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78135发布日期:2022-06-29 10:37阅读:1408来源:国知局
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电力领域,需量是指一段周期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能够衡量用电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对电量的需求情况;最大需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1个月)的产生的需量的最大值。最大需量分为正向有功最大需量、反向有功最大需量、第一象限无功最大需量、第二象限无功最大需量、第三象限无功最大需量、第四象限无功最大需量。
3.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及用户的容量配置合理,电力管理部门会将用户的最大需量作为指标,评估用户的用电情况,以便于做出电费计量管理。
4.现有的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通常采用基于电能的需量计量方法或者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法。其中,基于电能的需量计量方法就是将需量周期内累加的电能脉冲总数目除以需量周期;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法是指在需量周期内,以固定周期的间隔(如1秒)连续取点,并累加这些点的功率值后再除以该需量周期。
5.但是,现有的上述两种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也存在不足:
6.首先,基于电能的需量计量方法,适用于电流较大或脉冲常数较大的电能表,却无法适用于电流规格较小且脉冲数较小的电表。由于电流规格较小且脉冲数较小的电表产生一个脉冲的能量时间较长,例如,假设需量周期为15分钟,在1个需量周期内记录了5个脉冲,其第一个脉冲中有一部分电量是在上一个需量周期里产生的,可能还有一部分电量(小于1个脉冲)在本需量周期内即使没形成完整的一个脉冲而被计入到了下一个需量周期内,因为电流是在实时变化的,因此在本需量周期的前段多计入的能量以及在该需量周期的后段少计入的能量并不相等,导致需量计量不准确;
7.其次,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法适合用电平稳的情况,一旦用户在短期内用电波动很大,甚至是出现了用电功率急剧波动,将会导致计算的需量不准确。例如,固定周期的间隔为1秒,每秒取1个功率数据进行累加,然后再将功率累加值除以需量周期来计算需量;若用电功率出现了急剧波动,那么在1秒间隔时刻取到的功率值不能很好的代表这一秒的实际功率情况,导致了需量计量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适用广泛且计量准确的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
9.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1,电能表利用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针对用户用电执行需量计量;
11.步骤2,在预设条件下计算电能表在用户当前用电情况下所对应产生的脉冲周期;
12.步骤3,根据计算的脉冲周期做出处理:
13.当该脉冲周期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值时,令电能表由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执行需量计量;否则,转入步骤4;
14.步骤4,电能表检测用户用电状态;
15.步骤5,根据用户用电状态检测结果做出处理:
16.当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时,令电能表由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否则,令电能表维持执行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
17.进一步地,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所述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为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法,所述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为基于电能的需量计量方法。
18.改进地,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步骤2中的所述预设条件为电能表处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的条件下。
19.再改进,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在步骤5中,当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时,令电能表在需量周期整分时刻由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
20.进一步地,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所述急剧变化状态的判定条件为:在电能表连续读取的预设数量的电流值中,电能表后一次读取的电流值与前一次读取的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均超过预设数值时,判定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
21.优选地,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所述预设数值为所述后一次读取的电流值的10%。
22.再改进,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所述电能表读取电流值的周期为1秒。
23.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所述预设数量为60。
24.改进地,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所述预设周期值为3秒。
25.再改进,在所述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中,在步骤5中,当用户用电在连续的预设数量的需量周期内均未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时,令电能表切换至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的电能表可以根据用户用电情况下的脉冲周期以及用户用电是否处于急剧变化状态自动地在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和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之间做智能化自适应地切换,更加切合电能表的实际计量场景,实现了针对用户用电的需量计量的智能化计量,提高了计量准确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具体地,参见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电能表需量计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步骤1,电能表利用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针对用户用电执行需量计量;其中,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为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法;
31.步骤2,在预设条件下计算电能表在用户当前用电情况下所对应产生的脉冲周期;其中,此处的预设条件为电能表处于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的条件下;此处关于脉冲周期t的
计算公式为:t=3600/(3*un*ib*c/1000),un为电能表工作时的额定功率,ib为电能表工作时的额定电流,c为脉冲常数;
32.步骤3,根据计算的脉冲周期做出处理:
33.当该脉冲周期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周期值时,令电能表由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执行需量计量;否则,转入步骤4;其中,该实施例中的预设周期值设置为3秒;
34.步骤4,电能表检测用户用电状态;
35.步骤5,根据用户用电状态检测结果做出处理:
36.当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时,令电能表由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否则,令电能表维持执行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为基于电能的需量计量方法。
37.具体地,在步骤5中,当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时,令电能表在需量周期整分时刻由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其中,此处的需量周期设置为介于1min~60min之间。
3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关于急剧变化状态的判定条件为:在电能表连续读取的预设数量的电流值中,电能表后一次读取的电流值与前一次读取的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均超过预设数值时,判定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例如,假设电能表读取电流值的读取周期为1秒,电能表连续读取到了预设数量为60的60个电流值后,在这60个电流值中,后一次读取的电流值与前一次读取的电流值之间的差值均超过了该后一次读取的电流值的10%,那么,此种情况下就判定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当然,在上述的步骤5中,一旦用户用电在连续的预设数量的需量周期内均未处于急剧变化状态时,则令电能表切换至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即切换回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法。
39.在该发明的电能表需量计算方法中,通过令电能表上电后首先执行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并且电能表计算用户用电情况下的脉冲周期,一旦判断计算到的脉冲周期未超过预设周期值,就令电能表由该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至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执行需量计量,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和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分别为基于电能的需量计量方式以及基于功率的需量计量方式,而在计算所得到的脉冲周期超过了预设周期值,就执行针对用户用电状态是否处于急剧变化状态的检测;一旦检测到用户用电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则令电能表再由当前执行的第一预设需量计量方式切换到第二预设需量计量方式,从而使得电能表能够根据所得脉冲周期长短情况以及用户用电是否为急剧变化状态的情况来自适应地调整自身针对用户用电的需量计量方式,更加切合实际计量场景,实现了针对用户用电的需量计量的智能化计量,提高了计量准确度。
40.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