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9943发布日期:2022-06-02 07:4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钢丝绳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长期以来,因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工程机械设备被应用到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全国的机械设备保有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钢丝绳作为众多起重类机械的承载部件,其安全性也得到了人们长期的关注。
3.作为工程机械中重要的承载构件,它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弹性好、工作平稳可靠、承受动载和过载能力强以及在高速工作条件下运行和卷绕无噪声等许多优点,但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疲劳、锈蚀、磨损甚至断裂等现象,从而造成整绳的损伤或破断,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检测评估钢丝绳的使用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4.目前,钢丝绳的缺陷可大致分为两类:面积缺失型(lma)和局部损伤型(lf),其中,lma可根据钢丝绳直径的变化来衡量其严重程度,但局部损伤型缺陷,断丝尤其是内部断丝,就需要利用仪器设备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但钢丝绳受力情况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对断丝的定量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各研究部门对钢丝绳定量无损检测技术也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射线检测法、电涡流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光学检测法、振动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电磁检测法。但只有电磁检测法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检测原理相对简单,检测设备成本较低且便于携带和现场作业。而其他检测方法目前还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电磁检测法便成为目前公认的最简单、实用可靠的钢丝绳检测方法。
5.目前国内市场的钢丝绳检测仪器以漏磁法为主,能对钢丝绳的断丝等损伤做出定量判断,设备的检测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较之前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因钢丝绳损伤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定量确定检测信号和实际损伤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此来提高缺陷判断的准确性,对钢丝绳的使用状态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一方面避免对钢丝绳实际损伤情况做出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错误判断而造成的生产资料的浪费。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基于漏磁法的钢丝绳检测仪器,其一次只能检测一根钢丝绳,同时较难根据需要检测的钢丝审的直径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多根钢丝绳的漏磁检测装置。
7.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调节机构、多个钢丝绳固定机构和与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多个检测机构,多个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并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整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所能固定的钢丝绳的直径,多个所述检测机构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
8.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包括上限位
组件、下限位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下限位组件设置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限位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上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下限位组件上方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9.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下限位组件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前下辊轴和后下辊轴,所述前下辊轴和所述后下辊轴前后间隔的设置,并通过支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上限位组件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前上辊轴和后上辊轴,所述前上辊轴和所述后上辊轴均通过支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前下辊轴和所述后下辊轴的上方。
10.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升降板和多个弹性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升降板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所述升降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中,其下端通过多个上下伸缩的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
11.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检测单元和下检测单元,所述下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上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下检测单元上方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12.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上检测单元包括上衔铁、上磁环和上漏磁检测元件,所述下检测单元包括下衔铁、下磁环和下漏磁检测元件。
13.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通过多根连接杆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移动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移动板下方,其上端中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上限位组件均与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连接。
14.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移动板上间隔设有与所述连接杆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
15.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栓、螺母和轴承,所述螺母水平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螺母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轴承水平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端中部,所述螺栓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母中,其下端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16.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中,还包括度量杆,所述度量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端,其上竖直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度量杆上设有刻度线,所述螺母上同轴套设有转动圆环和定位圆环,所述转动圆环可转动的搁置在所述定位圆环上,其上水平设有杆体,所述杆体贯穿所述条形通孔。
17.本发明的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基于漏磁法,对钢丝绳的断丝等损伤做出定量判断,其可以同时检测多根钢丝绳,同时还可以根据所需要检测的钢丝绳的直径进行调整。
18.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丝绳漏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调节机构、多个钢丝绳固定机构和与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多个检测机构,多个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并与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整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所能固定的钢丝绳的直径,多个所述检测机构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
24.该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钢丝绳固定机构可以同时对多根钢丝绳的移动进行限定,并通过多个检测机构对钢丝绳进行漏磁检测,从而可以同时检测多根钢丝绳;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对检测机构所能限定的钢丝绳的直径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需要。
25.优选地,作为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钢丝绳固定机构包括上限位组件、下限位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下限位组件设置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下限位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可相对所述底座1上下移动,所述上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下限位组件上方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26.该实施例中,举铁的,所述下限位组件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前下辊轴2和后下辊轴3,所述前下辊轴2和所述后下辊轴3前后间隔的设置,并通过支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弹性组件上,所述上限位组件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前上辊轴4和后上辊轴5,所述前上辊轴4和所述后上辊轴5均通过支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前下辊轴2和所述后下辊轴3的上方。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升降板6和多个弹性件7,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升降板6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所述升降板6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中,其下端通过多个上下伸缩的所述弹性件7与所述凹槽的底壁连接。
27.优选地,作为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上检测单元9和下检测单元10,所述下检测单元10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所述上检测单元9设置在所述下检测单元10上方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28.该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上检测单元9包括上衔铁、上磁环和上漏磁检测元件,所述下检测单元10包括下衔铁、下磁环和下漏磁检测元件。上衔铁、上磁环、上漏磁检测元件、下衔铁、下磁环和下漏磁检测元件的具体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705123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记载的检测元件即可实现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的效果。
29.优选地,作为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11、移动板12和调节组件,所述固定板11通过多根连接杆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所述移动板12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移动板12下方,其上端中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上的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
述上限位组件均与所述移动板12的下端连接。
30.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板12上间隔设有与所述连接杆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移动板12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栓13、螺母14和轴承15,所述螺母14水平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上端,所述固定板11上设有与所述螺母14内部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轴承15水平设置在所述移动板12上端中部,所述螺栓13螺纹安装在所述螺母14中,其下端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轴承15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螺栓13,调整螺栓13下端的位置,从而通过螺栓13下端的移动带动轴承15以及移动板12升降,从而是实现对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之间距离的调整。
31.优选地,作为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度量杆16,所述度量杆16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上端,其上竖直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度量杆16上设有刻度线,所述螺母14上同轴套设有转动圆环17和定位圆环18,所述转动圆环17可转动的搁置在所述定位圆环18上,其上水平设有杆体19,所述杆体19贯穿所述条形通孔。
32.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度量杆16,通过杆体19对刻度线上的读数进行读取,确定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之间的距离。
33.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