦气用量,同时更加能保证密封性,并且从注氦嘴到高真空阀之间的氦气停留空间小,更加便于清除氦气,避免残留氦气溢出到电池气密性检测设备内。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所示注氦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18.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氦机构,主要应用于电池气密性检测设备。该注氦机构包括注氦嘴12、中空的注氦杆14、转接头16、高真空阀18、嵌入式管接头22、真空表24、固定板26、导向套28、注氦座32、盖板34和缓冲弹簧36。
19.高真空阀18具有气体通道182,气体通道182的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高真空阀18的底端和顶端。注氦嘴12密封安装到注氦杆14的底端并与注氦杆14的内腔142连通。转接头16的一端密封安装到注氦杆14的顶端,另一端密封安装到进气口内。转接头16的内腔162分别与注氦杆14的内腔142、气体通道182连通。嵌入式管接头22的一端密封安装到出气口内,另一端用于与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紧密对接。嵌入式管接头22的内腔222与气体通道182连通,在嵌入式管接头22的远离高真空阀18的一端与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紧密对接时,嵌入式管接头22的内腔222还与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连通。在实际应用时,氦气通过注氦嘴12注入,经注氦杆14的内腔142、转接头16的内腔162、高真空阀18的气体通道182进入到嵌入式管接头22的内腔222,最后经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进入到待检测电池的壳体内部,再通过氦检机构即可实现对待检测电池的壳体的氦气泄露进行检测。通过该种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氦杆14、高真空阀18通过转接头16组合在一起,简
化了结构,减少了管道、接头等的用量,从而减少了氦气用量,同时更加能保证密封性,并且从注氦嘴12到高真空阀18之间的氦气停留空间小,更加便于清除氦气,避免残留氦气溢出到电池气密性检测设备内。
20.本实施例中,注氦杆14的底端具有第一安装腔与注氦杆14的内腔142连通,注氦嘴12密封安装到第一安装腔内,密封安装的方式例如为螺纹连接、过盈配合等,或者采用注氦嘴12插接+在注氦嘴12的外周套设密封圈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1.转接头1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6a、第二连接部16b,注氦杆14的顶端具有第二安装腔与注氦杆14的内腔142连通,第一连接部16a密封安装到第二安装腔内,第二连接部16b密封安装到进气口内,密封安装的方式例如为螺纹连接、过盈配合等,或者采用第一连接部16a、第二连接部16b插接+在第一连接部16a、第二连接部16b的外周套设密封圈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2.嵌入式管接头22呈l状,嵌入式管接头22的一端采用螺纹加锁紧螺母的方式密封安装到出气口内,可以理解地,还可以是例如过盈配合,插接+密封圈的方式等。
23.本实施例的高真空阀18还具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的一端与气体通道182连通,另一端为抽气口,抽气口位于高真空阀18的一侧,抽气口用于与抽真空机构连接,从而可实现在注氦气之前进行抽真空。
24.转接头16的外壁设有安装孔164与转接头16的内腔162连通,真空表24的接头242密封安装到安装孔164内,且接头242的头部伸入到转接头16的内腔162,接头242的内腔与转接头16的内腔162连通。通过将真空表24设置在高真空阀18和注氦嘴12之间,既可以起到监测注氦或抽氦气的真空度作用,也能起到监控高真空阀18是否有打开的作用,避免因故障造成高真空阀18未开而出现未注氦气造成漏杀问题。
25.真空表24的接头242密封安装到安装孔164内,密封安装方式例如为螺纹连接、过盈配合等,或者采用接头242插接+在接头242的外周套设密封圈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6.导向套28活动套设到注氦杆14的外周,固定板26具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贯通孔262,导向套28固定安装到贯通孔262内。通过导向套28、固定板26可实现将注氦杆14安装到电池气密性检测设备。
27.注氦座32和盖板34均环设到注氦杆14的外周。注氦座32的一端固定到固定板26的顶面,另一端固定有盖板34。注氦座32的内壁、盖板34的内壁与注氦杆14的外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空腔322、第二空腔342,第一空腔322、第二空腔342内设有缓冲弹簧36,缓冲弹簧36活动套设到注氦杆14的外周,且缓冲弹簧36的一端固定到注氦杆14外壁的台阶144,另一端固定到第二空腔342的底部。在将嵌入式管接头22的远离高真空阀18的一端压紧到待检测电池的注液孔以实现与注液孔紧密对接时,设置的缓冲弹簧36起到缓冲作用,可避免因电池超高造成注氦嘴12压力过大而压坏注氦嘴12或者待检测电池。
28.导向套28的顶端凸出于固定板26的顶面,注氦座32的固定到固定板26顶面的一端具有容置腔,导向套28的顶端容置于容置腔,台阶144与导向套28的顶面接触,从而可对注氦杆14的向下移动进行限位。
29.导向套28的外壁与注氦杆14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8。设置的第一密封圈38起到密封作用,以减少空气进入到导向套28的内壁和注氦杆14的外壁之间,以减少注氦杆
14移动的阻力。
30.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38为两个,两个第一密封圈38分别与导向套28的顶端、底端对应。可以理解地,第一密封圈38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1.本实施例中,导向套28为一t状件,贯通孔262为一t状孔,t状件包括横部282与竖部284,横部282的顶端凸出于固定板26的顶面,横部282的底端与竖部284连接。t状孔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通孔2622和竖向通孔2624,横向通孔2622形成到固定板26的顶面,竖向通孔2624形成到固定板26的底面,横向通孔2622的内径大于竖向通孔2624的内径。横部282与横向通孔2622对应,竖部284与竖向通孔2624对应。横部282与横向通孔2622的底部之间形成环状空间,环状空间内设有第二密封圈42,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可减少注氦杆14移动的阻力。
32.固定板26的底面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44,起到密封作用,可保证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气密性。
33.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