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6937发布日期:2022-06-29 05:0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测试工装领域,特别涉及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汽车行业大面积的显示面板和开关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主要有两个要点:暗室和快速定位产品和光亮度仪的工装夹具。为保证达到测试条件,大多数实验室会选择建立独立的暗室放置光亮度仪,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样品基本采用简单滑轨和平口钳装夹,并通过手动调整产品或光亮度仪来定位,以保证测试距离和高度的一致性要求。
3.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下诸多问题。
4.1、独立的暗室成本较高。
5.2、即使在暗室,微弱的产品的光亮亦或造成反光,影响测试结果;给墙壁四周增加吸光内饰后,影响非测试时段的实验室的使用。
6.3、每次采集图像时,需要将暗室关灯,并临时遮挡操作软件的显示器亮光,操作不方便。
7.4、由于每种类型的产品形状和测试点不一,即使装夹在同一测试位置,测试面与光亮度仪的距离和高度也不同,手动调整定位耗时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色彩和光亮度测试的工装装置。
9.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较为精确、快速、准确的对汽车的部分零部件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能够将测试环境的背景光快速消除,及快速调整产品和测试仪器的位置。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包含:
11.护罩组件,护罩组件内用以形成暗室区;
12.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位于暗室区中,用以夹持待测试的物体;
13.光亮度仪,光亮度仪位于暗室区中,光亮度仪能够对准待测试的物体,并能够测试在模拟工作情况下、在设定距离下的待测试的物体的色彩和/或光亮度。
14.优选地,所述护罩组件外廓呈长方体形,长方体的其中一面设置为开关门,其余五个面都设置为遮光板,在开关门和遮光板内侧都设置有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为黑色绒布;
15.在开关门处设置有门吸感应传感器,当门吸感应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已经关闭时,光亮度仪的测试系统才能够启动测试记录;当门吸感应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光亮度仪的测试系统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断开。
16.优选地,所述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还包含:运动控制组件,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包含:
17.第一方向运动部件,所述第一方向运动部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丝杠,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丝杠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沿着第一方向运动,光亮度仪通过框架架设在第一滑块上,用以控制光亮度仪到待测试的物体之间的距离至设定距离;
18.第二方向运动部件,所述第二方向运动部件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丝杠,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丝杠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导轨上沿着第二方向运动,第二导轨与护罩组件相对位置固定连接;
19.第三方向运动部件,所述第三方向运动部件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丝杠,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三丝杠带动第三滑块在第三导轨上沿着第三方向运动,第三导轨与第二滑块相对位置固定连接;
20.夹持组件与第三滑块相对位置固定连接;
21.运动控制组件位于暗室区中。
22.优选地,第一方向运动部件、第二方向运动部件、第三方向运动部件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风琴罩盖板、第二风琴罩盖板、第三风琴罩盖板,第一风琴罩盖板、第二风琴罩盖板、第三风琴罩盖板上都设有吸光层,吸光层为黑色绒布。
23.优选地,在光亮度仪处设置激光测距装置,用以测量并据此记录或调整光亮度仪到待测试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24.优选地,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控制盒控制,伺服电机控制盒操控平台包含手动操控模块和/或自动操控模块,手动操控模块由人工输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的目标位置坐标值,自动操控模块中存储设定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的目标位置坐标值,伺服电机控制盒根据目标位置坐标值转换后调整各个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由电控箱输出伺服电机执行信号;
25.伺服电机控制盒、伺服电机驱动电源、伺服电机控制盒操控平台、电控箱位于暗室区外通过伺服控制线与各个伺服电机相连接,伺服控制线穿过暗室区的外廓处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处设置有包覆遮光部,伺服控制线位于包覆遮光部中,包覆遮光部采用硅胶材质,包覆遮光部中间有能够闭合的缝隙、伺服控制线从缝隙中穿过、缝隙处包覆遮光部变形贴合伺服控制线。
26.优选地,待测试的物体通过总线连接总线供电电源和总线模拟控制器;待测试的物体位于暗室区内,总线供电电源和总线模拟控制器位于暗室区外;
27.总线穿过暗室区的外廓处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处设置有包覆遮光部,总线位于包覆遮光部中,包覆遮光部采用硅胶材质,包覆遮光部中间有能够闭合的缝隙、总线从缝隙中穿过、缝隙处包覆遮光部变形贴合总线。
28.优选地,在暗室区外设置有用于操控、模拟测试、记录进行数据处理的电脑,电脑具有显示屏,显示屏发出光用以进行人机交互;
29.电脑通过连接线与位于暗室区中的光亮度仪连接,连接线穿过暗室区的外廓处设置有穿线孔,穿线孔处设置有包覆遮光部,连接线位于包覆遮光部中,包覆遮光部采用硅胶材质,包覆遮光部中间有能够闭合的缝隙、连接线从缝隙中穿过、缝隙处包覆遮光部变形贴合连接线。
30.优选地,光亮度仪包含采集色彩和/或光亮度的摄像头,摄像头包含镜头和图像传
感器。
31.优选地,夹持组件为平口钳。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包含:护罩组件,护罩组件内用以形成暗室区;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位于暗室区中,用以夹持待测试的物体;光亮度仪,光亮度仪位于暗室区中,光亮度仪能够对准待测试的物体,并能够测试在模拟工作情况下、在设定距离下的待测试的物体的色彩和/或光亮度。据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达到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快速的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将暗室区与操作区分隔开,能够快速背景光消除。
附图说明
33.图1为现有技术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的布置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一实施例的连接框架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将暗室区的部分部件暴露。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一实施例中的包含运动控制组件、夹持组件、光亮度仪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0
ꢀꢀꢀꢀ
护罩组件
39.11
ꢀꢀꢀꢀ
遮光板
40.12
ꢀꢀꢀꢀ
吸光层
41.20
ꢀꢀꢀꢀ
暗室区
42.30
ꢀꢀꢀꢀ
夹持组件
43.40
ꢀꢀꢀꢀ
待测试的物体
44.50
ꢀꢀꢀꢀ
光亮度仪
45.51
ꢀꢀꢀꢀ
框架
46.52
ꢀꢀꢀꢀ
激光测距装置
47.60
ꢀꢀꢀꢀ
运动控制组件
48.61
ꢀꢀꢀꢀ
第一方向运动部件
49.62
ꢀꢀꢀꢀ
第一伺服电机
50.63
ꢀꢀꢀꢀ
第二方向运动部件
51.64
ꢀꢀꢀꢀ
第二伺服电机
52.65
ꢀꢀꢀꢀ
第三方向运动部件
53.66
ꢀꢀꢀꢀ
第三伺服电机
54.67
ꢀꢀꢀꢀ
第一风琴罩盖板
55.68
ꢀꢀꢀꢀ
第二风琴罩盖板
56.69
ꢀꢀꢀꢀ
第三风琴罩盖板
57.71
ꢀꢀꢀꢀ
伺服电机控制盒
58.72
ꢀꢀꢀꢀ
电控箱
59.73
ꢀꢀꢀꢀ
伺服控制线
60.74
ꢀꢀꢀꢀ
穿线孔
61.75
ꢀꢀꢀꢀ
总线
62.76
ꢀꢀꢀꢀ
总线供电电源和总线模拟控制器
63.77
ꢀꢀꢀꢀ
穿线孔
64.78
ꢀꢀꢀꢀ
电脑
65.79
ꢀꢀꢀꢀ
显示屏
66.80
ꢀꢀꢀꢀ
连接线
67.81
ꢀꢀꢀꢀ
穿线孔
68.90
ꢀꢀꢀꢀ
操作区。
具体实施方式
6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70.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包含:护罩组件10,护罩组件10内用以形成暗室区20。夹持组件30,夹持组件30位于暗室区20中,用以夹持待测试的物体40。光亮度仪50,光亮度仪50位于暗室区20中,光亮度仪50能够对准待测试的物体40,并能够测试在模拟工作情况下、在设定距离下的待测试的物体的色彩和/或光亮度。
71.参阅图2、图3所示,护罩组件10外廓呈长方体形,长方体的其中一面设置为开关门,其余五个面都设置为遮光板11,在开关门和遮光板11内侧都设置有吸光层12,吸光层12为黑色绒布。开关门在图3、图4中未示出,可以是最靠近工作指示灯的竖直立面,主要是用来取放待测试的物体40的。在开关门处设置有门吸感应传感器,当门吸感应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已经关闭时,光亮度仪50的测试系统才能够启动测试记录;当门吸感应传感器检测到开关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光亮度仪的测试系统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断开。主要是保证了开关门能够关闭严实,避免透进光线。而,吸光层12可以进一步的对光进行封闭,而且,黑色、绒布能够很好的吸收光、反射的光极少,避免了遮光板11等自身反射的光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72.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还包含:运动控制组件60,运动控制组件60包含:第一方向运动部件61,第一方向运动部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伺服电机62和第一丝杠,第一伺服电机62驱动第一丝杠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沿着第一方向x运动,第一导轨与护罩组件10(其中的水平布置的底部的遮光板11)相对位置固定连接,光亮度仪50通过框架51架设在第一滑块上,用以控制光亮度仪到待测试的物体之间的距离d至设定距离。第二方向运动部件63,第二方向运动部件63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二伺服电机64和第二丝杠,第二伺服电机64驱动第二丝杠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导轨上沿着第二方向y运动,第二导轨与护罩组件10(其中的竖直布置的面对着光亮度仪50的遮光板11)相对位置固定连接。第三方向运动部件65,第三方向运动部件65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第三伺服电机66和第三丝杠,第三伺服电机66驱动第三丝杠带动第三滑块在第三导轨上沿着第三方向z运动,第三导轨与第二滑块相对位置固定连接。夹持组件30与第三滑块相对位置固定连接。运动控制组件60位于暗室区20中。
73.参阅图3和图4所示,第一方向运动部件61、第二方向运动部件63、第三方向运动部件65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风琴罩盖板67、第二风琴罩盖板68、第三风琴罩盖板69,第一风琴罩
盖板67、第二风琴罩盖板68、第三风琴罩盖板69上都设有吸光层,吸光层为黑色绒布。第一风琴罩盖板67、第二风琴罩盖板68、第三风琴罩盖板69能够分别保护第一方向运动部件61、第二方向运动部件63、第三方向运动部件65中的导轨、丝杠、滑块等运动接触处防尘,而且,导轨的面需要打磨得粗糙度很低,会形成类似镜面容易反光,因此,风琴罩盖板也能够吸光,避免光反射。所以图中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三导轨、第三滑块都位于第一风琴罩盖板67、第二风琴罩盖板68、第三风琴罩盖板69中,被遮挡图中未示。
74.在光亮度仪50处设置激光测距装置52,用以测量并据此记录或调整光亮度仪50到待测试的物体40之间的距离d。
75.第一伺服电机62、第二伺服电机64、第三伺服电机66由伺服电机控制盒71控制。伺服电机控制盒操控平台包含手动操控模块和/或自动操控模块,手动操控模块由人工输入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的目标位置坐标值,自动操控模块中存储设定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的目标位置坐标值,伺服电机控制盒71根据目标位置坐标值转换后调整各个伺服电机62、64、66的转动角度,由电控箱72输出伺服电机执行信号;伺服电机控制盒71、伺服电机驱动电源、伺服电机控制盒操控平台、电控箱72位于暗室区20外通过伺服控制线73与各个伺服电机62、64、66相连接,伺服控制线73穿过暗室区20的外廓处设置有穿线孔74,穿线孔74处设置有包覆遮光部,伺服控制线73位于包覆遮光部中,包覆遮光部采用硅胶材质,包覆遮光部中间有能够闭合的缝隙、伺服控制线73从缝隙中穿过、缝隙处包覆遮光部变形贴合伺服控制线73。伺服电机控制盒操控平台可以是人机界面操作的方式实现数据处理。
76.待测试的物体40通过总线75连接总线供电电源和总线模拟控制器76;待测试的物体40位于暗室区20内,总线供电电源和总线模拟控制器76位于暗室区20外;总线75穿过暗室区的外廓处设置有穿线孔77,穿线孔77处设置有包覆遮光部,总线75位于包覆遮光部中,包覆遮光部采用硅胶材质,包覆遮光部中间有能够闭合的缝隙、总线75从缝隙中穿过、缝隙处包覆遮光部变形贴合总线75。总线指数据、电源传输控制线,比如can总线。总线模拟控制器的一个实施例是canoe(can总线开发环境模拟器),能够模拟整车的信号参数,例如打开倒车灯、近光灯、远光灯、转向灯等,据此控制待测试的物体40发出相应的色彩和光亮度。
77.在暗室区20外设置有用于操控、模拟测试、记录进行数据处理的电脑78,电脑具有显示屏79,显示屏79发出光用以进行人机交互。为了避免显示屏79发出的光影响测试效果,所以显示屏79放置在暗室区20外。电脑78通过连接线80与位于暗室区中的光亮度仪连接,连接线80穿过暗室区的外廓处设置有穿线孔81,穿线孔处设置有包覆遮光部,连接线80位于包覆遮光部中,包覆遮光部采用硅胶材质,包覆遮光部中间有能够闭合的缝隙、连接线80从缝隙中穿过、缝隙处包覆遮光部变形贴合连接线80。连接线80可以进行色彩、光亮度测试数据传输、测试系统控制信号传输等。
78.上述操控、模拟测试、记录等设备放置的区域可以定义为操作区90,操作区90位于暗室区20之外,操作区90具备正常光亮,便于视觉观察进行操作。
79.光亮度仪50包含采集色彩和/或光亮度的摄像头,摄像头包含镜头和图像传感器。根据测试的标准要求或客户特殊要求,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上,调节光亮度仪50和待测试的物体4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80.夹持组件30为平口钳。
81.以上所述就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彩和光亮度测试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82.据此,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将暗室区由全屋缩小至待测试的物体和光亮度仪的主机部分,带光亮的部件如显示屏隔离在护罩外,也就是暗室区之外;既能保证暗室的测试环境要求,又大大优化了操作步骤, 提高了暗室的使用率。第二,将手动调整工装夹持改成伺服电机驱动丝杠运动,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半自动化的操作。第三,将手动调整待测试的物体和光亮度仪间距改成激光测距,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83.上述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说明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